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冯玉忠,一位勇立潮头的经济学家

来源:辽沈晚报 发布时间: 2021-12-06 14:52:40 编辑:夕歌

导读:冯玉忠率先意识到,中国的改革的理论准备还不充分,旧体制的诸多弊端还需进行系统解剖,专业理论工作者应以改革的理论支持改革,消除改革家的“心有余悸”和“心有预悸”。而他自己,早已走在了以理论支持改革的前列。

1986年5月到6月

孟宪民三次专访经济学家冯玉忠

十余小时的面谈

凝结成180多页、近两万字的采访笔记

以及一段关于

改革开放走到第八年、辽宁经济形势

的难忘记忆

35年前的采访笔记。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摄

孟宪民是原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新华社辽宁信息社社长。冯玉忠逝世的当天,他翻找出那本由线绳穿起的采访笔记,深夜人静仍不忍放下。

随着一页页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泛黄纸张被捻开,一段段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声音被重新加载,一句句由社会责任感触发的真切表达被再次读取。笔记的另一端,曾经那位一心想为改革贡献力量、探寻方向的经济学家、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仿佛又回来了。

诚然,一篇文章无法完全呈现近两百页的笔记,而这些笔记也难以构建出一位学者、师者的全部。但我们仍尝试从一个切面去接近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高山仰止,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再现和纪念其35年前的思考与疾呼。

冯玉忠教授老照片。刘志超摄

为“精神萎靡”的改革者鸣不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本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教科书”的《厂长经营管理》刚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

这是一部“献给厂长(或经理)们的书,受到厂长们的启发、鼓舞而写的书”,作者就是冯玉忠。书中有他个人理论的总结,也有来自近百名厂长的改革实践经验。

然而,在1985年8、9月间,冯玉忠发现,一些锐意改革、效益卓著的厂长因为被莫须有的诬告侵扰,改革意识正在减退,“精神萎靡”。

为什么他们在救活濒临破产的工厂后,反而受到围攻、指责?

为什么有些厂长经理应得的奖金都不敢领?

这些改革者未来将如何走下去?

当时,对选拔干部制度,曾有一种批评的声音:“知人渠道太少,用人胆量太小”,在冯玉忠看来,还可以加上一句“察人方法太旧”。他曾说,“诬告是不流血的暗杀,以往的干部考核制度,又在无形中助长了诬告者的气焰”。结果只能使改革者“侧着身子干事,硬着头皮前进”。

孟宪民仍记得35年前,冯玉忠为厂长们鸣不平时紧皱的眉头,但作为经济学家,他的痛切不能止于无奈,他愤而提出:锐意改革的企业家不仅在开拓前进的时刻,需要理论力量的支持,在遇到“随大流、不冒尖”、“枪打出头鸟”等传统势力阻挠时,更需要理论力量的鼓舞!

给“倒蛋”部队正名

冯玉忠深感经济学家有义务为改革发声。

他语重心长:对改革的追求应建立在对改革理论追求的意识上;只有在所有制理论上突破“单一公有制”,在计划理论上突破“本本计划经济”,在分配理论上突破“平均主义”,在分配关系上突破“单一化”,在劳动就业理论上突破“高就业低效率”……做好这五个“突破”,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破除传统观念。

冯玉忠曾出版10部著作,180余篇、300万字论文。其中,1985年出版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一书,被中宣部出版局评价为“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的一部新教材”;《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等文章,也被有关部门评为优秀论文。

在孟宪民的笔记中,冯玉忠曾提到过一篇并没有出现在其作品列表上,名字十分接地气的文章——《“倒蛋”部队是我们自己的部队》。

有一次,冯玉忠到海城调查商品流通状况,陪同他的一位工作人员向他数落“二道贩子”的种种劣迹。后来在鞍山,另一位负责人则兴奋地感叹,过年吃饺子,不出鞍山就能买到海城有名的韭菜,这就是“二道贩子”的功劳。冯玉忠回家后,立即写下这篇评论,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倒蛋部队”正名。

“只有商品经济,才能解决社会化的问题,让那些没事干的人去干那些没人干的事”。冯玉忠的理论,都蕴藏在这些朴实的话语里。

建议召开“二道贩子座谈会”

