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西贝又一快餐项目夭折,贾国龙:不做快餐了将专注主业

来源: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发布时间: 2020-08-13 16:15:56 编辑:夕歌

导读:西贝探索快餐5年多、投入1亿多的经费,想开一个复牌为啥还会这么难?

西贝贾国龙第5次挑战快餐,却“胎死腹中”了!

筹备了小半年的快餐品牌“弓长张”,本计划7月份开业,但是却一拖再拖。

最近,贾国龙表示:接下来没有做快餐的计划,将把业务进行收窄,以做好主业为本!

西贝探索快餐5年多、投入1亿多的经费,想开一个复牌为啥还会这么难?

抛开疫情不讲,近年来巨头们都在“猛生二胎”寻找新的增长点,海底捞开U鼎冒菜、西贝开弓长张、外婆家开老鸭集……

这些大品牌要名气有名气、要资源有资源,却很少有复牌能重现主品牌的辉煌,这到底是为啥?

头部餐企有资源、有经验,就能轻轻松松生“二胎”?

小白创业,“处处是深坑、无人指点、全靠自己花钱买教训”,想要开出全国连锁的餐饮品牌难于上青天,这也是情理之中!

而意料之外的是,餐饮巨头们“张张嘴旺铺送到眼前、挥挥手百万千万的投资”,大佬们要团队有团队、要资源有资源,开复牌的成功率却还是很低!

1、平均创业时间最少10年,各个都是餐饮老炮!

任何成功的餐饮品牌,过往经验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所以小白创业很艰难!

比如记者之前采访过的餐饮小白做烧烤,不懂排烟系统,店里来来回回改了7次装修;产品设计方面各种自嗨,盲目产品主义半年赔本上百万……可以说,走的每一步都是坑、花的每分钱全是冤枉钱!

但是海底捞、西贝这些餐饮老炮就不一样了,各个都“身怀绝技”闯荡江湖。

20、30年前就白手起家、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失败才总结出独家“餐饮经营宝典”,可以说“走过的路比小白们吃过的盐都多”,有这样的成功经验,想要二次创业,应该是轻车熟路的!

2、有品牌实力背书,能拿到最佳店铺

店铺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一个流量入口,要想有更大的流量,门店的位置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找店铺真的有那么容易吗?更多的情况是你想去跟人家商铺合作,但是商铺却未必看得上你!

北京一个经营4年的品牌想转型,找一个500平米的店铺,创始人来来回回找了2个月都没找到,要么太贵、要么太远,想进商场品牌知名度又不高,特别难签。

而大品牌就不一样了,比如西贝的快餐直接发出一个“求租海报”,马上就拿到了北京数一数二的白领聚集地,望京华彩商业中心的一层旺铺!(虽说没有开业,但是选址却第一时间曝光在大众点评上!)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和商场签约基本一签就是两三年,从商场方面考虑:小品牌能不能给商场引流?不确定!能不能活两三年?不知道!被洗牌后还有没有实力孵化新项目?不敢说!

但是这些条件对于大品牌来讲就轻松加愉快了,毕竟大品牌的创业资本都是千百万级别起步,小品牌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3、众星捧月,拥有专业的外围“智囊团”!

做定位、策划、餐厅设计……现在关于餐饮的每个板块都是一门学问,形成了专业化、体系化的周边行业,比如专注定位的特劳特、营销给力的小马宋……

但是这些对于创业者来说,基本都是“寻求无门”的,因为自己的量级和圈子的限制,根本找不到这一类专业的外围“智囊团”,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而大品牌就完全是“众星捧月”的状态了!比如西贝有国内知名的快餐专家孙旭顾问,九毛九由头部的设计公司亚面操刀,餐企+这些外围智囊团基本都是1+1>2的效果!

4、媒体、食客主动宣传打卡,造势很容易!

海底捞:“本来只想低调的开个面馆,没想到被职业餐饮网一报道,第二天就被踩破门槛!”

今年4月,职业餐饮网首发报道了海底捞进军快餐的一家面馆,名叫十八汆,发稿前一天面馆还是“全网无人知晓”的状态,发稿的第二天,门店全都是媒体人去探店采访,甚至有快餐专家专程从深圳飞往北京探店!

