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航乘客机舱内被热中暑 回应称空调开了但不给力
导读:近日,“延误4小时,深航一航班空调不开乘客晕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因为此事深圳航空受到了不少网友的严厉声讨。
近日,“延误4小时,深航一航班空调不开乘客晕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因为此事深圳航空受到了不少网友的严厉声讨。
面对网友的质疑,深圳航空做出了正面回应,但是网友似乎并不买账,而一些行业内的人士也并不满意深圳航空的回应。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苦等4小时,乘客热得中暑晕倒
原来,日前有网友爆料称,8月1日,大连飞往深圳的ZH9632次航班上,登机4小时不能起飞,在机舱内没有开空调的情况下,导致一名女乘客中暑晕倒,地面医护人员登记进行抢救后,机组人员要求晕倒女客签署免责协议才能起飞。
爆料网友表示,“机舱没有开空调,乘客多次要求开空调,空乘人员总是找借口不开空调,导致一名乘客中暑晕倒。”
一位女乘客向媒体表示出现中暑情况后,“这时才打开空调,才明显看到冷气吹出来。”
在天气炎热、机舱封闭的情况下,不开空调导致乘客中暑,要求乘客签署免责协议,不少网友质疑深圳航空服务不到位,而签署免责协议更是为了推卸责任。
深航解释:空调开了,但不给力
面对质疑,深圳航空回应称,飞机当时并非“不开空调”,而是采用了APU系统降温。中国青年网报道称,工作人员解释,飞机在地面待机时有三种方式给机舱降温,分别是空调车制冷、廊桥空调制冷和APU系统供电供气。当时因为飞机停靠机位较远,无法对接廊桥,而空调车也因为其他情况无法到达,飞机只能开启APU降温。但是APU系统作用有限,在停机坪地面温度达到五六十度的情况下,APU系统只能把机舱内温度降到30度左右。
该工作人员解释,爆料中提到的“免责协议”实际上是一份《风险告知确认书》。工作人员称,当时乘务组认为旅客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因此建议旅客留在当地观察一段时间再继续行程。若旅客要继续行程,航空公司有义务对旅客进行风险告知确认,告知旅客坚持继续行程可能会存在风险。
同时,这次航班原定于8月1日15时10分从大连起飞,但最终于当晚20时20分才起飞,在扬州经停时又有延误,直至8月2日凌晨2时40分左右才到达深圳。
但深航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流量控制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根据民航局规定,航空公司无责任对旅客进行赔偿。
业内人士:看不到深航的一点点愧疚的态度
然后深航的解释并不能让网友买账。
“航空公司首先要问问自身,服务做得够不够,在空调不给力、空调车调配不过来的情况下,能不能给旅客多加点水、能不能多联系几趟地面空调?”“把锅甩给飞机就没意思了,飞机还不是深航自己的吗?”“告知书应该是无效的,从合同法的角度说,是不支持的。”……在网上,不少“大V”掀起了一波“质疑浪潮”。
民航资深业内人士林智杰表示,“APU制冷效果有限,只能是原因,不能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