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人大美女、哈佛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金融大咖蒋红波访谈记

来源:林达刘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 2019-05-05 11:02:51 编辑:蝶舞

导读:人大校友中有很多集美貌和智慧与一体的成功女生,90级的蒋红波就是其中一位女神。“人生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而通向自由的秘密则是勇气。”这是蒋红波对成功的自我哲理概括。

恋曲心语

人大校友中有很多集美貌和智慧与一体的成功女生,90级的蒋红波就是其中一位女神。“人生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而通向自由的秘密则是勇气。”这是蒋红波对成功的自我哲理概括。

前不久,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所长刘新宇(Linda)采访了蒋红波(Jennifer),把她毕业后在职场上不断挑战困难、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较为详细地呈现了出来。蒋红波的故事很具有励志作用,尤其对创业者会有很大的鼓舞。有校友感慨:“天公不公,给她高颜值,为啥又给她大才华”。鉴于篇幅和阅读,我们把这篇访谈改为第一人称,由蒋红波本人亲自讲述她的不凡经历。

蒋红波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管理的理学硕士学位,麦吉尔大学的MBA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统计学学士学位。是BlockTEST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哈佛大学中国艺术数字实验室的创始成员和高级顾问,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学者。她曾担任摩根大通人民币业务全球负责人,历任花旗集团、美林证券、加拿大国家银行、摩根大通资深高管,在全球资本市场、结构融资和金融科技领域拥有18年的经验,成为一位驰骋北美、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的成功的女士。

蒋红波目前担任联合国区块链项目ID2020的高级顾问,以及麻省理工学院企业论坛的导师,也是在全球金融科技、数据技术、区块链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资深演讲家。

恋曲90岁月”之友人篇

人大90级美女蒋红波的职场奋斗史

(原标题:Linda与Jennifer的哈佛秋日对谈)

磨炼信心,时间是打磨机,努力是加速器

我觉得大学4年给我最大的影响和刻痕 (尽管当时并没有认识到),是以谦卑的心情去寻找自信。

17岁刚从四川到北京人大读书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会时不时有些胆怯。大学里北京的同学这么自信,见识广,条件好,女孩子气质都这么好这么漂亮,作为一个小地方来的小丫头,看什么都是新奇的,时时心生一些怯意。回过头来,收获最大的恰恰是这样的对比观察。时时找差距,敢于赞美别人,承认自己有不足。有了追赶的目标就能督促自己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己后来点滴的进步,反而成了自信的源泉。这可能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一生的一些思考方式。

在北京工作几年以后,选择去加拿大攻读硕士学位。我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学习的是工商管理,主修专业是金融。因为早期工作和金融市场接触时,我都是在岗位上自学金融,向同事请教,边学边用。突然有机会来到像麦吉尔大学这么古老和优秀的学校,得以系统深造和提升,开始时非常激动。但很快这种激动就变成了极度恐惧。我在大学的数学基础比较好,但这样的优势在商学院发挥不出来。相反语言和文化成了严重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中国留学生还非常少,商学院的中国人就更少。我刚到国外的时候,英语完全是又聋又哑,听不懂也说不出来。MBA上课的上课发言分量很重,大家上课都抢着辩论,在那样的环境里,我完全跟不上,非常抑郁。从第一天起每天的课程就有大部头的英文原著阅读要求,这是在原来的国内环境里没经历过的,磕磕巴巴的我几乎从来不可能在每堂课前把要求的阅读量完成。写作也很累,和我的同学的妙笔生花相比,第一次“组织行为学”的案列分析作业发下来,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熬夜了几个晚上完成的作品,纸上印了个鲜红的C,当时一下子眼泪就流下来了。人生第一次感觉到力不从心,来到国外,学霸瞬间变成学渣,估计自己一学期都熬不过去。当时感觉我能入学是个惊喜,能毕业则需要奇迹了。

但不知怎么的,那个时候大学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儿就被激发出来了。反正已经这么糟了,还能怎么样?同学几个小时能做完的阅读和作业,我笨鸟先飞,就整夜整夜的熬夜做。那时候每周的睡眠大概是20个小时左右。经常是完成规定的阅读,写完最后一行作业,天已经蒙蒙亮了,和衣打个盹,就接着去上课。同学张口就能够滔滔不绝,我无法追赶,但我扬长避短,提前总结心得要点,用最简单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虽然是笨嘴拙舌,但偶尔说一句话观点也能吓全班一跳。

逐渐地,我的作业成绩从满篇的C 变成了B,到了二年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A。到了MBA第二年的最后一学期,我成为了全A学生。最自豪的是在国际金融这样的重头课,我的课堂发言分居然成为了全班最高分。当我毕业时戴上学位帽的那一刻,并不是满心欢喜,而是悲喜交集。知道自己走过了怎样的一条路,当你知道时间是打磨机,努力是加速器,你就对自己适应任何环境有了信心。

