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良:一边是烂尾的城市,一边是破碎的山河!
导读:王久良,自由摄影师。2008年-2011年创作《垃圾围城》。2011年-2016年创作《塑料王国》,获得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新人单元评委会大奖。
我稍微平静一下,有点激动。
这里位于辽宁省境内,是一座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所有的矿山。
我在这里调研,所看到的也仅仅是权力的傲慢。这里的一草一木只有他们才有支配的权力,你无权干涉,哪怕你世代居住于此。如此规模大的矿山也仅仅是这个矿区很小的一部分,你无法想象它是多么大的规模。你看不见边,根本看不到。当飞机飞到500米的高空的时候,我也仅仅看到一部分而已。
当时我在山下采访,碰见一个村民。我说:“大叔 ,这个矿山开采毁灭了你们的山林,对你们有赔偿吗?”那个大叔一脸惊诧地反问我:“什么赔偿啊?这本来就是国家的。他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我真的听出了那种无奈。
还有这里。这里是位于河北省唐山地区的一处铁矿的尾矿库,这个红水真的非常可怕。
我不说太多,我只陈述我在那里所听到的、看到的。我在当地跟村民聊天的时候,当地村民跟我说尾矿库的建设占用了他们大量的土地,对他们的赔偿极其少。尾矿带来的水污染,又使他们的井水不能饮用,只能到处去买水喝。有钱人还可以买,那没钱的人呢?
而且他们还天天在担心溃坝,担心会有一天被埋了。溃坝一点都不危言耸听,在中国历史上发生溃坝的事件真的是太多了。我也从网上了解到他们的这种呼声,但同时我也知道,哪怕是这微弱的呼喊也遭到了当地权贵们非常野蛮的对待。
还有这里,规模更加庞大,在辽宁省境内。
关于尾矿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不再赘述。我只想说一点,中国这六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积累的尾矿库的数量,真的是数也数不清,你甚至根本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迫使我思考,我居住的这栋大楼里面的钢筋,也许不仅仅意味着环境问题,同时也意味着他人的生活。那么他人生活的幸福与否是否与我有关?
有人或者说了,这里是污染很严重,但是跟我没关系,因为它离我很远。但你想想,中国那么多的尾矿库,那么多的污染源,你的家乡就没有吗?
我再举一个例子。这里是位于江西省的一座铜矿,开采这座铜矿以及洗矿产生的废渣和废水直接排放到湖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一个天然的湖泊里筑坝,拦起来,然后向里面填废水和废渣。这些湖泊的水是与长江相通的,而长江两岸又会是多少人的家乡呢?
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去年我在调研的时候得到一个信息令我无比吃惊:我们潍坊用的电,居然是来自于1000公里之外的内蒙古乌海。我以为我们用的电仅仅是潍坊周边的小电厂生产的,谁知道它居然是来自1000公里之外的乌海,所以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去看看。
我来到了乌海,这就是我所看到的。
即将枯竭的矿产资源,一片凋敝。
世代居住于此的煤矿工人们也正在陆续搬离,因为他们也不得不搬离——他们这些破败的房子下面其实是采空区,地面随时都会塌陷。有钱的可能很高兴地搬到新房,那没钱的呢?
我在那儿拍摄的时候就遇到一位老大爷,满面愁容。我们面对面地看着,他肯定不认识我,但我却分明地感受到自己与他的关系,因为煤炭。
我问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你们是否知道或者能够准确回答出北京的电来自于哪里?如果不是这个行业的,我相信在座的朋友可能不一定会知道。那我就直接说吧,其中一条线路也是来自于蒙西。生产这些电的煤炭怕不就是来自于你现在看到的这片荒漠。
这里是位于黄土高原上的一处露天煤矿。
的确,基于工业发展的需要,矿山一定要开采。但是我刚才也说过,我们在开采矿山的时候,是否充分注重了环境友好,或者说是否充分地尊重了当地居民的基本权益呢?反正我没有看到,我看到那些情景,只能说就像是一场盛宴之后的杯盘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