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41岁,大疆创始人身家400亿:8年全球第一,力抗美国政府,他凭什么

来源:邱处机 发布时间: 2021-10-25 17:26:36 编辑:夕歌

导读:我们不知道汪滔在无人机的成功,最后能不能复制到自动驾驶上。但汪滔对产品和技术的极致追求,值得每一位中国创业者学习。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多的汪滔来攻克各方面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在伟大的民族复兴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汪滔来打造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

世界上有一种人,是伟大梦想家。

就像马斯克,两本科幻小说掀起了他的太空狂想,往后余生他都在这条道路上狂奔与追逐。

世界上有一种人,是完美主义者。

就像乔布斯,他不但对别人要求苛刻,对自己更是吹毛求疵。

中国有位80后青年,就像是二者的复合体,在科技界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就是大疆创始人,汪滔。

童年的一本漫画书,在汪滔心里埋下了“直升机自动飞行”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

为了实现梦想,他退学华师大,入读港科大,勤学苦练。

学业有成后,汪滔赴深圳创业,仓库起家,苦熬七年,以全球首款消费级航拍一体无人机震惊业界。

而后,汪滔带领大疆先轻取欧美,再转战国内,最后拿下了民用无人机市场武林盟主的宝座。

截止目前,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据超80%的市场份额,估值超200亿美金,建立起一个拥有1万多名员工的无人机帝国。

作为创始人的汪滔,身价也超过400亿人民币,位列中国80后富豪榜第三。

大疆到底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呢?汪滔曾经的一句感言或许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

“在我们的父辈,中国一直缺乏能打动世界的产品,中国制造也始终摆脱不了靠性价比优势获得市场的局面。这个时代企业的成功应该有不一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大疆愿意专注地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扭转这种让人不太自豪的现状。

01

追梦

退学华师大,入读港科大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指路人

1980年,汪滔出生于浙江杭州。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位教师,后来下海成为了一名小企业主。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汪滔小学三年级之后就被安排寄宿在老师家中。

缺少父母的陪伴,又没有其他什么朋友,汪滔闲暇时间只能玩玩游戏,看看漫画书。

当时有一本叫《动脑筋爷爷》的漫画书让汪滔印象深刻,书上的一台红色直升飞机像是刻章一样,在汪滔脑海里留下了印记。

汪滔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一个梦想在他的心里缓缓浮现:

“如果能做一个自动控制直升机飞行的东西出来,那该多好!”

从此,汪滔就对天空产生了无限遐想。他热爱航模,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和航模相关的读物。

16岁那年,父母为了激励汪滔考高分,许下了遥控直升机的奖励。汪滔拼了命地学习,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礼物。

然而没过多久,汪滔就把遥控直升机弄坏了,几个月后才收到从香港发来用于更换的零部件。

在汪滔的想像中,遥控直升机应该像一个可以被随意操控的精灵,能悬停在空中不动,也可以让它飞到任何位置。

但实际上,这架操控难度很高的直升机起飞不久就掉落下来,飞速旋转的螺旋桨还在他手上留下了一个疤痕。

汪滔想要自己造一架遥控直升机的梦想,在这时越发清晰。

高中毕业后,汪滔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并选择电子系就读。

可能是想加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可能是学校课程设置偏向理论学习,缺少结合实践的机会。汪滔在大三的时候,决定退学。

他给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发出入学申请,但由于本科成绩只是中等偏上,这些世界名校没有看上他,最后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没办法,汪滔只能退而求其次,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

2005年,汪滔从港科大毕业时,决定把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而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源自童年的梦想:让航模能够自由地悬停。

但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是由学校决定,为此,汪滔让两个同学一起帮忙说服老师,老师看到汪滔眼中的渴望,最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此外,汪滔还向学校软磨硬泡申请了1.8万港元的经费,苦苦奋斗了5个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但遗憾的是,在毕业展示中,他的直升机刚起飞不久,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最后只得到一个“C”的成绩。

因为毕业设计成绩太差,汪滔甚至还失去了去欧洲名校继续攻读的机会。

但人有祸兮旦福,在汪滔失落之时,他遇到了一个贵人——李泽湘。

李泽湘

李泽湘有多年赴美留学的经验,1992年学成归来后,便担任香港科技大学的电子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后担任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9年,李泽湘在港科大任职期间创建了固高科技,固高是目前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运动控制器供应商。

