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来源:智慧山群英会 发布时间: 2017-05-05 14:59:19 编辑:夕歌

导读:28日下午,知名财经评论人吴伯凡先生来到第九届智慧山·观峰讲坛,就区域经济的价值创新与有效供给问题,结合国内外诸多案例为天津的听众作以深入浅出的解析。吴老师就主题向大家提交了一份有思想、有态度、有角度的书单给大家。

28日下午,知名财经评论人吴伯凡先生来到第九届智慧山·观峰讲坛,就区域经济的价值创新与有效供给问题,结合国内外诸多案例为天津的听众作以深入浅出的解析。论坛后吴先生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一起探讨许多热会热点问题,近3个多小时的交流,很多台下及收看直播的线下的观众表示颇有收获。席间吴老师就主题向大家提交了一份有思想、有态度、有角度的书单给大家。

书单

01

吴伯凡:中国经济存在一些悖论,比如一面是无效产能的严重过剩,一面是有效产能的严重不足。这些悖论存在于国内很多的企业及市场需求,而这些悖论的幕后之手正是 “暗文化”。

“暗文化” 这一概念是来自于《黑暗网络》,它就像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之外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平行网络。有人估算,在暗网上流动的数据可能我们常用互联网数据的数倍,互联网这么庞大的数据跟暗网数据相比只占6%。

作  者:  杰米·巴特利特

出版社: 行人文化实验室

副标题:匿名地下社会的第一手臥底调查

作者巴特利特进入暗网和众多匿名讨论区,亲口访问,作为第一线的使用者,他甚至做出犯法行为以收集材料。扎实深入的资料在巴特利特精辟却又带着人性温暖的笔下,将黑暗网络呈现给大众。亚马逊好评4.3颗星、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2015年度最佳好书、华盛顿邮报非文学重点选书。

视频:TED【杰米·巴特利特】

神秘的黑暗网络如何变成主流

02

吴伯凡:随着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崛起,老牌重工业帝国的衰落,英国人越来越困惑:我们该卖什么东西?商业管理哲学家查尔斯给出了答案:我们有一样东西是非常值钱的,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那就是英语,就英语我们就可以卖很多的钱,与英语相关的,与教育相关的东西,我们用不着去出口,让全世界的人到我们这儿来接受这种服务。而事实证明,后他所说的一切渐渐变成了现实。

作者:  [英] 查尔斯·汉迪

出版社: 人大出版社

副标题: 查尔斯•汉迪自传

作者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被《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曾创办英国首家管理研究生院——伦敦商学院,并成为该学院的全职教授。

他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 “未来工作形态”的新观念而闻名于世,成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在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管理学权威。书中他向读者讲述他对问题的思考方法,成长经历及成为管理大师后他又是如何思考管理以及社会问题的。

03

很多人以为富人的钱好赚,但一个印度裔的教授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却倡导“穷人的经济”才是增长最快,最有发展的新兴市场。

作者:  [美] C·K·普拉哈拉德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  林丹明 / 徐宗玲

如何改变四五十亿穷人的生活?

什么才是“良好商业原则”的定义?

这本书既不是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不是在灌输博爱仁慈的观念。而是为了延续市场活力、资源和创新等问题。阐述穷人必将成为活跃的、见多识广的、置身其中的消费者的缘由。“穷人的经济 ”的价值,无论你是商界领袖,还是慈善家。作为经营管理者,长期忽视“穷人的经济 ”市场意味着将犯致命的错误。

04

吴伯凡: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德国、日本比较擅长 维护性创新,比如他们的刀具,比电器,我们都愿意买,虽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是制作精良优于他国产品。另一类是美国和以色列他们擅长 颠覆性创新,《创新的国度》中在讲的就是这类创新,如高档车的夜视功能,最早就是以色列人提出来的。虽然现在这种技术看起来很简单,而当时是很难的。这类颠覆式创新极其有价值的,常常令某一领域得到开拓性的发展。

作者:  [瑞士] R·詹姆斯·布雷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瑞士制造背后的成功基因

作者为瑞士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硕士,哈佛国家发展中心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瑞士社会经济历史学研究。作者在书中分别讨论了瑞士各行业明星企业和发展历程,从侧面描述了瑞士这个国家的历史。作者詹姆斯从国家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高度来分析和解读这些企业的成就,并希望将其归纳为 “瑞士模式”。

瑞士不靠海、没有殖民地、也没有发动过战争,这几项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瑞士一项也不具备,但是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不亚于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强国,其中缘由书中做了详细的解读。

05

吴伯凡:诺尔将得主科斯曾经写过一本书《变革中国》,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 边缘革命,他发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恰恰是在那些计划经济时期被认为是边缘的地方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发展根本绝不是靠倾全城之力打造出来的。撒切尔夫人说,做领导和做淑女是一样的,你越强调你是,越证明你不是。

作者:  [英] 罗纳德·哈里·科斯 / 王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本书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独特故事。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毛泽东时代谈起,完整地梳理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的国度,成功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的全球经济重镇,以及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和波澜,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提出了诊断和预测。

06

吴伯凡:“迷茫” 是当代人的一个通病,“当官不嫌官大,干活就嫌活多?”这是一种自然的病态,得治,而且还不太容易治好。我推荐迷茫的人看《奇特的一生》。书中讲述了作者是如何让自己不迷茫的一些方法,我觉得非常管用。

作 者:  [俄] 格拉宁

出版社: 海燕出版社

本书的主人公是前苏联生物学家,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他的生物学专业,而是因为他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更为关键的是因为他的时间管理难以有人匹敌。

主人公坚持50多年每天记录着自己的 时间支出清单。在他并不算长的一生中,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还广泛涉足其它领域,如科学史、农业、哲学、进化论,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这在那个年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以上是我们列举出的”时间管理方法“归纳图,仅供大家参考。

07

吴伯凡:中国企业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叫“山寨式创新”,尤其中小微企业。前期或许可以获益,继续为之就不会好赚了。一直跟着别人跑,你觉得不费力。这是“尾灯战略”,不用导航,只是一味跟着,甚至不知道终点。这不能叫战略,顶多叫战术,而且以长久角度来看是根本行不通的。

作  者:  基思R.麦克法兰(Keith R.Mc Farland)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针对那些小巧玲珑但渴望做大的企业,他们发展中可能突然卡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可能离开创始人就混乱起来;可能因为规模变大的反而走向终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客观解读,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