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融资 > 正文

IPO平均募资规模:去年5亿,今年15亿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8-07-27 09:48:45 编辑:诚富

导读:经历过前几个月的节奏调整后,发审委的审核速度再次加速。7月,证监会IP O审核明显提速,截至7月24日,已经有18家上市公司上会,其中11家通过。

IPO平均募资规模:去年5亿,今年15亿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Choice,光大证券研究所

注:截止日期为2018年7月24日

经历过前几个月的节奏调整后,发审委的审核速度再次加速。7月,证监会IP O审核明显提速,截至7月24日,已经有18家上市公司上会,其中11家通过。

上半年过会率约60%

按通过率来看,今年1月份最低。1月份上会50家,24家上市公司被否定。此后5个月,上会数量持续回落。2月至6月上会家数分别只有12家、19家、17家、16家、10家。而去年上半年上会家数均在50家以上。同时,今年上半年通过率也明显减少,分别在36%、58%、63%、58%、62%、58%。

7月份已有有18家IPO企业上会,其中11家通过,通过率61%。

南都记者梳理了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一共发行了22批新股,累计发行54家,发行规模约为830亿元。单只新股募资规模达到15 .4亿元,远超2017年单只新股募资规模5亿元的水平。

2018年一季度平均每周发行3家,二季度降至2家附近,整体IPO节奏明显减慢。

“如果延续上半年的节奏,2018年全年新股家数只能在100- 120家。不过,进入7月,我们看到新股家数明显提升。”深圳一位大型券商投行经理对南都记者表示。

他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过会率只在50%-60%,明显低于2017年下半年80%的过会率。”

“事实上,7月股市也稳定下来了,未来IPO速度会逐渐回复正常化。”深圳一位策略分析师对南都记者表示。

上述投行经理称,“其实,2017年10月以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趋严,这也是过会率下滑的重要原因。”

“2018年下半年A股IPO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审核保持严格,IPO发行速度将保持平缓。”安永大中华区政府及公共服务事业部主管合伙人杨淑娟对南都记者表示。

在证监会公布的最新一期IPO排队情况中,截至7月19日,证监会受理首发申请313家,其中已过会28家,未过会28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9家,中止审查业6家。

而在半年前,IPO排队数量挤压到500家。

排队IPO家数减少的同时,排队时间也大幅缩短。目前IPO在排的企业中,2017年预披露更新的企业平均反馈阶段为468天,2018年至今预披露更新的企业平均反馈阶段为309天。2017年初至今预披露更新的企业平均反馈阶段为333天。

自去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履职后,先后已有26家次首发企业临上会前遭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26次“临门撤退”的首发企业中,有12家次遭到暂缓表决。

“今年上半年有128家IPO企业终止审查,而2017年全年终止审查公司才116家。终止审查增多也是今年IPO中的一大特征,主要因为审批从严,大量业绩表现不佳,尤其是净利润未达标的企业选择撤退。”新时代证券分析师孙金钜对南都记者称。

赴港上市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此前排队的公司为了加快上市融资的进程,直接转投其他市场。

“我们部分高科技的客户在考虑很久后,直接选择去香港上市。他们预判今年的年景会相对较差,必须尽快融资。”上述投行经理称。

2018上半年香港市场共有98家公司首发上市,同比增加44%,IPO宗数创同期历史新高。下半年香港资本市场依旧活跃,预计全年筹资额将达到2000亿港元,使香港有望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

2018年上半年共200家企业提交了登陆港交所申请,去年同期为121家,同比增长65 .29%。在新政策的吸引下,新兴行业的企业,如高科技、生物医药、教育、娱乐、金融服务等更倾向于在港股上市。

标签:IPO 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