我觉得我其实是天资平平的那一种。但是我能够做得了决断,吃得了辛苦。无论自己做什么,只要是决定了方向,就要求自己努力去把它做到极致。这一点,在大学阶段出现了萌芽,但是真正是在留学,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也可能深刻影响了我后来的所有职业发展。 

现在的留学生的经济基础,英语语言和学科优势已经比我们当年好的太多了。很多没有出国学习前就来过美国,英语流利一点都不输给美国人。我非常赞赏和羡慕他们。

但我觉得无论哪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时代的独特的挑战。来到异乡,文化上的不适和违和总是有的,原来在自己祖国和家人呵护下的安全感和优越感很多也没有了,相反心理落差可能更大。这两年,我和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碰到的很多极其优秀的留学生交流,经常被他们拖出去“喝咖啡”,交流人生规划,道路选择。他们按理说都是天子骄子,但面临遥遥的追求,每个人种种的彷徨和痛苦确实没有什么不同。
但人生好走的路通常只有下坡路。

有了学习兴趣点,效率最高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身在何处,面对目标不屈不馁,找到差距,无论是知识结构上的,东西方文化上的,人际关系上的,尽力而为,自重,努力。再难,也不要妄自菲薄,无论在哪个环境都争取做到一个最优秀的自己。我觉得,这样的人,无论在国外,无论回国,都会看到一个光彩照人的自己,一个精彩而无悔的人生。

在目前的时代,无论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无论今后打算从业法律,心理学,经济学还是金融,我建议有些必备基本功一定要打好,比如基础的编程语言和计算能力。李光耀在新加坡立国的时候曾经要求举国学习英语,“只要会英语,就能找到工作”。面对以科技创新为进步动力的未来,我觉得编程语言有同样的力量,这些是基础工具,是未来人机对话的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在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储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去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给本科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这学期刚学的知识,估计还没等你们毕业,就已经过时了。大学只是人一生真正自学的开始。在大学里需要反复磨练的,是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独立去探索答案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和内心的召唤联系在一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像我后来学习投行,学习区块链,并没有人教,但每件事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和道理,在短短的时间内要能透过纷繁的表象抓住它的精髓和逻辑。每当有了一个新的学习兴趣点,如何学习,效率最高,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过程。换句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茫茫知识森林里,哪棵树是值得砍的,要怎么磨刀,这个set people apart(把人们分成不同群体)。

我很欣赏西方的一点是creative thinking(创造性思维), 学会think out of box(打破陈规),不要人云亦云。无论面临什么问题,把矛盾当成创造力的源泉(Conflict is a source of creativity)。这是我在读MBA时体会出来的,也是我在后来在做投行时能够屡屡创造并拿到“deal of year”(年度交易)大奖的项目的秘密武器。

这样的技能也适用于生活上。我是马拉松爱好者,我在摩根大通的时候是中国竞赛跑第一名,大家问我怎么练的跑得这么快,我说我把太极的技巧用来跑步了。大家都觉得我在说笑话。这不是开玩笑。这里面是有道理的。对于我来讲,飞奔跑一场全程马拉松和慢悠悠打一场4个小时的太极的运动核心是差不多的。

人生幸福的秘密是自由

通向自由的秘密是勇气

和周围的人比较,有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有点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我敢于做决定,尤其是愿意放弃。

最近一次大的放弃是,当我执意要离开摩根大通的工作,要去麻省理工学院做斯隆学者(斯隆基金会奖学金)。当时我的老板,中国区和亚太区CEO和所有的同事都觉得我“疯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理性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似乎有点不可理喻。我是摩根大通第一次任命的来自中国的全球总监。为了不让我离开银行,摩根大通破例20年来第一次批准高管因为个人原因“学术休假”。我去了麻省理工学院以后,在香港和纽约的高管流水般游说我学完回去,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辞职。一直到最近我在波士顿大学有个演讲,同样也是panel (学者)的一位CFO speaker (首席财务官演讲者)也说:蒋红波曾经做的工作是所有学金融的人的dream  job(理想工作)。华尔街的高薪、金领,这么多年的资历,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为什么放弃呢?

