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医药产业营改增全面推开:多重政策下洗牌在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 2016-04-29 09:26:11 编辑:诚富

导读:营改增全面推开,医药产业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医药企业有人欢喜有人愁。

营改增全面推开,医药产业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医药企业有人欢喜有人愁。

根据方案,营改增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重复纳税,比如,服务业企业登记成为一般纳税人后,可以抵扣购买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相关进项。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货物批发和零售企业能抵扣接受服务的相关进项。医药企业原来通常会产生的营业税成本,现在营改增后可能不会发生任何实际的增值税成本。

另一方面,客户为了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会更加愿意购买医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自己花大成本去生产,医药企业也可以因此获得稳定的客户,分享增值税带来的业务新机遇。

除此之外,医药企业在成为增值税纳税人后,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将不再重复缴纳营业税,公司购买的外包服务等也可以纳入进项抵扣,这也将有利于企业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营业税原来是根据销售额定税率、定纳税额,比如说销售额为1000万,以5%税率计算,就是固定的50万营业税。但增值税的情况是,同样1000万的销售收入,销项税可能会有6%(以生物制品为例),税费60万,但是这60万可以进行进项税的抵扣,比如你的原材料交了20万的税,那么实际企业缴税的金额就只有40万。”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说,“以前的定额税无人关注,也没有人会检查,但是在增值税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税费的正确,进项、销项的税都会进行检查,这样一来以往企业在税务上的操作空间就会变小,实际企业的活钱就会减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改革对医药企业最大的意义在于解决过去医药销售中常常出现的“挂票”、“走票”的问题。

“此次营改增,对于大型商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真正做事的企业赋税减轻,可以说越大的公司越受益,但是对于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来说打击会比较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张嘉(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他指出,营改增的出现势必会带来税务的核查趋严,只有真实发生的贸易往来才能让企业真正从中得到实惠,过去“买票冲账”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

医药销售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是销售代表在销售过程中难免会有对医院、医生产生“打点”的费用,“营改增之前这部分的花费可以用文具、交通发票来抵扣,但现在由于进项税负都要按照增值税的标准开,归属国家税务局控制,再加上两票制的推行迫使医药企业必须说清在销售中的每一笔钱花在哪里,大的医药公司现在就不一定会愿意协助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来做这些事情。”张嘉说。

在未来的流通模式中,“两票制”将砍去产品代理这一环节,药品从出厂到医院只许开两次发票,一是从生产企业到流通商业,二是从流通商业到医院,并且取消药品加成。业内人士认为,“两票制”对于洗牌中不合规的中小商业,提升行业集中度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这个特殊时间点,我们不能仅看营改增一项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营改增加两票制再加上一致性评价,多重政策下,医药行业将会迎来大幅度洗牌及震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短期在营改增及两票制的双重因素下,药价3~5年内依旧会呈现下调,但由于一致性评价对行业的高度筛选,未来同一个品种的生产厂家可能会缩减到2~3家,5年后药价存在上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