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科技前沿 > 正文

从科大学霸到创业先锋,他让类脑智能从“学研”走向“产用”

来源: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19-04-25 17:01:25 编辑:夕歌

导读:2017年5月,我国首个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合肥成立,产出了一批又一批类脑智能领域创新成果。那么,如何将这些一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真正的为人类所用呢?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就是一直在思考和破解这个问题。

人类的大脑是极为发达而又复杂的生物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就有一个叫做“类脑智能”的研究方向。类脑,就是类比人脑,通过对大脑的借鉴和研究,打造“升级版”的人工智能。2017年5月,我国首个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合肥成立,产出了一批又一批类脑智能领域创新成果。那么,如何将这些一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真正的为人类所用呢?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就是一直在思考和破解这个问题。

他叫——刘海峰。

在刘海峰创办的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员工们都不喊刘海峰为“刘总”,而是直呼其名“海峰”,不禁让人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位董事长呢?进入公司内部,整体装修也是非常的朴素简约。只专注于“做事”,而不在于“形式”,尊重每一个人,谈吐间谦逊而严谨,这就是刚到而立之年的刘海峰,给我们的初始印象。

知识点

1

关于“类脑”

刘海峰介绍说,就是类比人脑。人类的大脑是极为复杂的生物组织,而类脑智能研究,是通过借鉴脑神经网络结构和信息处理机制,使机器以类脑的方式实现人类认知能力及协同机制,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升级。从技术角度来说,类脑智能实际上是“下一代人工智能”。

2

关于【中科类脑】

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公司,以先进的类脑智能技术、海量的数据资源、规模化的计算资源、高效的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面向智能产业提供计算、数据和技术服务,为实际应用提供领先的类脑智能解决方案,并为该领域内的创新企业打造优质的成长环境。

“科大情怀”召唤他回合肥创业

2008年,刘海峰从安徽省太和一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专业,并担任班长。在日常学习之外,刘海峰还坚持勤工俭学,卖报纸、水果,发传单,做家教 ,“各种打工加上奖学金的钱,大学期间基本没再要过家里生活费。”

2012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1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22岁的刘海峰榜上有名。

2013年,刘海峰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硕博连读。

2016年,博士毕业后刘海峰曾在北京创业,得知学校有类脑智能方面产业化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合肥。“我对科大有非常深的感情,想将科大人骨子里的坚守和领先精神传递下去。现在,全世界都在竞争类脑技术,我们必须把原创核心技术握在手里,引领布局。同时,科大的前沿技术必须要落到产业化上,在实践中成长,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让科大产业环境更好、优质技术成果化,也为学子们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2017年5月13日,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筹建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合肥挂牌成立,刘海峰担任该实验室产业化负责人。

2017年9月15日,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刘海峰担任董事长兼CEO。

放眼世界

打造人工智能“升级版”

刘海峰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创业初期的艰难。穷,指的不是资金,而是没有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只懂技术,不懂市场,那么产业的出路到底在哪?刘海峰每一天都在思索,每一天都在奋力向前冲。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打拼,靠着这股韧劲和人品,刘海峰搭建起了80余人的团队,汇聚了十几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在商业模式上,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方向。

知道了实验室的技术该往哪放,怎样把最好的优势给转出去,中科类脑与实验室携手建设“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就好比把生产好的产品放上货架,让用户在这里轻松挑选需要的商品。

2018年9月,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成为首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项目,那么,如果其它企业也想自己能拥有一套呢?类脑智能计算一体机,就将平台的系统技术和AI资源,私有化到一体机内,让企业开箱即用即开发。

取得了目前的这些成绩,刘海峰说,团队里每个人的贡献都值得尊重,而且现在的创业环境这么好,自己更要带着大伙儿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很牛的产品、很厉害的事情。


看了刘海峰的故事,不禁让我们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还在拼命奔跑,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在这里,我们也祝福刘海峰,以及和他一样怀揣梦想并且为之持续奋斗的人,明天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