后来,冯玉忠把这些通俗的话语融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到各地区作报告时,哪怕是在商品经济还属于“禁区”的某些地区,他也时刻提醒自己“要让台下的观众,听得懂、喜欢听”。

1986年前后几年间,冯玉忠做了百余场有关改革的报告,听众超过五万人次。省外某演讲与口才领域的杂志社慕名而来,他直言相告自己的演讲技巧:“我的报告长短由观众们定,不用表决,我会察言观色,台下一闹哄哄的我就知道了,他们不爱听”。

此外,他还建议相关负责人召开“二道贩子座谈会”,充分发动社会“能人”;建议各级政府,对这些“行商”和“客商”给予鼓励、支持和扶植。

当时,冯玉忠率先意识到,中国的改革的理论准备还不充分,旧体制的诸多弊端还需进行系统解剖,专业理论工作者应以改革的理论支持改革,消除改革家的“心有余悸”和“心有预悸”。

而他自己,早已走在了以理论支持改革的前列。孟宪民回忆,1986年的中国,当时还鲜有经济学家像冯玉忠一样,试图成体系地思考这一问题。

12年前,

辽宁大学曾在官网的一篇文章中

这样评价冯玉忠:

潜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研究,

对推动辽宁经济体制改革和文明城市建设

发挥了重要智囊作用。

冯玉忠教授老照片。刘志超摄

如今再看这本有关冯玉忠经济理论如何诞生的记录,我们也不难看出:冯玉忠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急切表达背后,实则是对当时形势的忧虑、天然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中国改革寻找方向,让中国人富起来的强烈愿望。

田间地头里,有取之不尽的经济学素材

这本笔记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篇幅,记录了一位经济学家勤勉踏实、奔走调研的身影。

有一年麦收时节,冯玉忠与一名乡长和合作社主任一同在晚间散步至一大片棉田,冯玉忠发现棉田中长出了不少高粱,这引发了冯玉忠的好奇。

经过一番盘问,冯玉忠终于得到答案:种棉花是上级给的任务指标,但为了多打粮食,农民只好稀稀拉拉地种棉花,再把高粱当补苗。这个发现,让冯玉忠看清了价值规律在集体所有制农业生产中的调节作用。按照冯玉忠的话来说,“这件事,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甜头”。

此后,冯玉忠一直都没有放弃走出去,迈开双腿到人民中去,从火热的改革实践中汲取营养。他也愿意和各行各业的改革先锋接触,从工人师傅到农民老伯,从小商小贩到企业厂长,也都曾被他邀请到家里,一起谈过天、喝过茶。

冯玉忠曾在一篇读书笔记中写道:社会主义经济学是真正的“人民经济学”或“大众经济学”。他也曾对孟宪民说过,这是个涌现经济学家的时代,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商场柜台、街头的个体户和小巷子里的夫妻店,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济学素材。

改革开放初期,冯玉忠带领辽大学生到辽中县茨榆坨大集参观考察。刘志超 摄

把改革实践带到高校里去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1985年元旦前,冯玉忠决定从辽宁大学内部开始,改变高校中脱离实际的理论与学风。

他动员全校1200多个教职员工和6000余名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并先后召开了11次座谈会,从中落实选题、总结收获、发现人才。

辽宁大学的学风变了,学校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在1985年7月的一次大学校长恳谈会上,中国10所大学校长参加,除了辽宁大学之外,其他学校都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大学。

以在辽大历史系和经济系内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改革为例,当发现历史学科研究的课题基本上还是过去老传统的题目时,冯玉忠建议,要多研究现代史、文化制度史、城市建设史,以及人口史和贸易史。在经济系,则要引进企业家、改革家,到后期的成熟阶段,要与社会联合座谈。

而在11次座谈会中,主要是要和教工、学生们谈哪些是阻碍改革的,哪些是推动改革的,从中发现题目落实选题,而不是硬性的给大家安排选题,并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

改革之风吹进校园,也吹进了学生们的心里。

冯玉忠逝世之后,校友群里一篇篇自发写就的悼文,满是对老校长的追忆和对当年校园改革的怀念。

本报记者专访孟宪民。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