在创办固高期间,李泽湘就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加契合产业需求的工科教育方式,他后来将之归纳为“新工科”教育。

在今年6月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李泽湘表示,新工科教育应该培养“能用科技创造新东西的人”。

所以李泽湘非常看中一些善于钻研,有动手能力,又可以整合资源的人才。

汪滔当时进行毕业设计展示时,李泽湘就在现场,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后生。

于是,在李泽湘的推荐下,汪滔成为了他门下的高徒,继续在港科大攻读研究生学位。

就像马斯克经历三次失败才成功发射火箭一样,汪滔在毕业展示失败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不服气的他继续夜以继日地研究。有时为了做实验,汪滔甚至不惜逃课,常常熬夜到凌晨5点。

苦心人天不负,2006年1月,汪滔终于制造出了能成功控制直升机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原型。

对于这股子坚持,汪滔后来表示:“我觉得自己的性格里有天真的成分,从小喜欢一个东西,就是希望把它变成现实。”

02

蛰伏

“众叛亲离”,苦熬四年

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闲暇之余,汪滔把自己发明的飞行控制系统(以下均简称飞控)放在航模爱好者论坛上贩卖,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订单

汪滔欣喜若狂,这是对他多年付出的一个认可。

为了更好地研发产品,提高飞控的实用性,还在读书的汪滔决定创业。而一向主张学以致用的李泽湘教授,对此也非常支持。

2006年年初,汪滔带着家里资助的20万和2个同学一起来到了深圳,在舅舅杂志社20平米的库房成立了大疆。

彼时,市面上的航模玩家要么是专业玩家,要么就是资深爱好者。大家都是东市买机架,西市买飞控,南市买云台,北市买桨叶.......然后自己组装成整机。

而大疆一开始瞄准的就是飞控。

飞行器内部简单示意图

和大多数初创公司一样,大疆早期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首先是人才难招。

虽然大疆后面离开仓库,搬到了深圳莲花北村一间三居室的民房里。但依然破落的办公环境直接把很多优秀人才拒之门外,勉强留下的都不是专业技术背景,汪滔甚至还要手把手地带他们入门。

其次是团队不稳。

汪滔是个工作狂,他会时常突然打电话过来和员工谈论想法,不管时间是几点。

因此有人为了回避他的电话,就会在下班后将手机放在铁盒子里,这样电话显示的就不是没人接听,而是无法接通。其他更有激进者则选择直接关机。

为什么没人愿意加班呢?一个是受不了汪滔的突然袭击,另外一个就是大家认为汪滔对工作苛刻,却对股权分配不均。

在股权分配上,汪滔早期主张按照技术水平分配。但全公司就他技术最牛,当然占了大头,所以其他人对此哀声怨道。

最后是愿景不明。

硬科技创业前期需要煎熬,因为从理论到量产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飞控也是如此。

苦熬一年以后,产品还没有影子,早期加入大疆的年轻人们开始变得浮躁,再加上公司愿景不明,每个人开始打起了如意算盘。

后来汪滔回忆说:“我当时也不知道市场规模究竟会有多大,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开发一款产品,能养活一个10到20人的团队就行了。”

就这样,到了2007年,大疆团队内部的矛盾开始爆发。

部分员工投靠到曾经洽谈的合作商,还有人开始偷偷将公司财物挂在网上出售,更有甚者离职后与内部员工里应外合,贩卖大疆盗版的飞控。

李泽湘在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坦言,2007年大疆爆发危机时,所有人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出纳。

当时焦头烂额的汪滔找李泽湘请教,后者正在给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的学生上课,汪滔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无助地等了两个小时。

李泽湘帮汪滔分析了一下问题,并鼓励他振作起来,还在人才和资金方面给予汪滔一些帮助。

在资金上,其实2006年年底,汪滔父亲的朋友陆迪投了大概9万美金给大疆,后来成为大疆的财务负责人;汪滔的中学同学谢嘉也卖房筹钱投资了大疆,后来成为大疆的市场负责人。

