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592贬97点 创8年新低
导读: 11月1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6 8632, 0 0077, 0 11%)汇率中间价报6 8592,贬值97个基点。该数据创下了2008年8月以来的新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8年3个月新低。
11月1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6.8632, 0.0077, 0.11%)汇率中间价报6.8592,贬值97个基点。该数据创下了2008年8月以来的新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8年3个月新低。
人民币快速跌破6.8动摇市场信心 年底前易跌难涨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快速贬值缘于“外患”冲击。目前看,美联储年底加息几成一致预期,从而对美元形成较强支撑,美元强势也压制人民币汇率走势。
经历短期急跌后的人民币跌势也有望迎来喘息。不过,汇价快速跌破6.8关口,动摇了市场对汇率维稳的信心,阶段性购汇压力可能上升,在经济复苏力度有限背景下,人民币贬值趋势难言终结,尤其年底阶段,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人民币仍易跌难涨。
全球化退潮需早作打算 人民币汇率贬值或不是坏事
全球流动性泛滥,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都在“策略性贬值”,人民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多少还是要有。货币汪洋中,至少抢几个救生圈自保。
人民币贬值之所以从“贸易话题”变成“全民话题”,在于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中产阶层,尽管不乏焦虑,但他们显然是旅游、海淘、留学的中坚力量,甚至开始触及海外资产配置。汇率变化与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交集,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发生关联,而这也将影响到整个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在现代经济里,预期往往具有自我实现的功能,管理和控制预期对于宏观调控来说至关重要。
但自今年始,人民币面临一个全新的“人设”:全球化退潮。先是英国公投脱离欧洲,继而美国选出民粹总统,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让全球化退潮几成定局,而全球资本市场和贸易格局势必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迎合一个更本土、更保守、更孤立和更反智的全球治理体系。
大航海以来的500年,全球化潮起潮落,以剑为生的人必倒于剑下。这对信奉“历史的终结”的西方人而言难以接受,对习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中国人而言颇为习惯。
中国是全球化的大赢家,没有之一。正是伴随着过去30多年的全球化高潮,使得中国从0到1,完成了资本、技术、人才、知识和观念的储备,进而鼎新制度,跃居世界第二。当美国醒过味儿来,想通过TPP版本的全球化以将中国“礼送出境”,但全球化突然变脸,所有的博弈推倒重来。
不要试图接住向下掉的刀子,也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对于全球化退潮,尽管中国是最大受益者,断不能刻舟求剑,对开放投资和自由贸易仍抱有涨潮时的幻想。没有了全球化红利,中国经济想要走出L型,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引擎功率得更上一层楼。当然,退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一个过程,这期间中国仍有转圜空间。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决定权在我们自己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也在供给侧身上。
人民币的币值,近靠央行远靠深改,在全球化退潮之际,后者的意义更为急迫。
100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更多中间价数据请关注新浪外汇频道
用最简单的方法应对人民币贬值
面对人民币汇率贬值,老百姓可以做什么样的投资呢?外汇分析师肖磊在新浪财经专栏中撰文认为:投资理财虽然是个专业活,但搞得越复杂,风险就越不可控。简单的来讲,人民币贬值无非两个影响,一个是物价会涨,另一个是现金资产会缩水。在现有条件下,中国投资者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呢?
一、提前消费、负债消费
这个提前消费,不仅仅是进口产品,目前中国的通胀指数已经开始上升,国内很多商品的新一轮涨价潮或不可避免,只是幅度方面不太好预测。对于消费 者来说,持续下降的利率降低了负债成本,原计划明年买的东西,今年可以先买;原计划明年出国旅游/深造/探亲的,今年先去;所有消费和出国计划可以适当提 前。
当然,这种涨价潮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商品,品牌性产品的涨价幅度可能会更高,比如高端白酒等已经开始涨价。尤其是很多奢侈品牌一旦调价之后,就很难再回来了。如果购买一些中高端的奢侈品,说不定还能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二、持有多种外币,包括比特币等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并不代表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也不代表美元会一直走强。上一次美国共和党执政期间(小布什时期),美元连续下跌了接近 8年;国内很多投资者没有经历过美元的大熊市,思想当中总认为拿着美元总比人民币强,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认识,因此需要更全面的做好风险管理。
今年以来,日元、加元、瑞郎(0.9999, -0.0018, -0.18%)、澳元(0.7551, -0.0006, -0.08%)等对美元都是升值的,持有多种外币,或者说买入更多品类的外币资产,本身就形成了一个风险对冲,不至于在美元出现回调的时候,不知所措。
外汇市场的可预期性是最低的,因为各国政府时不时就会出来干预,所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是最关键的。实际上从国际市场一些历史数据看,成功的投资 者,8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策略和风险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判断趋势。投资者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认知水平,实际上比市场本身的风险更重要。
另外,中国很多投资者风险偏好较强(赌性较强),实际上也可以介入一些电子货币,类似比特币一类的资产,对冲人民币贬值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可以期待一份“惊喜”,切记投入资金不要太大。
三、买入指数基金
五个多月前我写过一篇分析,题目是“确实有接近零风险的投资组合”,其中建议投资者同时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和黄金(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和风险对冲),当时沪深300指数只有3040点,目前是3430点,上涨了13%。
很多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比较抵触,但从长远看,中国拥有强大的消费基础,这些消费带来的利润和价值最终会被更多的大企业所分享。你可以不会选股, 看不懂周期,但一些吸纳了国内最优秀上市企业的指数从长远看一定是上涨的。买入指数基金其收益不会惊人,但其预期性收益要强过货币基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 市场,跑赢人民币贬值速度也是大概率事件。
四、持有黄金
近期金价的大跌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实际上跟风险资产的波动相比,黄金价格的波动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承受,金价日涨跌超过5%的行情不足1%。 近十多年来,黄金以其优异的表现,给长线投资者递交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在过去十五年中,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年平均以10%的速度上涨。其中除了 2008年、2013年和2015年,黄金价格的上涨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黄金拥有金融和货币属性,供给量天然受限,其价格在某一阶段之内会有调整,但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主权信用货币的购买力能够跟黄金相提并论,美元作为全球 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储备货币,四十多年来,对黄金贬值了超过30倍。持有部分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资产,在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方面,不失为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