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历史 > 正文

儒、佛、道家三大传世宝典,囊括中华千年思想精髓

来源:曾仕强 发布时间: 2020-04-21 11:38:09 编辑:夕歌

导读: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著作,无论何时读来,都会给予人生无限启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千,源远流长。养育出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

在这历史的进程中,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耀耀生辉。

儒家和道家皆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佛家起源于古印度,流传到国内后,融合了本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中国佛家--禅宗。

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著作,无论何时读来,都会给予人生无限启迪。

1

《论语》教给你人生智慧

《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生活经历和理性思考的结晶,蕴藏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言,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则说,仅仅是《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就足以让人受用一生。

我们从小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接触过许多关于《论语》的经典语录,耳濡目染之下,提升了我们的认知。

儒家以“仁义”为核心理念,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如何做人处世的论述。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人生的智慧从何而来?从我们把自己的疑惑解开,弄清事情的原由,丰富自己学识中得来。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以孔子解答学生问题的角度,给予后人思想上的启示。

儒家讲究“入世”,《论语》也是从实践中得来。所以,如今我们再翻开《论语》时,除了读懂,更重要是运用到实践中去。

如此,才能“温故而知新”,获得我们自己的人生智慧。

2

《金刚经》助你脱苦离难

佛家作为外传宗教,《金刚经》本是梵文。内容记录了佛家创始人释迦牟尼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流传最广的译本是高僧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波罗蜜意为到达彼岸,常译为“度”,般若意为终极智慧,是佛家通过自身修炼而获得的一种空性智慧。

《金刚经》中有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佛家看来,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世间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相遇则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舍识、身识、意识。

佛家认为,世间没有永恒的事物,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六根、六尘与六识在因缘和合的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相”。

万相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旦失去了因缘和合的作用,万相皆不存在,是故为“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因此,人生的苦难都是短暂的,如何让人生脱离苦难,求得圆满,在于自我的修炼,即是佛家说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而这一切,其实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正如《西游记》第八十五回所言: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心向灵山塔下修。

修心以求得“般若”,若能以“般若智慧”来洞察世事,那么所有的行为就超越了本“相”。

不住相而行持,才能成为真正的“度”,抛下烦恼苦难的此岸达到彻底觉悟的彼岸。

3

《老子》给你人生幸福

《老子》,既《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

《道德经》主要阐述的是人与自然之道,万物在大道面前,都是阴阳变化,不以人的喜恶转移。其核心思想可以概述为:“天道运行,阴阳消长,福祸相依,善恶并存。”

在老子看来,“德”是为人的基础,做任何事,不可缺“德”;“道”是在有“德”后的升华,做到知“道”,方可得“道”。

因此,人不应贪恋过多,衣食住行也不用追求过分奢华。让身心得以充分休息,才能体悟自然之道。

顺应自然,摆正心态,不以聪明为傲,不以势力为尊,不以富贵逼人,才能感知到人生的幸福。

所以,《道德经》结尾讲:“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在老子看来,上天的规律是滋养万物,而不会带去伤害;圣人的准则是为大众谋取福利,而不会为私利去明争暗斗。

活得幸福,是一种能力。当我们专注提升自己,不刻意追求过多的名利时,心生富足,自感幸福。

如今,我们常提到文化自信。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之上。

对待中华文化的精粹,了解是基础,运用是过程,发扬才是目的。

儒释道的思想光芒,穿越数千年,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