而这次,李泽湘联合哈工大博士导师生朱晓蕊给大疆投了100万。

在人才上,除了朱晓蕊顺势成为大疆的首席科学家,2007年恰逢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第一批学生毕业,李泽湘动员很多人加入了大疆。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电子自动化专业的正规军,大疆的核心技术队伍总算是建立了起来。

很快,在大家的努力下,大疆当年就发布了直升机飞控XP2.0版本。大疆飞控第一次达成超视距飞行,突破了原有的视野疆界。

2008年,大疆在技术上再获突破,打磨出了XP3.1这款飞控系统。它可以让模型飞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在空中悬停。

汪滔多年以来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

汪滔、李泽湘在珠穆朗玛峰进行飞行测试

凭着这套飞控,大疆很快接到了一些订单,大概每月20台,按照每台2万块计算,一年下来有400多万的收入,公司开始盈亏平衡。

就当汪滔在直升机飞控道路上高歌猛进时,一位比他小两岁的同行开始研制起多旋翼航模,他就是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

2008年以前,国内航模主要为固定翼与直升机,很少有人做多旋翼航模。而2007年创业的彭斌在一开始就做起了四旋翼航模,并很快在2011年就做到了2000万收入。

极飞推出多旋翼航模后,汪滔也注意到了。他当即买了一架回来研究,结果不能悬停,而且很快就炸机了。

汪滔和他的团队一致认为这个东西没有前途,于是放弃了对多旋翼的进一步研究,继续研发直升机飞控。

紧接着,大疆就在2010年推出了新一代直升机飞控Aceone。Aceone的重量只有100克,是XP3.1的1/7,单价也很亲民,降到了1000元左右。

很快,Aceone每个月就有上千台的销量,成为大疆另一条主要的产品线。

大疆开始在国内无人机行业声名鹊起。

惊人

勇于创新,引领潮流

最好的竞争就是我有他无

虽然Aceone卖得不错,但对于大疆来说,市场还不够大,利润也不够丰厚。

毕竟大疆的直升机飞控主要应用在航拍领域,但直升机动辄百万的成本不是谁都买得起的。

这时,大疆在新西兰的一家代理商启发了汪滔。

这家代理商告诉汪滔,他们每个月卖了200个云台(手机、相机、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其中90%是挂在多旋翼航模上。

与此同时,在全球著名的航模爱好者论坛DIYDrones上,很多网友开始讨论多旋翼飞控。汪滔觉得这是个商机,于是重新研究起多旋翼飞控。

据《左林右狸》报道,当时汪滔就大疆的产品规划了三个方向:图传、飞控和云台。

在图像传输上。

当时需求量不大,汪滔也觉得一时搞不定,于是他找了酷芯的姚海平帮大疆做外包,后来才自己慢慢攻克。

在飞行控制系统上。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大疆于2011年9月在航空博物馆的展览上,推出了多旋翼飞控WooKong-M。

这款多旋翼飞控性价比极高,很快让大疆迈过了年收入千万以及单个产品收入体量过千万的两个门槛,大疆也就此进入不缺钱的状态。

在云台上。

一开始大疆的云台和别人一样,用的是舵机云台方案。但这个方案问题不少:响应慢,图像还抖。

为解决抖动问题,汪滔和他的团队尝试了很多方案,在综合价格和续航等因素后,汪滔创造性地提出用无刷电机直驱来控制云台。

2012年1月,大疆在德国纽伦堡ToyFair展会上正式发布了禅思Z15云台,这是世界首款无刷直驱陀螺稳定增稳云台,更是全球首个民用高精度云台。

后来大疆技术总监赵涛回忆起展会的场景时情不自禁:“我当时全身发麻,看到挂着禅思云台和GoPro相机的飞机稳稳地立住不动时,我内心无比激动。”

稳定的性能带来了优异的成绩。

一经推出,禅思Z15便在业内一夜爆红,2000美金起价的产品瞬间有了上万台的订单。2012年,靠着禅思Z15一个产品,大疆的收入就超过了1亿。

汪滔是个非常有危机感的创始人,虽然大疆已经在专业级航拍市场中成为了顶级供应商,但他又把目光瞄准了低端市场。

彼时,大家都是在专业无人机市场竞争,普通群众的消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为了防止竞争对手偷袭这个市场,再加上各方面技术和供应链的成熟,汪滔决定研发一款消费级的无人机整机。