我想说的是,我放弃的时候并非是“义无反顾”。在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望着舷窗外的云海,面对已知的放弃和未知的未来,我也迷惘过。但是我心中似乎有种执念,要一直做自己觉得最值得的事。

曾经有投资者对我有个评价,说是勇气、好奇心和可塑性(Courage、 curiosity、coachability),在我看来,人生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而通向自由的秘密则是勇气。

我的人生做过好几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坐着火车从四川的小县城去了北京,第二次是离开在北京当时颇为得意的工作跑到加拿大去读金融,第三次是在国外管理到20亿美元基金的时候毅然回到亚洲,第四次是在摩根大通这样的顶尖投资银行做到了全球高管又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科技和创新。我出牌不论章法,人生不循规蹈矩。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的好奇心。当我看到了更远的更有意义的风景,就想办法策马前行。

每一次的转折都很辛苦。但每一次转折后,我都意外发现自己可以进入另一种人生形态。能有较强的接触能力,大概是因为我这一世已经活了好几世人生。所以能够理解很多人。

我的导师Robert Merton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是信任。信任不只是正直的人品,还有卓越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我觉得他说的很对。

情商高低在于是否愿意从别人的出发点考虑问题。过去判断积累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同理心这一点,不仅要有愿望,还要有经历和能力。

“专业”却是一种学习习惯。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向其领域的最高标准看齐。大到对一种前沿新科技的探索,小到写一份报告的字体要对齐。专业性取决于自己对不完美的容忍度。70后相比60后,可能在更加剧烈的竞争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对专业度更加敏感一些。

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很多人问我如何变得更自信?其实自信和自私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你的言行举止并不是注意打造自己的“高大上”形象的时候,而是出于“分享”,你会变得无所畏惧,这种无畏在别人眼睛里看来就成了自信。相反,自私的人是很难自信的,因为他们太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分寸间的得失了,要么畏惧,要么狂妄。我在500人的大会上的讲话,和我在5个人的小会议室的谈话,自己的心理压力没有什么区别,应该感谢的是“分享”的心态。

用“将来进行时”思考现在的工作

有人问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做这么大的一个转型,是内在的能力华,还是基于多年的经验,或者是不创立一个企业我不甘心。其实,这三个原因都对,也都不完全对。我一直是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更好的人,更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用自己的能力能够帮助到别人,让这个世界因为您的存在变得更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帮助别人是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能力,就像之前所说,一是要有高度的同理心,二是要有智慧。我觉得自己的同理心还待继续修为,智慧的海洋更是无边无尽。所以还需要继续努力。

我离开摩根大通后,短短时间内参与和主导了两个创业事业。一个是在哈佛大学的中国艺术数字实验室,一个是后来我和一些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科学家合创的区块链公司 Block TEST。在大相径庭的两个领域,我认识到了非常多极其优秀的人, 但也面临着所有初创事业共同的挑战。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从零开始,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说句玩笑话,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如果自己想看清和挑战自己的所有缺点和短板,就可以选择去做创业。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生很有乐趣。

我极为崇拜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给自己设立一个超出现有能力的高目标,竭尽全力在未来某一时刻达成这个目标。

用“将来进行时”来思考自己现在的工作。可能是驱动我的动力。

有人还问我,什么时候想收手?想把企业做到多大才收手,还是会一直走下去?说心里话,我们都对人生要有无限的展望,并且相信自己有无限的驱动自己前行的力量,还有那颗好奇心。

我最近在旧金山参加ID2020的年会,这是联合国下的一个致力于用数字技术给全世界贫困人口一个数字身份问题的国际公益组织。回波士顿的路上,出了一点小意外。飞机排队要起飞的时候,发现引擎有点问题,又重回塔楼检修。当飞机再度起飞,我非常安静的想,万一引擎没有修好怎么办?我很惊讶于自己在思考这个念头的时候,心情的极度平静。难道一直匆匆忙忙来回奔波的我,与这个世界真的了无牵挂?

记得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领导力课上,教授问了一个让全班的高管陷入沉思的问题,如果你还剩3年的生命,你会做什么?那么确认你今天,此时此刻做的事,应该是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要太远。我想大部分人在忙着前行的时候,是很难停下来构思自己的终极目标的。

我很钦佩我在麻省理工学院”领导企业” 这门课的教授 Jan Van Maanen,他从1972年开始在MIT教授这门课,近半个世纪,如今已近80岁高龄,依然活跃在讲台上。思路敏捷,观点犀利,完全不像曾是得了中风的人。从1955年到2016年,Fortune 500(财富500强)的企业只有12%还在。但受他的智慧恩泽的世界级企业家和领导者,我的同门师兄们师姐们,一代代造福天下。

我不知道我以后终极会做什么,就像之前我每次人生的转折一样,都不曾预设, 但我会希望我老的时候依然看人生美丽,等候每一个春天的时候,都有不老的心情,而自己也有从内到外的魅力。

我深深地喜欢巴菲特的那句话,“要想把雪球滚的足够的大,首先这条跑道要足够的长,另外要有足够的雪。”期待和大家共勉。

蒋红波(Jennifer Jiang)女士联系方式:

Jennifer.Jiang@blocktest.net

来源:林达刘知识产权。作者刘新宇是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