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科创版 > 正文

新三板:必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

来源:金融圈生态链 发布时间: 2017-02-18 10:07:41 编辑:夕歌

导读: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资本市场,新三板不仅每天都在诞生大公司,并且还每天都在创造出大富翁。

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资本市场,新三板不仅每天都在诞生大公司,并且还每天都在创造出大富翁。

新三板的富翁到底有多富?以下是新三板最富的10个人:

新三板:必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

新三板上这前十大富豪财富总值竟达1332.36亿美元!

吴刚:处长下海

据公开资料显示,吴刚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研究生,毕业后吴刚先去明发证券的投行部工作,担任项目经历,后来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证监会,在2002-2010年证监会期间,担任监管部检查一处、风险办一处副处长、处长。此后,在2010年便辞职,与黄晓捷共同创办了昆吾九鼎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一职。

据了解,吴刚当时辞职前,为证监会系统内部最年轻的处长,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并不甘于此,想要做PE的想法油然而生。

初创阶段的艰辛是毋庸置疑的,年仅三旬的吴刚和他的创业伙伴根本驾驭不住他们的募资对象。而且放弃了铁饭碗的吴刚还要面对亲人、朋友的不理解。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募资走遍了好几个省的吴刚终于凭借一次偶然的契机获得了数千万的投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抓住原始股投资的风口九鼎一飞冲天,吴刚也坐稳了新三板首富的宝座。截止4月7日,九鼎集团股价6.83元,总市值1025亿。吴刚身价473.45亿。

陈生:从北大才子到“杀猪佬”

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壹号土猪的掌门人,北大毕业的他卖猪肉曾轰动一时。对于当年抛掉公务员的铁饭碗,卖饮料和猪肉,陈生表示自己没有后悔,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猪肉卖得好能赚钱,让自己心里很踏实。

对于身价百亿,陈生说:“这只是个数字,我还是睡2米的床,吃得比以前更清淡。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最希望的是,通过构建村民别墅和养猪产业,为家乡实现自主造血的功能。”

新三板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三板君具体解析如下:

新三板有多火?

有数据为证。自3月以来,短短20多天,新三板交易呈井喷态势。每天1亿到3亿到10亿,直至冲破了20亿大关。

新三板热闹异常,有人已经下场,有人还在观望,而围绕新三板,投资人也有种种疑问。譬如拟上新三板企业是不是好的投资标的?投资机构能否选择成为做市商?新三板还能火多久?

第一、500万开户门槛不是问题

新三板500万的开户门槛,过去曾经是问题,但现在不是问题。为什么?关键是有没有财富效应。

为什么过去是问题?因为当时没有财富效应,没有交易,没有套利机会,很多人不愿意费劲去开户。但现在交易活跃了,有财富效应了,别说500万,就是800万甚至1000万,投资者也会有办法。

过去,越没有交易,越没有财富效应,投资人越不进场,形成恶性循环;而现在则是良性循环。有了财富效应,开户的人多了,市场进一步活跃,财富效应更明显,于是,有更多的人进场。只不过,从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将来新三板完全放开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不是越低越好?降到50万甚至取消门槛呢?我认为会有很多负作用。果真如此,那新三板是热火朝天了,但对其他交易所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今年,门槛不要降得太低。200万偏低,250万不好听,我一直建议是300万。

第二、上新三板不是挂牌,是上市

很多人一再强调,企业到新三板是挂牌,不是上市。

一个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为什么就不是上市公司?其实,企业上市的本质是交易。新三板也是一个交易场所,企业进场交易就是上市。

台湾人似乎也有同样的纠结。2010年证监会已确定要推出做市商制度。当年,他们请我起草做市商交易规则。为此,我们专门到台湾去考察。

台北有两个交易所,一个是101大楼,即台湾证券交易所;另一个是柜买中心,相当于我们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他们介绍说,到101大楼才叫上市,到柜买中心就叫挂牌。

我说:“假定我是美国人,咱们讨论一下上市和挂牌,英文怎么翻译?”去101大楼上市,怎么表达?他说:“to be listed”;那到柜买中心挂牌怎么翻译?他也说:“to be listed”。

“那不一样嘛!别庸人自扰了,上新三板就是上市。”

第三、新三板不是第三大交易所,将是第一大交易所

有人认为新三板是为主板和创业板培养后备队。大企业和好企业都去上市,只有小微企业和差一点的企业到新三板来。这个观点我一直坚决反对。

2013年12月,国务院发文明确指出,新三板股转系统是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与交易所一字之差,也就是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如果跟国际比,新三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如果跟国内比,新三板是中国第三个交易所。