短短几天时间,没有任何宣传费用的前提下,海底捞面馆在行业彻底火了,各家媒体都为其牟足了劲的宣传解析,一时间名声大振!

就连记者的舅妈都说:“上次看完你报道的海底捞面馆就一直想去,等哪天路过酒仙桥一定去尝尝!”

这也就是大品牌的好处了,造势特别容易!稍微有点动作就会引来竞相报道,媒体、食客都扎堆去打卡,舆论发酵飞快,知名度崛起迅速!

张勇:再来一次的话,我肯定创造不出一个海底捞了!

不管是海底捞的u鼎冒菜,还是西贝屡败屡战的快餐,即便在资源加持下,这些复牌却没太激起水花。

而盘点现在餐饮巨头成功开连锁复牌的,九毛九的太二首先杀出了重围,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火锅也算吸了一波忠实粉丝……除此之外,能开出全国连锁知名复牌的餐企就很少了!

享尽资源的餐饮大佬开复牌却难再创辉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远离市场,习惯用资源去“设计”品牌!

第一代成功的餐饮企业家们已经站在了整个行业的巅峰,他们很难再以一个创业者的心态,再去做一个比原有品牌成绩更大的复牌了。

而且现在不少功成名就的老板讲的更多的是模式、资本,很少能再去门店和顾客们打成一片了!尤其是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他们还习惯于依赖过去的成功路径,按照过去的成功方式去做。

而如今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想开复牌,就意味着要重新定位客群、捕捉顾客需求、切准用餐场景……那就必然要全身心和自己的顾客打成一片,重新交流探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但是现在却有这样的情况,餐饮大佬召集十几号“专家团队”,关起门来在办公室探讨,十几个小时之后,复牌就这么被一群高大上的人“研究”出来了!

习惯于用大量的资源去“设计”新品牌,但是只动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创始人团队离顾客太远,自认为很了解市场、了解顾客,但是却始终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纯属自嗨。

2、急于求成,很难再“玩命”的去打磨品牌!

风口很难抓准是一方面,大佬们再创业的心态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还没成功的大佬创始人们,吃得了苦、受得了累、静得下来心,一天十几个小时玩命的钻研产品、深耕打磨,可能一坚持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每天都在不断摸索前进。

而成功以后想开复牌,身边有各类优势,就比较“急于求成”了,想一步到位,几乎不会再去花5年、10年时间打磨产品,都恨不得一年能开100家,心变得浮躁、没有耐心了。

但是,资源投入不能代替时间的打磨,优秀的原创品牌绝不是“设计”出来的,它们都要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毕竟第一代能够成功的餐饮大佬基本上都要50岁-60岁左右了,就算想去钻研,身体条件也是不允许了。

但是如果能有一个有想法的“餐二代”接班,情况也许就不同了!就像30年老品牌太兴的一样。

敏华冰厅就是太兴餐二代陈家强自己一手打造,用了“明星助阵、网红传播”等一系列年轻的玩法,让敏华在香港、深圳、上海开出了几十家店,成功为主品牌太兴找到第二盈利增长点。

3、机遇难求,抓住风口像中彩票一样难!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就像海底捞张勇自己说:“如果再来一次,我肯定无法再创出一个海底捞了。”

这里就不得拿九毛九旗下的太二酸菜鱼做例子了。

一开始,创始人管毅宏是被别人家的酸菜鱼吸引住了,所以2015年在商场的九毛九餐厅中,辟出一块地方做酸菜鱼,没想到这个实验模型直接就火爆了,变成了如今的太二!但是它绝对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1)赶上5年前的酸菜鱼品类红利!太二和酸菜鱼的红利期一起崛起,踩在风口上成功的就比较快,到今年年底太二就开满300家了。

(2)市场蓝海,因为当时的商场,几乎没有正餐主打酸菜鱼单品的店,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现在我们回头看太二,它好像是幸运儿,一路像中彩票一样走到现在,但是对于市场需求的捕捉和敏锐度往往却是最难的,毕竟风口太难抓,且抓且珍惜。

职业餐饮网小结:

“只要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又有几个能在真正赶上风口呢?能做到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创造出又一个餐饮神话,一定是难上加难的。

餐企都在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方式各不相同。西贝、海底捞、外婆家这些企业,他们选择了再创新,这一条最难的道路,不论成功与否,我们都应该心怀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