“我们当时想做一款有成本效益的,不需要玩家自己组装就能随时起飞的产品。当时主要考量就是这款产品能够先于我们的对手进入低端机市场,并没有想要赚钱。”汪滔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经过一年的研究和筹备,大疆在2013年1月正式推出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大疆精灵Phantom1”—全球首款消费级航拍一体无人机。

这款产品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产品惊艳。

汪滔本身就是一个极度重视工业美学的人,大疆很早就在产品设计上予以投入。

在内部的微信工作群里,汪滔曾经分享过乔布斯《遗失访谈录》里的一句话:“真正的魔法,是用五千个点子磨出一个产品,好想法要变成好产品,需要大量的加工”。

因此,Phantom1在产品上被雕琢得相当惊艳。

其次价格亲民。

在做直升机飞控时,汪滔为了做航拍已经开启了飞控、云台和图传项目,甚至电机等配件也是自己做,加上iPhone推出后,传感器价格急速下降,大疆将无人机售价做到了1000美金。

相比以前动辄十几万元的无人机航模,这个价格可以说是极度亲民了。

因此,Phantom1一经推出便受到航模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当时大疆内部认为首月3000台订单就到头了,没想到Phantom1的火爆程度超过了禅思云台,几日的订单就已经破万。

作为消费级无人机的开创者,大疆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第一,从此一鸣惊人!

绝尘

团灭对手,独树一帜

打败我的必须是我自己

任何蓝海领域一旦展现巨大前景,就会有一群鲨鱼蜂拥而至,互相厮杀,直至变成一片红海。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一炮打响后,许多竞争对手看到了机会,纷纷涌入这个赛道。

先说说国外的竞争对手。

大疆在国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美国的3DRobotics。3DRobotics由《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与佐迪·穆诺茨于2009年创办。

安德森同时也是全球最大航模论坛DIYDrones的创立者。

2012年年末,3DRobotics拿到了第一笔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安德森正式从《连线》离职,全心投入3DRobotics的运营当中,并开始研发多旋翼无人机。

后来3DRobotics还招到前大疆北美负责人科林负责市场,后者因利益问题和大疆闹翻,直至上了公堂。

再说说国内的竞争对手。

就像美国的电动车厂商只有特斯拉一家一样,大疆在美国的竞争对手也主要是3DRobotics。但在国内却没有那么简单。

国内创业环境向来恶劣,在消费级无人机展现市场潜力后,各种角色陆续粉墨登场。

曾想以15万收购大疆飞控的杨建军,带领零度牵手腾讯与雷柏;

彭斌带着极飞与顺丰合作无人机快递;

亿航发布载人飞行器184,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这些人全部向大疆发起了攻击。最火的时候,国内的无人机企业超过300家。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大疆到底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据《晚点LatePost》采访,大疆董事李泽湘在Phantom无人机引爆市场之前,曾去美国硅谷咨询过红杉资本全球合伙人迈克尔·莫里茨。

莫里茨给了李泽湘三条锦囊妙计:

产品才是关键。只要产品好,不管来自世界哪个角落,都可以做品牌;

要想做国际科技品牌,先从美国硅谷切入,尤其是那些硅谷高科技公司的老板;

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有人才战略。

回到国内后,李泽湘和汪滔就莫里茨的建议进行交流,结合不同竞争环境和自身资源,确定了后面大疆发展的战略。

首先是大力招揽优秀人才。

据大疆内部员工透露,汪滔喜欢招顶级人才,尤其是清华、北大毕业,这点和马斯克极其相似。

后来,大疆还专门花重金举办一个全球性的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聚拢培养一批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年轻人。

其次是控制成本。

北美的3DRobtics为了制衡大疆在美国的发展,不仅将大部分产能从墨西哥转到深圳,并在工业无人机制造中抽取大量钱财,推出Solo消费级无人机,价格定在1700美元。

