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众筹 > 正文

股权众筹:早产催熟的畸形儿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 2017-07-20 11:20:27 编辑:诚富

导读:某种程度上,股权众筹更像是这波创投热潮的附属品。

某种程度上,股权众筹更像是这波创投热潮的附属品。

日前,钛媒体揭露36氪涉嫌欺诈的新闻再次将股权众筹推向舆论风口。

自2011年在国内诞生6年来,巨头、媒体、投资机构都意欲从股权众筹中分得一杯羹,其中不乏蚂蚁金服、百度、京东金融、苏宁、36Kr等公司的身影。但进入2017年,股权众筹呈现加速衰退的趋势,“丑闻”、“风波”不断。
6年时间,股权众筹为什么会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股权众筹在国内究竟有没有市场?市场不成熟、风控缺失、多方热炒等诸多因素都在为国内的股权众筹埋雷,一旦外界稍有风吹草动,这个被催熟的早产儿就尽显畸形之态了……

借鉴国外欲拓3000亿市场

金融行业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政策的监管。2012年3月,美国正式通过了《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案》(简称JOBS法案),该法案因涉及到互联网融资的新形式“股权众筹”而备受国内外关注。

其实早在该法案颁布两年前,国外已经有多家股权众筹平台上线。

2010年4月在美国成立的AngelList,有股权融资平台“鼻祖”之称,它的“领投+跟投”模式被国内很多股权众筹平台效仿。同时,它要求个人投资者过去两年每年的年收入大于20万美元或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等。

同年10月,Crowdcube在英国创立,该平台不对项目进行审核,最低投资额度仅有10美元。降低投资门槛的同时,平台会对投资人进行风险问卷测试,帮助后者充分了解投资风险。

这些股权众筹平台后续都有不错的发展。AngelList的筹资总额已经达到5.8亿美元。Crowdcube官网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在欧洲已有4.1万名会员,筹资总额3.2亿英镑。

借鉴国外的互联网模式向来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一个“传统”。在国外兴起的股权众筹模式很快在国内有了竞品,2011年数家平台成立。其后两年,股权众筹在国内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2013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发展世界中的众筹潜力》。报告指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众筹投资将达到96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潜在机会在中国,市场规模可达500亿美元。

500亿美元,3000多亿人民币的广阔市场,如果众筹平台收取10%的服务费,带来的将是300亿元的收入。如此诱人的数据下,众多创业者趋之若鹜,国内的众筹平台在2014年被引燃,2015年更是推向了舆论的高潮。

一时间,追随者众。追随者名单上有一长串赫赫有名的公司:蚂蚁金服旗下蚂蚁达客、百度旗下百度百众、京东金融旗下京东东家、360旗下360淘金、苏宁旗下苏宁私募股权融资、平安旗下平安众+、海尔旗下海融易、36氪……
和创投圈沾边的以及不沾边的都纷纷赶往这个“风口”……

国内监管趋严

2015年10月,美国通过JOBS法案第三部分。针对小额融资的融资方,豁免其公开发行证券的注册、审计、承销等环节,大幅度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允许普通投资人(非合格投资人)投资,但限定投资金额,避免其遭受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

意大利、英国、法国、韩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在借鉴JOBS法案的基础上,出台了对本国股权众筹的监管法规。

国外对股权众筹的监管开启了规范的绿灯,国内对涉及金融的股权众筹则相对谨慎。在央行等十部委、证监会发文后,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发文,把《场外证券业务备案管理办法》中第二条第(十)项的“私募股权众筹”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

至此,国内正式将众筹划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过去的“股权众筹”现指“公募股权众筹”,需经审批后持牌经营,未经审批的机构不得使用“股权众筹”的字号或宣传语;而过去所称的 “私募股权众筹”现改称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受现有法律框架的管制。

这让国内众多的股权众筹平台只能遵循“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规则,门槛高(比如资产不低于300万或者年薪不低于50万等),散户无法入场。

不过,当时业内有传闻称京东、阿里巴巴、平安三家或成为公墓股权众筹的首批试点,但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后来便不了了之。

接着,先是项目出现问题(2015年9月人人投与诺米多的互诉问题),接着平台出现危机,据盈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有25家众筹平台倒闭或转型。

而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倒闭、提现困难、众筹板块下架的平台一共22家,股权众筹呈现加速衰落的趋势,先前高调进入的大公司也相继退场(如苏宁、京东等)。

脱胎国外,或习得其精髓,或东施效颦。从结果来看,国内的股权众筹在这次借鉴中栽了跟头。有人说,政策遇冷是股权众筹走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真的如此吗?

股权众筹压根没市场?

“市场是存在的,熬就好了,成熟可能在5年以后。”某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的创始人说道。

从目前资本市场的现状看,已经建立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某些地方已经建立了区域性股份转让系统(四板)。“股权交易的门槛在一步步降低,未来股权股权众筹的投资者可能会有相应的股权交易市场。”

该创始人称股权众筹在国内尚处在培育期,所以在平台创立之初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各方的规则和政策制度都需要时间建设,我们提前布局,希望能在将来市场到来时占得一席之位。”

她同时指出国内在投资者质量、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美国有数十万的个人投资者,与国内机构投资早期项目不同,他们是真正的“天使投资人”,且具备风险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国内众筹平台的投资者盲目、不成熟的情况时有发生。

同时,风控不完善。这是众筹平台的根基,但媒体却接二连三地曝出众筹平台的风控问题。而且在合投模式下,可能出现领投人和融资方传统欺诈的情况。

众筹平台的项目更是饱受诟病。“国内大大小小的投资机构那么多,好项目都被抢走了,哪还轮得到众筹平台?”某投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在众筹平台找优质项目无异于在别人用鱼网打捞过N遍的池塘里捞鱼。

打铁还需自身硬,股权众筹平台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这也就注定了它当下的悲剧命运。

某种程度上,股权众筹更像是这波创投热潮的附属品。当创业者的热情被“双创”调动,全民创业为股权众筹提供了足够多的项目。当资本越冷,股权众筹便随着大量创业者的退场而陷入沉寂。如果最近不是被媒体翻出来热炒,它很可能在沉默中走向死亡。

至于未来会不会卷土重来,时间会给出答案。

标签:股权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