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来源: 中关村加一人才中心 发布时间: 2017-03-29 09:58:03 编辑:诚富

导读:由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第五期)中关村特训营”3月22日至24日在中关村举行,本次特训营主题:如何构建科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由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第五期)中关村特训营”3月22日至24日在中关村举行,本次特训营主题:如何构建科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来自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荆楚理工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近30名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和老师参加。第五期中关村特训营秉承“三三三”制的教学方式,即教学、体验、交流各占1/3;秉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学员们再一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硅谷——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的精髓,领悟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 专家授课 -
Expert teaching

1
符合高校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国庆主讲《创新创业教育“五创”新模式》,张理事长首先从“当前大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什么难点”入手,讲述了创业驱动理论、创业要素理论、创业路径和创业生态理论,与老师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四个阶段,并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了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师资培养体系和大赛组织体系建设、如何考核创业教育等内容,其中重点分析了“五创”即“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创新理论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张国庆理事长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要回归教育本源:创新创业师资一定是大学老师教学生、培养校本师资队伍、企业专家作补充;创新创业教材既要有本校特点,又要使学生能整体上把握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要体现创业的路径,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兴趣,能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建立分层教育体系。


2
符合高校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科技开发部部长、博士生导师陈东敏主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陈教授阐述高校创业教育要分层次、重实践、成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施多元化、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创新创业工作,陈教授不仅分享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实践经验,还提出了符合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解决方案: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上下结合规范提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生态体系的建设;二是提供专业服务,为师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三是提供资源保障,整合募集资源,择优扶持一批优秀学生和项目,有序拓展生态链;四是开展研究交流,组织对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交流推广,融入教育改革。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陈教授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包括发现问题、解决方案、市场确认,组建团队、筹集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客户开发、成本核算;产品定位、设计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不要以真实创业和开办企业为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中国科学院未来科学家种子工程管理中心创新课程研发中心主任黄威主讲《培养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黄主任首先对“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创新思维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黄主任对科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进行了讲述,重点分析几种创新思维:想象思维、求异思维、发散和集中思维、直觉和灵感思维。另外还讲了几种创新方法:缺点列举法、组合法、移植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奥斯本头脑风暴法,并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应用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例外科技公司总裁毛付俊主讲了《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思维》,首先毛老师介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什么是互联网+、为什么进入互联网+时代” ,然后分析了“互联网+的推动力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最后提出了“如何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创业”。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毛老师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创业新思维,在互联网条件下做一家互联网+企业,必须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改变你的商业模式、组织变革、产品创新驱动、用新媒体营销、借助平台。互联网+时代创业,毛老师强调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绕开互联网巨头、抓住时间窗口、规避互联网误区、模仿和跟风只有一个聪明的、对新技术新模式敏感、抓住传统产业升级的机会。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4
构建创新创业大赛体系
蓝石资本创始合伙人、啄木鸟俱乐部执行秘书长、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委商克伟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互联网+创业大赛》的授课,首先商老师对创业大赛进行了剖析,即对创业大赛的缘起、创业大赛的现状分析、创业大赛的类型分析、创业大赛的核心问题、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核心目标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目标人群的需要进行了分析,投资方或者评委需要创业者具有企业家的思维、团队成员情况、产品的竞争壁垒、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思维、产品能够不断创新、要具有营销思维等。商老师对如何有效组织一场创业大赛进行了重点讲述,创业大赛的方向及领域的选择、要建立项目遴选机制、设计项目流程,并对如何进行赛前打磨商业模式、赛前项目计划书编写、赛前演讲辅导、赛前思维训练、参赛过程中的误区进行了详细讲解。
商老师强调,由于创业有很大风险,创业公司绝大多数死亡在初始阶段,大学生缺乏经验和必要的阅历,所以建议高校可以指导大学生模拟创业,最好不要鼓励大学生创业。

- 与专家交流 -
社会化孵化器的运营和管理

在创业大街雕刻时光咖啡学院,由北京创客加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市场运营总监郭强给大家交流了《创新型孵化器运营与管理》,郭总监讲述了孵化器的历史与模式,第一阶段是大房东和二房东时代,第二阶段是法务、税务、招聘、金融对接等基础服务对接,第三阶段是创新型孵化阶段,服务于实体产业。与大家分享了孵化器的运营与管理,给予创业,者技术、人才、资金、培训、市场等全方位的支持,并且强调了孵化器是以服务和资本投入获取收入。
    郭强总监认为,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和孵化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公司,达到盈利的目的存在一定差别。所以高校内部建孵化器是不科学的。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 实地参观和体验 -
Visit and experience

1
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位于北京大学校内,占地近5000平方米,内部功能包括新青年创客空间、创业大讲堂、创业咖啡、创新创意设计展示中心、项目产品加工区等。学员们和现场辅导学生项目的北京大学老师进行了沟通。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2

清华x-空间
清华X-空间(Tsinghua X-lab),是清华大学新型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教育平台,简称“三创空间”,清华X-空间倡导学科交叉、探索未知、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围绕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探索新型的人才教育模式,从清华X-空间中体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边界,即:不是以孵化和创业为目的,而是培养帮助学生学习创意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执行能力。

3
中关村创业大街
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创业服务聚集区、科技型企业发源地和创业文化新高地,学员们了解了创业大街的历史,体验了孵化产品的功能,以认识及孵化器和产业园区的服务内容。

- 最后 -
In the end
最后,中心理事长为参加特训营的学员们颁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创新创业导师》证书。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中关村特训营圆满结束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特训营学习到了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今后工作指引了方向;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的实质,明白了如何科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领悟了互联网+的创业思维以及如何打造高校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掌握了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大家一致认为中关村特训营是高校创新创业学习和体验的权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