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导游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
导读:打开手机,像叫车一样轻松预约当地导游,享受个性化服务……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出游族因为厌倦了跟团游的束缚,又缺乏自助游的勇气和经验,转而将目光投向网约导游。
打开手机,像叫车一样轻松预约当地导游,享受个性化服务……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出游族因为厌倦了跟团游的束缚,又缺乏自助游的勇气和经验,转而将目光投向网约导游。自从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等九个省份启动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以来,网约导游在近两年悄然兴起,同时也面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叫好不叫座”的现实尴尬。
当公众还在围绕“网约护士”是非优劣争论不休的时候,网约导游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并且已经有很多游客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网约导游”的模式比较简单,就是一些持有导游证、符合从业资格的导游入驻专门的平台,然后由有需要的游客下单雇佣,双方在线下履行彼此的义务和责任。
可以说,与传统的导游服务相比,网约导游具备各种优势。站在游客的角度来说,给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小团体请一个专业的导游,然后在旅游过程中不但可以得到景点讲解等服务,还可以由导游来推荐当地的美食、娱乐项目、冷门景区景点等等,旅游的体验自然会大为提升。与此同时,这种类似于“私人定制”的导游服务自然也就没有了备受诟病的强迫购物、频繁进店等问题。
而站在网约导游的角度来看,因为平台上的价格可以由自己决定,对客人也是一种双向选择,所以可以在保证自己收入的前提下,避免以往必须依靠带游客进店购物才能拿到提成、获得收入的问题,从业自由度、尊严感同样得到了极大提升。
然而,这一看上去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网约导游服务,在现实中却多少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一方面很多游客在思想理念上还接受不了,认为每天数百元的导游费用有些无法承受;另一方面,一些有资格的导游也担心自身安全、权益问题,不太敢轻易尝试。游客思想理念上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愿意每天付出少则两三百、多则四五百元的导游费享受私人定制导游服务的游客将会越来越多。
对于导游而言,安全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在履行导游服务过程中要具备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作为网约导游平台,除了要加强对入驻平台的网约导游证书、资质进行审核把好关外,同样需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和导游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旅游主管部门则需要针对这一新的职业形态、市场业态给予必要的关注与监管,制定专门的管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