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深港通开通只等“枪响”,会给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来源:每日金融mp 发布时间: 2016-11-21 09:46:37 编辑:诚富

导读:11月18日(上周五),深港通推介会在深交所举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港通已准备就绪,开通只等决策层的“枪响”。有券商接受每日金融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已经做好了开通当日的准备工作。

11月18日(上周五),深港通推介会在深交所举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港通已准备就绪,开通只等决策层的“枪响”。有券商接受每日金融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已经做好了开通当日的准备工作。

2014年11月沪港通“横空出世”。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深港通实施方案》。同时,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也发出了深港通联合公告。

深港通将和沪港通一起,为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提供服务。但是,资本市场真的会买账吗?有机构认为,深港通开通的预期已经反应在券商的走势上。那么,接下来A股会走出一波大涨行情吗?

沪港通的前车之鉴

深港通与沪港通差异在于扩大了港股通股票范围,在沪港通基础上,新增了市值在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并且包含了在深沪交易所和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全部 A+H 公司的 H 股。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从市场层面来看,上证指数用了2个月时间从2418点攀升至3406点,涨幅达到40%,当时“轰动一时”。

然而,截至2016年6月底,沪股通累计使用额度仅为1347亿元,占沪港通总投资额度的45%。从开通至今,沪股通日均成交额约为53亿元,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所以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番深港通的推出,各方亦需要从“呵护”的角度出发,切忌过度炒作,毕竟沪港通开通后的“先热后冷”成了深港通的“前车之鉴”。

深港通下的A股

目前来看,现在A股已经企稳,上证指数在3000点这个位置没有再大跌的风险,估计短期应该是在3000至3500之间波动。但是,深港通开通以后,香港股市跟A股多了一个共通的渠道,现在港股便宜A股贵,A股估值短期内会不会向港股拉近也让市场充满期待。

有机构研报指出,与沪港通比较,深港通的开通虽有望带来增量资金,但潜在影响不应夸大。理由如下:

一是沪股通使用额度并不大,除开通首日,再无使用额度用满的情况;

二是A股投资者主体为散户,新增投资渠道对其影响不大;

三是深港两市估值差,北向南流动的可能性更大。研报指出深港通实际影响有限,既非利好也非利空,整体而言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大。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深港通临近,机构对于深股通潜在标的股的调研热情却在持续升温。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中旬,共有116家中小板公司和55家创业板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调研名单中不乏以QFII为代表的众多外资机构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指数在11月15日突然领涨,在当日各大指数中最为强势。每日金融记者梳理发现,一些机构建议持有中小创的投资者可继续持有,空仓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进一点滞涨、低价、绩优的小盘股,重点布局深港通受益股、中小盘底部个股。

“目前来看,二线蓝筹股短期稍作休整,市场切换到中小创里,那也是不错的选择。”豪业资本马旭炯认为。

每日金融智库认为,随着刘士余上任证监会主席,证监会在这8个月里出台了多项措施,挤资金杠杆泡沫,挤压A股的市盈率泡沫,随着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并驾齐驱,也许能进一步助推A股市场的发展。

另外,目前沪股通的交易结算货币都是人民币,深港通将会在沪港通基础上扩大外资投资A股的标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资交易占比会逐渐升高,这也对推动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走向投资货币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