我曾在央视做节目,当时主持人说,新三板是中国第三大交易所。我纠正道,你只能说是第三个交易所,但未必是第三大交易所。

我认为,新三板将是中国最大的交易所。全球最大的国家一定有一个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这就是新三板。

去年我就预测,从2015年起算,新三板市值5年超深交所;8年超上交所;10-12年将超过两个交易所的总和。

第四、做市商不是庄,是先进的交易制度

新三板的改革之一是推出了“做市商制度”,但很多人对此不太了解,误以为做市商就是做庄。

庄与做市商有什么不同?所谓的庄就是低价位,拿一大堆的筹码建仓,以后拉高出货。譬如,30块钱建仓,50块钱出货,赚20块钱的价差。

但做市商是透明的,是为了活跃市场交易而产生的,是西方早已成熟的一种先进的交易制度。做市商的规则是,在任何一个价位上,都要双向报价,而且,报价价差不能超过5%。

如果他在30块钱低价位拿筹码时,必须在最多不超过31.5块卖掉。你30块钱买,是想低位买,但问题是你还得在31.5块卖。

如果投资人认为价格很低,他不会卖给你,他只会从你那买。结果30块钱买单成交不了,31.5块卖倒成交了。

反之亦然。你说你拉高到50元想出货,但你同时必须在48块多买入。结果,高价位能不能出不知道,但是,你48块多钱,买了一大堆,市场无人接盘,你就不得不捂在手里。这就是做市商跟庄的区别。

第五、新三板不是“低层次”,而是“新标准”

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建议把“多层次”理解成“全方位”比较好。

很多新三板讲座都用一个图形,主板最高,中小板第二,创业板第三,新三板垫底。我对此坚决反对。

我们说,新三板是证券市场的基础。怎么翻译?有人译成“base”。我说错。当年,“四项基本原则”怎么翻的?是“four basic principles”吗?不是,是“four cardinal principles”,四个关键的原则。

为什么?新三板是为高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的,而主板是为传统企业服务的。新三板支撑“中国智造”,而主板支撑“中国制造”。两者定位不同,岂能同日而语?主板面对的是老跑道,新三板主打的是新赛场。

对主板的上市公司来说,大都在传统行业中,企业业绩一般会比较平稳,前后有连贯性。上市公司披露过去业绩,是为了给投资人一个未来参考。但对创新企业来说,财务指标连贯性较差,我们不要太把过去的利润当回事,关键要看未来的成长性。

有人说,新三板的上市条件最低,怎么不是最低层次呢?主板是净利润不少于3000万,创业板还不少于1000万呢?新三板什么条件都没有。从单一的财务指标看,确实如此。

但上市条件从来就不单一。新三板的定位是创新企业,创新要求还低吗?只不过企业创新的标准不好制定而已。

市盈率是对主板传统企业来说的,而创业板、新三板本来就不应该拿市盈率说事。有的公司每股收益才一分钱,有的公司还处于亏损,你怎么算市盈率?关键还是看行业,看企业本身。

如果能用市盈率来估值的企业,根本不应该上新三板,也不应该上创业板。

第六、新三板不是“传统选美”,而是“阿拉伯人选美”

上主板的是看得懂的企业;上新三板的是看不懂的企业。

主板市场相当于投资人直接定价,普通选美。对于选手美不美,我们老百姓一看便知,但阿拉伯人选美则不同。每个选手都戴着面纱,穿着长袍,仅仅露出两个眼睛,你根本无法判断。

那怎么判断?靠评审专家。专家把那个神秘的面纱去掉,他看懂了,哪些人最漂亮,然后再告诉你。这就是于新三板。

对一个拟上市企业,尽管披露了很多信息,包括财务信息,但一般的投资人判断起来还是非常困难,主要依靠做市商来判断。做市商其实是券商的估值,或者说券商的判断。

为什么我们能相信做市商呢?首先他是专家,有专业知识;其次,他需要双向报价,促进交易。所以,他不敢瞎来,值得信赖。

总之:

业内人士认为,哪怕短期流动性或者交易活跃性不够,也不能阻碍它未来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在新一届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目前我国已有6500万家中小企业,为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基础。这些企业未来都需要资本化,所以,新三板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中心。

而相比之下,现在的资本市场架构图是倒三角形的,上交所市值20多万亿,深交所10多万亿,新三板却少得可怜,总市值才1万亿。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未来有可能是正三角形的构架分布,新三板市值从一万亿到未来的上百万亿。新三板将会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就像纳斯达克造就微软等知名企业一样,未来大量增长好的公司,将会在新三板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