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上海迪士尼真的盈利了?究竟谁打了谁的脸?

来源:智谷趋势 发布时间: 2017-06-14 09:14:39 编辑:诚富

导读:在开业即将满一周年前夕,华特迪士尼公司放了一个小小的卫星:上海迪士尼乐园二季度财报小幅盈利,并且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

在开业即将满一周年前夕,华特迪士尼公司放了一个小小的卫星:上海迪士尼乐园二季度财报小幅盈利,并且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

于是,立刻就有好事的“砖”家煞有介事的开始挑事,翻出了陈年旧账:曾豪言“让上海迪士尼20年不盈利”的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该如何看待上海迪士尼的超预期业绩?一时间又是“傻眼”,又是“打脸”的,明摆着想看首富的笑话。

上海迪士尼这么快就盈利了?若真如此,不仅首富看走眼了,旅游地产圈内人士也纷纷表示大跌眼镜。要知道,大型主题乐园向来以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而著称;而且迪士尼的海外乐园除了东京,其他都是多年难以实现盈利。上海迪士尼以55亿美元的投资总额,迄今最大的迪士尼乐园项目,居然一年就盈利,简直是奇迹啊······

且慢鼓掌。细看之下就会发现,王健林说的迪士尼不盈利,和迪士尼公司方面宣布的“季度财报盈利、财年盈亏平衡”,完全是两码事,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实属“砖”家们偷换概念。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从迪士尼海外乐园的组织架构说起。

从巴黎迪士尼乐园开始,迪士尼海外乐园都是采用持有与运营分离的双公司架构,即由华特迪士尼公司与当地合资成立业主公司,并由业主公司委托管理公司进行项目日常运营管理。出资方为业主公司,管理公司则是迪士尼主导。

上海迪士尼也是如此。申迪集团与华特迪士尼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三家合作企业,其中两家公司是业主公司,申迪集团持有57%的股份,迪士尼持有43%的股份;第三家公司是管理公司,华特迪士尼持有上海管理公司70%的股份,申迪集团持有30%的股份。

在这种持有与运营分离的体制下,业主公司承担巨额投资带来的折旧费用与财务成本,管理公司则坐收高昂的管理费,可以说是稳赚不赔。这是强势品牌输出方煞费苦心设计出的组织架构,以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明白了上述架构,就会知道,当华特迪士尼宣布上海迪士尼实现盈利时,所指的是上海迪士尼管理公司,而非业主公司。而王健林所说的盈利,是指从投资人的角度,整个项目收回成本并开始赚钱。很显然,后者是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这么来看,王健林说“上海迪士尼20年不盈利”,更为切合实际。毕竟,55亿美元的投资,财务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字。想看王健林笑话的砖家们,一不小心就露出了外行的马脚。

事实上,早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特许经营的东京迪士尼,开设在美国境外的迪士尼乐园,盈利状况并不理想。巴黎迪士尼开业20周年依然亏损不断;与上海同处亚洲、消费习惯相近的香港迪士尼也是在开园后7年才获得首次盈利。

何况,王健林还说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分布各地的万达大型文旅商综合体将截流迪士尼的客源。目前万达的大型文化旅游城还在布局阶段,距离上海最近的无锡万达城尚未正式开业,截流效应尚未充分显示出来。一旦合肥、南昌等万达城多点开花,无锡万达城兵临城下,上海迪士尼能否保持目前的客流量,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毕竟,迪士尼的建造成本是万达城的9到10倍、管理成本是万达城的5倍。一旦万达的“群狼战术”施展开来,迪士尼将面临客源大幅流失的危机。届时,还能否保持运营平衡尚未可知,实现盈利就更为遥遥无期了。

奉劝某些砖家们别急着为上海迪士尼“盈利”鼓掌,更别老惦记着看王健林笑话,一不小心,“傻眼”和“打脸”就都应验在自己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