但大疆Phantom3专业版售价仅为1300美元。到了2016年,配备了万向节和摄像头的Phantom3又降了300美元。

价格上没有竞争力,性能上也比不过大疆,最后3DRobtics决定关闭无人机制造业务,全力转向企业级软件服务。

大疆一举夺得北美市场。

另外是和苹果合作,提升产品的品牌力。

2015年,大疆在全球苹果零售店中上架了Phantom3,整个大疆公司的高管更是纷纷到各地的苹果官方零售店发放无人机培训手册,或开展飞行课程。

据说,那时比尔盖茨为了用大疆无人机,还专门购买了一部iphone手机。

最后是加快新品的推出速度。

2016年,面对市场上竞争对手的高调,大疆迅速推出Phantom4,并将价格一降再降。

紧随其后,大疆在同年又领先推出了掌上折叠无人机Mavic,直接阻断了竞争对手做小型自拍无人机的出路。

Mavic让爱好者们疯狂,但同时也杀死了大疆自己刚推出的Phantom4。

凭借成本控制和推出新品的速度,大疆杀出重围,一骑绝尘,让竞争对手无比绝望。

据福布斯报道,在2014和2015年,全球共发生122笔无人机融资。而到了2016年,投资规模缩水近半,行业死伤一片。

国外3DRobotics公司裁员超过150人,转型做企业软件服务。国内极飞、零度等公司纷纷转型做服务垂直行业的无人机方案,像极飞就去做了农业领域的无人植保。

而大疆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占据了消费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成为行业绝对的龙头老大,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业绩突飞猛进的同时,大疆在资本市场上也深受欢迎。

从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大疆一共完成了5次共2亿多美元的融资,红杉中国、中恒星光、远瞻资本、麦星投资、AccelPartners等投资机构都在股东名列。

到了2018年,大疆又发起了一次10亿美元的融资,这次融资也将大疆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大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拥有强势地位的大疆开启了新的融资套路:竞价融资。

这种像工程招标一样的方式竟然被用到了融资,在创投圈可是前所未闻。

可即使是这样,首轮竞价结束时,仍有近100家机构递交了保证金和竞价申请,认购金额较大疆的计划融资额超过了30倍。

因此,大疆很快获得了10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也跃升至200多亿美金。

这让大疆一度被媒体称为“中国智造”的典范,可以和苹果媲美。

一时间,大疆被推上了神坛。

除了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大疆在国外市场的地位也是稳如泰山。

早在2017年,美国海陆空三军就联手封杀大疆无人机。

尴尬的是,美国空军特种部队却悄悄采购了35架大疆无人机,原因简单到让人匪夷所思:大疆功能强大、价格优秀、美国本土没有替代品。

而到了2019年,在美国对华为宣布“出口禁令”几天后,又对大疆发布禁用警告,提高大疆的关税,限制进口,想要迫使大疆撤离北美市场。

一般企业面对美国政府如此霸道的政策,要么积极游说,要么忍气吞声。

可是大疆却霸气地怼了回去,你涨我2%的关税,我就加价2%,爱买不买!

结果是什么呢?

封杀之前,大疆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是72%。

封杀之后,市占率最高达85%。

扬我国威,大疆壮哉!

本色

追求完美,独断专行

有人说他是“中国乔布斯”

当大疆在全球开疆拓土的时候,国外分析师迈克尔•布雷兹曾说:“所有人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它就是中国的苹果!”

在某种程度上,大疆和苹果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封闭的操作系统,都是所在领域的开创者和高端品牌,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

再往公司的创始人看,汪滔和乔布斯也有不少相同的特质:自信、专注、追求完美、独断专行......

一、充满自信。

曾经有媒体在汪滔面前谈到乔布斯时,他这样评价:“乔布斯身上拥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他的做法、想法也给我带来不少的启发,但我也只是欣赏而已,谈不上佩服。”

纵如雷军这样的大佬都对乔布斯顶礼膜拜,汪滔只是欣赏而已,他的自信可见一斑。

那谁能让他视如同类呢?

