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坐拥22家发电厂,年入3590亿却不上市,还为15万员工建半价房

来源:陆水财经 发布时间: 2021-01-06 12:13:28 编辑:夕歌

导读:其实,在我国愿意为员工建造福利房的,不仅仅只有格力一家企业,还有一家企业,坐拥22家发电厂,年入3590亿却不上市,还为15万员工建半价房,这家企业就是魏桥集团。

房子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与买房的相关话题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前段时间,在与公积金相关的话题中,作为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董明珠曾表示,她赞同取消公积金,因为格力将会给每个员工分配房子,公积金也就起不到多大用处了,对此,不同的人对于董明珠的看法虽有不同的见解,但不少人还是不禁羡慕格力的员工。

其实,在我国愿意为员工建造福利房的,不仅仅只有格力一家企业,还有一家企业,坐拥22家发电厂,年入3590亿却不上市,还为15万员工建半价房,这家企业就是魏桥集团。

张士平是魏桥集团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一户贫苦人家,年轻时曾在魏桥油棉厂工作过,当时他做的多是扛棉、推车等比较累的活,然而,在工作中,张士平却非常勤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被评选上了魏桥油棉厂的厂长。

在张士平的带领下,油棉厂发展迅速,那时,蒸汽以及电是发展棉纺织的必需品,可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电力也随之出现紧缺,此种情况下,张士平萌生了建电厂的想法。

为了获得建电厂的资格,张士平曾东奔西走,经过颇多磨难,才获得了审批,之后其不断新增电厂,一度达到22家,而魏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早在2005年时,魏桥纺织便成为了全球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

而在后续的发展中,电厂的供电量充足,甚至还用不完,为了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好电能,经过一番摸索后成立了魏桥铝业,而电解铝是其主要业务之一。

经过数年的发展,魏桥集团的营收不断增加,一度达到了3590亿,而这个年赚3590亿的企业至今都没有上市,张士平也从最初的普通工人成为了商界著名的企业家,其身家也是迅速增加。

可是,饶是如此,张士平依旧保持着低调品质,在对待自己时,也是非常“扣”的,曾有记者表示,在吃饭的时候,哪怕掉了一粒米,他也会顺便在桌子上捡起来然后吃掉,在他出门的时候,几乎不会带随行的人员。

像宗庆后、任正非以及张士平等“创一代”企业家,也许正是因为曾经历过“苦日子”,所以就算获得了一定财富后,依旧保持着节俭的品质。

不过,这些企业家对待自己虽然比较“扣”,但是对待自己的员工却从不含糊,非常的大方,张士平为了让自己的员工可以拥有自己的家,一度自掏腰包,为员工建造福利房,根据他的要求,最好是三居室,房子的面积最好在90平米以上,这样的话可以让员工将家里的孩子以及老人都接过来。

而在那时,当地的房价大概是6000元左右一平,可张士平为员工建造的房子售价还不足3000元一平,相当于是半价,还曾有人表示,在这一支出上,张士平亏了至少200亿。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在2010年至2016年间,魏桥集团给员工涨工资的次数达到17次,由此来看,在对待员工方面,张士平还是非常大方的。

而今,张士平虽然已经离世,但魏桥集团的那些员工,可能是难以将他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