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成为打造AI“上海高地”的一张王牌

来源:上观 发布时间: 2021-06-22 10:52:46 编辑:夕歌

导读:打造全球人工智能“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8日至10日再度在黄浦江畔奏响全球ai最强音。

打造全球人工智能“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8日至10日再度在黄浦江畔奏响全球ai最强音。

在6月21日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表示,对标全球顶尖展会,今年大会在内容创新上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提升国际对话功能。大会将联动国际知名人士,讨论ai与人类文明、可信ai、ai+碳达峰碳中和、ai与城市治理城市转型等重大议题,推动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对话。同时,国际电信联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心等重要国际组织也将参与到大会相关论坛活动中。

二是增强资源汇聚功能。大会将集聚清华、浙大、哈工大、复旦、交大、同济等国内顶尖大学,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数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国家级专业学会平台的学术资源,组织人才交流和对话,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全球ai项目路演,组织算法大赛、aiwin赛事活动,搭建技术、产品、场景、资本、园区等多方供需对接的平台。

三是拓展云端辐射功能。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也为了让海内外更多的专家学者看到大会,今年着力打造线上线下平台,特别是全新打造的云平台2.0,提供云直播、云会场、云展览“三朵云”。云直播将对除少数闭门会议的所有论坛活动提供直播,同时设置4×24小时全程大放送,7月7日至10日上线,超过100位业界嘉宾走进演播室,打造“为waic打call”“waic会客厅”“ai夜话”等多个环节。

云会场打造全三维会议大厅,可以让“云观众”身临其境观看大会直播,实现与现场嘉宾实时互动,并提供变装、选座、人物塑造、场景设计、多语种同传等体验。除了开幕式外,今年还有产业、科学、开源、智能驾驶等8个论坛云会场。云展览将2020年“3d虚拟ai家园”进行迭代升级,对于参展企业,实现企业展示、精准投放等功能;对于参会观众,增加视频瀑布流等创新体验,强化线上线下交互体验。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同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循环联动。大会已成为引进产业项目的“会客厅”,先后为上海带来近百个重要合作项目,一批企业创新中心、创新平台落户,成为上海招商引资的重要门户。

同时,大会已成为展示产业成果的“大舞台”。上海多项重要政策在大会上发布,如,2018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2019年发布《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与时俱进推进人工智能布局;十多个重大创新平台揭牌,如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等,为创新策源增添新动能;一大批优秀企业和成果通过大会平台打响品牌,平头哥、地平线、黑芝麻、星环、图森等领军企业的最新产品在大会上首发,走向国内外市场。

大会也成为优化创新生态的“百花园”。有联动投资人的“投资俱乐部”,有集聚创新者的“开发者日”,有吸引海内外人才的ai云端招聘,有打造国际合作平台的“国际日”,有汇集全球成果的sail奖和论文奖,有重大应用场景揭榜。

在上海、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你找得到伙伴、找得到人才、找得到资金、找得到市场。

据张英透露,“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将瞄准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深度赋能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平台上,启动四方面布局:

一是夯实创新基础,将重点聚焦前沿算法领域,围绕算法创新平台、应用产品、交易流通、领军人才、开放社区5个方面,形成算法高地。二是加速产业集聚,推动新一批产业项目在大会上签约,涵盖ai+生命健康、ai+智慧交通、ai+机器人、ai+传统行业企业转型等重点领域,吸引新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上海落户。三是深化应用赋能,出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举措,发布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四是完善行业生态,发布人工智能标准化方面的成果,促进人工智能规模应用、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