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芯片短缺与我国无关”,中芯国际的言论,扯下了国产芯片的画皮

来源:互联狗 发布时间: 2021-11-26 15:15:48 编辑:夕歌

导读:在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里,科技研发能力所占的比重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芯片这种核心部件。而且可以预想到的是,未来科技更新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因此,无论是当下,抑或以后中国芯片取得了领先,我们都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有危机意识才行,否则最后只会回到任人欺凌的时代。

2020年,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老美开始从芯片方面下手,对我国以华为为代表的众多科技产业实施打压,使其先后陷入巨大的危机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的芯片危机也终于让我国逐渐清醒过来,正式对芯片制造给予了重大关注。仅2020年成立的半导体企业就超过了以往数年。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集成电路及其相关专业,南京甚至筹备集成电路大学,中科院也成立了相应的技术攻克小组。一切都在暗示着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在逐步崛起。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芯片逐步崛起?

如果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似乎确实是这样的。一年内,我国接连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从碳基芯片到光芯片,从设备进口到制造出顶尖的蚀刻机,芯片制造工艺也发展到了7nm水平,更不要说越来越多的芯片代工工厂的成立更是给人一种产能与日俱增的感觉了。然而在最近举办的红杉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的一番讲话彻底撕下来了这一年以来中国芯片的“遮羞布”:中国芯的局面依然令人十分担忧。

在此次会议上,赵海军指出目前全球所面临的芯片荒,中国对此没有丝毫的责任。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觉这不是在为我国辩解吗,为什么说是撕下了遮羞布呢?我们要知道,全球芯片荒是由于大范围的供不应求,其核心在于供给。然而无论是2020年还是以往,以及当下的2021年,中国只能算是芯片消费大国,每年芯片进口额都是巨大的。而中国本身的芯片产能在全球始终都是个位数,并且上升幅度微乎其微。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芯片制造能力依然很差,其各种宣传的突破都并没有为实际情况所服务。这才是我们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面临的芯片行业事实,2025年实现芯片自给率75%绝对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也必须要真正地清醒过来,才能让中国芯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如何进行实质性的改变

一是由低端到高端,不要过分在意高端芯片制造工艺的突破。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每次技术的突破与更新都必将引来无数人的关注以及赞叹。以芯片为例,台积电和三星在3nm乃至更高工艺上的研发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其中也包括我国。但这种高端芯片制造工业我国真的要这么在乎吗?应该在乎,但绝不是关心的重点。我们更应该关心,更应该将精力放在低端芯片制造上,放在基础知识上,切忌好高骛远,从而到头来一无所获。而且当下除了智能手机以外,其他众多智能产品的芯片也远远没有发展到5nm的程度,更多的是14nm或者是28nm。因此,关注低端不仅是芯片技术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应市场的表现。

二是提高对于人才的重视。

人才是包括半导体在内所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所在。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来中国科研型人才流失还是非常大的,而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被称之为是国外人才的储备学校着实令人痛心。而且我们也不难发现,全球半导体技术人才排行榜中,前六都是华人,这也再一次警醒了我们。因此,想要将芯片发展起来,必须要重视人才,提高对于人才的关注和待遇。

三是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相关扶持力度,并加强审查

科研是一项需要长时间付出才能得到回报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那么多企业不重视自研的关键所在。因此,国家必须要对于这些自研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扶持,尤其是那些新兴的及一些小微企业。但同时,也要对此加强审查,防止有些企业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来骗取钱财,使得所谓的扶持根本没有办法落到实处。

四是建立科研产业环境,提升企业对于自研的重视度

环境无论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企业而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我们。此前我国半导体发展为什么如此缓慢,就是因为“造不如租、租不如买”这样的市场环境氛围所引起的。因此,政府必须要牵头引导建立科研产业环境,并且也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手段让企业知道自研的重要性以及长久性,从而做到真正的重视,对自研投入精力与支持。

总结

在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里,科技研发能力所占的比重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芯片这种核心部件。而且可以预想到的是,未来科技更新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因此,无论是当下,抑或以后中国芯片取得了领先,我们都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有危机意识才行,否则最后只会回到任人欺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