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创意产业 > 演艺 > 正文

“十一”假期换个口味看演出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 2017-09-29 10:53:55 编辑:蝶舞

导读:为期8天的国庆档让京城又迎来了新一轮演出热潮。相较以往,今年国庆档演出市场除种类丰富、原创剧目数量多之外,还有不少经典作品的新编,通过革新舞台演出形式,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也让老戏有了新味道。

为期8天的国庆档让京城又迎来了新一轮演出热潮。相较以往,今年国庆档演出市场除种类丰富、原创剧目数量多之外,还有不少经典作品的新编,通过革新舞台演出形式,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也让老戏有了新味道。针对国庆档演出市场显现出的新趋势,北京商报首都演艺周刊特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人群推出新款演出指南,颠覆一些剧目固化的受众群体,探索新的演出领域内容。

“十一”假期换个口味看演出

种类丰富 选择多元

演出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张在演出数量上的体现最为直观。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汇总行业数据与实地走访剧院相结合的方式独家调查获悉,今年国庆档共有135场演出,品类丰富。其中,戏曲与音乐会的演出数量最大,分别达到32场,儿童剧演出31场,话剧演出24场。除此以外,还有舞剧、歌剧、小型现场等多样的演出内容可供消费者选择。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从今年国庆档的演出情况与趋势来看,北京市的演出市场在整体不断向上发展,这一方面与北京建设群众文化中心已有可观的演出消费基数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京的演出推广越来越普及,演出领域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逐渐成熟,演出人才储备系统趋于完善,与此同时,影视行业的繁荣也为演出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演出市场的不断扩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北京的城市地位。

原创+改编 演出新花样

今年国庆档演出数量多的同时,也体现出不少新的发展趋势。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135场演出中,有不少经典新编剧目的出现,通过在演员结构、舞美道具、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也让经典有了新味道。

与此同时,原创剧目也在演出市场唱起了主角,今年国庆档共有86场原创剧目,在演出总数中的占比超过六成;此外,剧场的使用方式也较以往更加灵活,梅兰芳大剧院可以上演儿童剧《3D泡泡秀之泡泡王子的舞会》;小剧场里也能开音乐会。

“随着观众审美期待越来越高,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演艺行业必须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重新定位,真正使演艺市场走向繁荣。”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主任张之益指出,具有更高科技含量和时代文化特性的数字化演艺形式,将成为传统演艺产业在新一轮转型发展期的必然走向。

优惠低价 好看不贵

多样的优惠政策也成为演出市场吸引消费的关键举措。由北京市文化局搭建的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推行低票价政策,100元及以下票价将达到可售票数的50%以上,该平台还将向公众免费发放“剧院平台观剧优惠卡”,观众凭此卡在现场购买剧院平台演出票价100元(不含)以上的演出票可享受9折优惠。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随着政策导向性的加强,以及政府在演出市场投入力度的加大,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走进剧场,也有利于形成演出市场的内容导向,使更多的演出类型受到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庆期间的演出均已开票,为了避免错过演出,消费者应提前购票,购票应在正规票务代理平台或者演出剧院官网进行购买,警惕票源不明的低价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记者 卢扬 王嘉敏/文 贾丛丛/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