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卜振兴:如何发挥金融科技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来源:政务:澎湃金融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6 10:34:43 编辑:夕歌

导读:根据《2021年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有超过1 38亿家经营主体,其中小微企业占我国市场主体的96 8%。小微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对市场主体的支持空前突出,强调要进一步推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充分表明了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重视。2022年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要充分利用科技、数字化手段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根据《2021年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有超过1.38亿家经营主体,其中小微企业占我国市场主体的96.8%。小微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虽然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小微企业获取的金融资源有限,主要问题在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传统信贷投放模式不匹配。传统信贷模式是以抵(质)押为主,信用贷款占比较小。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没有股东支持,信息披露不规范,企业数量众多,经营内容繁杂,很难获取资金支持。而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赋能商业银行的重要手段,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转变信贷投放模式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信贷投放模式,最主要特点就是重视抵(质)押物、重视担保,重视第二还款主体和责任人。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价值评估科学性、资产真实性以及市场波动带来的价值波动性等问题,此外二次抵(质)押也可能引发产权争议,给后期偿付带来困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最核心能力就是对风险识别和定价,即通过考察一系列的指标和变量对经营主体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信贷投放决策。由于商业银行和信贷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难以对经营主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时往往不是关注经营主体自身,而是通过看得见的“物”或担保人等第二还款人连带负责的方式提高信贷投放安全性。在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通过附件条件低了违约风险,也在违约发生后提高了损失回收率,却不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并且在这种传统信贷投放模式下,小微企业由于缺少抵(质)押物、担保和风险分散机制等,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新经济、新产业不断涌现,以新能源、新技术等为代表的经营主体也将面临与小微企业相似的难题。

转变信贷投放模式,不仅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也是满足新经济主体融资需求的必要条件。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将实现信贷投放模式重大转变,并在解决融资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信贷投放模式主要是无法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模型,而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将大大提升金融机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减少商业银行和经营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以让信贷回归本源,即分析经营主体真实违约概率及资金成本等来决定是否进行信贷投放。金融科技的发展更加凸显信息收集和处理在风险定价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转变传统信贷投放模式。基于信用分析的信贷占比将逐步提升,资产规模较小、经营水平良好、还款意愿较强的小微企业会获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再定价,从而提升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和概率。

有助于提升信贷发放效率

对于金融资源缺乏的小微企业而言,急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目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流程需要经过授信、审批、放款等环节,整个流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很多小微企业可能还未等到资金支持就已走向破产倒闭的边缘。所以,提升信贷效率对小微企业而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信贷审批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层层上报审批、汇报反馈等信息流转和报批等占用了大量时间。金融科技在信贷领域的逐步应用将会有效缩短审批流程,提升信贷发放效率。

第一,实现了信贷审批的线上化。采用线上审批,一是降低了信息流转成本和时间,可以让审批材料快速到达审批对象手中,并且在后期审查和调阅中进一步节省时间;二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线上办公,避免审批人员由于开会、出差等因素导致审批延误的情况;三是实现了信息和数据的共享,这对于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小微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了反复识别、重复识别的弊端。

第二,降低了信贷投放目标筛选的时间成本。大型企业信息披露比较透明,资产规模大、资质较好、信贷投放量大,向大型企业进行信贷投放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但是小微企业恰好相反,企业数量众多,经营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从中寻找优质标的犹如“浪里淘沙”,筛选的时间成本非常高。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通过大数据信息对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并通过压力测试测算违约的可能性,过滤掉不符合信贷投放资质的企业,降低经营主体筛选的时间成本。

第三,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偏好水平和不良容忍度较低,再加上层层授权的管理模式,导致审批流程过长,不断降低可能投放的概率。其中任何一个审批人持有负面意见都会影响最后的信贷投放。这种业务流程,虽然可以实现相互验证、相互复核、责任共担、风险分散的目的,但没有从根本上把握风险分析和定价的本质,依靠的是“人海战术”。在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流程的产生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但却拉长了信贷审批链条,也增加了小微企业信贷的难度。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在现有流程基础上不断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手段创新风险评估方式。例如,邮储银行打造的信贷工厂模式,通过建立客户数据库,运用交叉核验、风险评分模型智能化分析客户信息,从前期接触客户到授信审查审批、从贷款发放到贷后维护及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标准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控制风险,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的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提升了信贷审批效率。

有助于降低违约风险

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上缺乏动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小微企业不良率较高、存活率较低。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持续推动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核心在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同时保障商业银行的收益,并控制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金融科技的出现可以处理海量数据,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评模型。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模型具有自动化处理的能力,可以在降低小微企业不良率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金融科技可以建立客户风险画像。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千差万别,受到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传统信贷主要通过调研、走访、调阅财务报表等方式进行信用风险分析。因此,商业银行只能覆盖部分经营状况较好、业务发展模式相对成熟的小微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大量的小微企业是被排斥在银行信贷投放视线范围之外的。金融科技的运用将提升商业银行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在股权关系、财务报表等传统信贷可获取的有限指标外,通过更全面详细的指标和维度,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情况和违约概率进行刻画,建立完善的客户画像系统。由此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范围,让金融资源覆盖更多的小微企业客户。

第二,能实现对风险的动态监控。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上存在路径依赖,即以信贷主体过去的信用情况去推断未来还款意愿和能力。但“过去的记录”本身并不一定能有效反映“未来的偿付”,这就导致了信用“无以为信”的悖论。因此,加强对信贷主体的贷后管理和动态监管就显得至关重要。商业银行传统的贷后管理往往采取的是信贷经理现场走访、调研等方式,对于信贷主体的动态经营情况等信息掌握比较有限。而金融科技以其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力颠覆了以往的风险监控模式,可以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提升贷后监控的频率和覆盖范围。一旦企业经营发生问题,还能通过预警系统等及时上报信贷机构,提升贷后管理效率和质量。

第三,提高了恶意违约的成本。相较于金融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而言,我国信用环境亟待提高。这就导致部分小微企业存在恶意违约、恶意逃废债的情况,不仅给商业银行造成了资金损失,更损害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同时也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问题,损害了其他小微企业的利益。部分企业之所以愿意冒着违约风险而恶意逃废债务,主要是因为违约成本较低。金融科技的发展将充分发挥信息这一核心要素在信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数据收集、信息共享等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既对恶意违约和逃废债的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又不断完善了信用环境,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意愿,提高小微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可能性。

作者:卜振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