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融资 > 正文

互联网金融巨额融资背后的估值怪圈

来源:CCTIME飞象网  发布时间: 2016-01-07 13:55:24 编辑:诚富

导读:2015年10月14日,融360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为10 35亿人民币,由赛领基金、云锋基金领投,红杉、Star VC跟投。公司宣称,完成此轮融资后,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金。

10亿融资额,再次震惊业内。整个2015年,互联网金融都笼罩在巨额融资的狂欢之中,包括陆金所4.85亿美金融资、点融网2.07亿美元融资。一波接一波融资的背后,更像是一场融资比赛,似乎谁融的金额更高,谁就能成为行业大哥。

虽然业界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但也不妨碍一轮又一轮的所谓“巨额融资”公布,有的媒体甚至用“人傻钱多”来形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融资热。

数字大“瘦身”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共发生153起融资事件,披露金额起数110万美金,披露总金额高达26.14亿美金,平均每起融资金融达2376.54万美金,并且10余家企业融资金额超过亿元美金。

到底是真热还是假热?

这一切,在2015年9月发生了戏剧性逆转。一张关于10家著名上市公司“历史公布融资金额”和“上市披露融资金额”的图在网上疯传。

在这张图里,有一家曾经公布B轮融资2亿美元的公司,在实际上市时披露只有5000万美元,缩水3/4;也有一家历史公布E轮融资1.05亿美元;实际上市披露只有651万美元,不及原来的1/10。

原来,所谓的“巨额融资”只是仅供参考。另有接近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人士表示,一般而言,所谓破亿美元的融资都有大幅浮夸成分,真实数额仅为一个零头,合理区间在千万美元左右。

融360此次融资额的水分多少不得而知,但是根据这个逻辑,加之其前三轮融资额总和在1亿美元的数字,似乎本次1/3的折扣也在合理之中。

事实上,夸大融资额,把市场“吹”大,早已是创投圈“公开的秘密”。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对待融资额造假早已是司空见惯。以至于有人放言,超八成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添个零凑个整那简直是“业界良心”,人民币直接变美元,放大三倍五倍稀松平常,直接乘以10那才叫“一念之间,登上人生巅峰”。

数字“膨胀”背后的逻辑

数字如此“浮夸”究竟为何?追本溯源,其最终动机无非是“估值”。其中逻辑其实非常简单。所谓估值,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某种专业手段,对公司内在价值进行评估,并以一个比较直观的数字来说明这家公司值多少钱。

我们看到,企业在公布新一轮融资后,往往都会附带上说估值提升至多少,融资额和估值呈现密切的关联关系。因此,很多企业都极力通过提升融资额来提升资本市场对自身的估值。

关于这一说法,清科创始人倪正东表示极度认可,他认为,估值是对一个企业最终成果的肯定,无论公司是通过品牌宣传,还是业务升级,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估值,告诉市场这家公司值多少钱。

倪正东分析,目前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虚报融资金额,从表面看是为了公司品牌宣传,更好的吸引投资方和投资者,但最终目还是为了公司估值。“就目前而言,只有估值才能最直观的告诉别人‘你的公司值多少钱,值不值得投资’。”

当然,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能在上市时拥有一个好的估值,从而在更多的投资者中圈到更多的钱。

有一种公司叫做“TO VC”

一般而言,企业估值决定于五个方面:明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变现模式;管理团队情况;用户数量、市场份额以及融资情况。

因此,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决定企业估值的首要因素。而如今,互联网金融企业估值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怪圈”。

以融360为例,作为搜索平台,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实际上也没有稳定的业务和收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这家公司讲故事能力很强,总是能够不停的获得融资,于是就形成了典型的“融资-烧钱-再融资-再烧钱”的发展怪圈。

业界将此类公司形象的称为“TO VC”企业,依靠风投的钱活着。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宣称估值已经超10亿美金。

另一方面,一些利润、业务比较稳定的企业,其估值反而会比较低。这种案例近年来比比皆是,缺少了“故事”的外衣,这类优质企业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

事实上,这种“怪圈”不仅常见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几乎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都有所体现。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曾给内部员工分享了一个真实故事,说是一家做二手车APP的公司,在一年内只卖出了两辆汽车,却完成了A轮500万美金融资,其B轮估值更是高达2亿美金。

资深互联网金融分析师谈肖华认为,造成这一“怪圈”现象主要源自于两方面原因:首先,由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周期较短,企业更迭快,可比指标少,再加上多数企业盈利性弱,且变化幅度大,财务报表无法反应真实情况,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很难估值。

其次,作为新兴产业本身的多变性导致企业所产生现金流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无法预测,致使大部分VC投资逻辑产生偏差。“他们在投资前,并没有过多的考察调研公司,而是通过该公司以往的融资情况及所谓的“估值”和讲故事能力来判断其投资价值。”

回归本质:商业模式最终决定估值溢价

2015年9月,艾瑞咨询对外公布了企业估值排行榜,蚂蚁金服、陆金所、众安保险、91金融等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荣登上榜。排行榜显示,蚂蚁金服当前估值和2014年一样,依旧是460亿美元。

而实际上,就在2015年7月,蚂蚁金服刚刚宣布完成A轮融资,引入社保基金等8家投资者,增发股份达10%,对应投资对价在170亿元-200亿元左右。

显然,蚂蚁金服此轮融资对其估值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融资金额和估值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根据企业的发展实质和规律,融资额和估值都是对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预判,最终考验的应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曾表示,互联网金融企业估值最终将回归到资产价值增长,企业还是要跟着盈利走,最终的估值增长不会高于企业的盈利增长。

以蚂蚁金服为例,旗下包括支付宝、余额宝、理财宝、蚂蚁小贷、网上银行五大产品模块,业务设计范围不仅触碰到银行的存贷职能,而且通过典型的长尾效应所取得的市场份额,已经让一直处于金融核心地位的银行如坐针毡。这样的一位“大咖”,相信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盈利能力。

再以一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异军突起者91金融为例。相比蚂蚁金服,91金融可谓厚积薄发,虽然成立仅4年时间,却早已盈利两年。其业务也算是比较稳定,公开数据显示,91金融服务用户超过300万人,创造成交量超2000亿元。但这家公司的估值却只有30亿人民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91金融是一家致力于平台建设的综合型互联网金融企业,旗下拥有91金融超市、91旺财等4大平台8大产品,不仅可以相互补缺,而且必要时可以相互借力,最大程度的抵御外界风险,同时也能全方位的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金融消费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项监管的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即将进入“洗牌”的发展阶段,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想活的长久,关键在于竭尽全力抓住用户痛点,加强自身盈利能力,而不是通过虚报融资额去维持一时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