任正非。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被汪滔视为聪明人,那就是华为的任正非。

二、无比专注

汪滔曾经表示:“大疆的成功,源自始终专注于产品的态度。”

为了集中精力做好产品,在对外沟通上,汪滔很少面对媒体,也很少参加公众的活动,甚至缺席产品的发布会。

在汪滔看来,他是做产品的人,只想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来使用,其他营销公关的事情就交给别人来做。

在对内工作上,汪滔每周工作80多个小时,他的办公桌旁放着一张单人床,累的时候就躺上去眯一会,醒来就继续工作。

一有灵感,汪滔就会打电话和员工交流,不少大疆的高管都曾在半夜接到过老板的电话。

这个工作习惯在大疆早期逼退了不少人,后期也有很多员工对此哀声怨道。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在大疆公司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不少大疆员工都抱怨大疆鼓励加班但没有加班费。据一位大疆内部人员透露:“我每天9点上班,基本没在晚上11点前离开过。”

其他类似“别想找到女朋友”、“凌晨两点研发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的话,也是频频出现在评论区。

三、追求完美

除了专注,汪滔对产品完美的追求从没停止。

比如,汪滔对螺丝的松紧程度都有严格要求。他告诉员工,要用几个手指头拧到什么样的感觉才算到位。

由于每一颗螺丝有不同用处,承受的强度不同,汪滔就在香港买了一堆强度不同的螺丝胶,然后根据螺丝的用处,使用不同的螺丝胶。

大疆早期飞行控制系统上的几百颗螺丝,就是这样一颗一颗地按照不同强度拧上去的。

一位已经离职的大疆前员工透露:

“老板做事以精品为导向,对于设计不好的东西,会很直接地骂“这是什么垃圾”。当然,这种严厉也会让员工快速成长。”

为何汪滔会如此追求完美呢?

他曾坦言:“在我们的父辈,中国一直缺乏能打动世界的产品,中国制造也始终摆脱不了靠性价比优势获得市场的局面。但这个时代企业的成功应该有不一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大疆愿意专注地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扭转这种让人不太自豪的现状”。

在记者采访他时,汪滔还举了日本武士刀450年的历史:“日本的工匠在不断追求完美。中国人有钱,但是产品却很糟糕,服务亦是如此。如果要造出好产品,你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四、独断专行

和乔布斯一样,汪滔在决策上表现得坚决而独断。

据大疆内部员工透露,从产品设计到内部管理,甚至一些大型活动的举办,都要依靠汪滔拍板决定。

这种性格我们无法判断好坏。

一方面,在大疆初期,由于汪滔对股权分配方式的坚持,团队的大多数成员极其不满,最后纷纷出走。

而最近两年,大疆很多高管也相继离开,估计和汪滔的这个性格脱不开关系。

有一次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汪滔坦言“我曾经是个完美主义者,有点固执,并且与人交流时不懂得表达,所以容易伤害到他们的感情。”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独断的个性对初创公司是好事。

它能为大疆留下一批真正做事的人,也能让大疆快速决策,快速发展,但前提是创始人的决策必须是正确的。

五、任人唯贤

2012年,汪滔一直在为如何解决“Phantom”系列画面平稳,以及360度无遮挡拍摄等问题苦恼。

这时,一位实习生陈逸奇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当时陈逸奇大学还没毕业,汪滔就给了他上百人的技术团队和数千万研发资金。

两年之后,在陈逸奇的主导下,大疆第一架具有360度全视角高清摄像功能的变形无人机惊艳亮相。

为了激发大家的潜力和积极性,2015年年初,汪滔想出了“激极尽志,求真品诚”八个字,把它视为大疆企业文化的内核。

汪滔表示:“只要是研发团队的人,无论进入公司多久、资历多少、岗位是什么,只要有点子,计划书能经受研发团队主管们的拷问和质疑,你就能带团队。”

六、写在最后

最近两年,大疆风波不断,发展放缓。

一来,大疆内部动荡不安,一大批高管相继离职,内部反腐浪潮也时常被掀起。

二来,自打无人机业务增长放缓,汪滔便调集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另一个赛道——自动驾驶。

过去几年间,大疆投过国外的超级跑车,合资成立过自动驾驶公司,做过车企的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也卖过雷达。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没有一个布局获得重大突破。

我们不知道汪滔在无人机的成功,最后能不能复制到自动驾驶上。

但汪滔对产品和技术的极致追求,值得每一位中国创业者学习。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多的汪滔来攻克各方面技术的卡脖子难题。

在伟大的民族复兴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汪滔来打造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

就像汪滔在朋友圈里所说的一样:

“文化、价值观、产品的二等公民我做腻了,期待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早日让美利坚五体投地!”

标签:大疆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