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旷视科技注册中止,数据安全问题成焦点

来源:红星新闻 发布时间: 2022-05-10 14:47:56 编辑:夕歌

导读:2022年3月31日,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在提交注册半年后,因财务资料过期而中止注册,至今仍未恢复。对证监会下发的注册阶段第二轮问询,旷视科技也没有回复。

对于大部分IPO企业来说,首发过会并提交注册,就意味着上市之日即将到来。

但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2年3月31日,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在提交注册半年后,因财务资料过期而中止注册,至今仍未恢复。对证监会下发的注册阶段第二轮问询,旷视科技也没有回复。

在两轮问询中,此前赴港上市招股书中的数据差异、数据安全合规问题、与蚂蚁集团的合作及股权关系成为焦点。

首发过会半年后

旷视科技IPO注册中止

旷视科技通过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系统产品,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与商汤科技(00020.HK)、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一同被称为“AI四小龙”。

2019年,旷视科技谋求港股上市未果,转战上交所科创板。2021年9月9日,旷视科技科创板IPO过会,同年9月30日提交注册。

对于大部分IPO公司来说,提交注册后,上市的日子就不远了。以云从科技为例,2021年7月20日科创板过会,8月4日提交注册;2022年4月6日注册生效。

然而旷视科技却按下了“休止符”,2022年3月31日,由于旷视科技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其发行注册程序中止。

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最广为人知的技术是“人脸识别”,其消费物联网业务中的“身份验证”“虚拟试妆”;城市物联网业务中的“人工智能摄像头”“智慧建筑管理”等,均与人脸识别相关。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旷视科技的人脸识别从技术走向商业落地,与阿里巴巴提供的扫脸支付应用场景密不可分。2015年,马云通过“刷脸支付”在德国电子展开幕式上刷脸买邮票,这套系统是由蚂蚁和旷视科技Face++合作研发。

此外,阿里还是旷视科技最大的股东。招股书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API(持股15.8%)受蚂蚁集团控制,第二大股东Taobao China(持股14.33%)则受阿里巴巴集团控制。

注册阶段两轮询问

数据合规性成焦点

旷视科技IPO注册中止,或与证监会对其注册阶段的两轮问询有关。

2021年10月28日,旷视科技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发行注册环节反馈意见落实函》,围绕公司获取、处理及使用数据的合法性,大股东是或否参与公司经营,两次IPO数据调整等8个问题进行了问询。

2个月后,2021年12月27日,证监会公布了旷视科技注册阶段第一轮问询的回复内容。

旷视科技表示,公司获取、处理、使用数据的环节,已制定一系列合规控制措施,符合相关法规对于数据获取、数据安全管理、数据使用的相关规定。API及Taobao China两家股东未实际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未实际控制公司。

事实上,旷视科技与阿里的关系,以及数据安全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2020年9月,旷视科技的A轮融资方、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发言称,“我们早期帮助他们(旷视科技)寻找了合作伙伴,包括美图、蚂蚁金服,让他们拿到了大量人脸数据……”

该言论引发巨大争议,围绕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讨论沸沸扬扬。尽管蚂蚁集团与旷视科技都火速回应了此事,李开复也将自己说过的话归结于“口误”,但很多网友仍然认为李开复是“不小心说了实话”。

网友没有被说服,证监会也没有被说服。

2021年12月29日,证监会下发了对旷视科技注册阶段的第二轮问询,这在IPO公司中并不常见。

第二轮问询围绕3个问题展开:①两次IPO财务数据差异;②股份支付费用;③与蚂蚁集团、客户D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使用蚂蚁集团、客户D数据的合规性。

然而截至2022年5月5日,证监会仍未公布旷视科技的回复。

卖摄像头

才是旷视科技最大的生意

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公司营收分别为8.54亿元、12.60亿元、13.91亿元、6.7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8.00亿元、66.43亿元、33.26亿元、18.65亿元;扣非后的净亏损分别为5.65亿元、12.49亿元、15.47亿元、9.40亿元。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分别为62.23%、42.55%、33.11%、34.45%。

分析招股书可以发现,旷视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主要因为公司核心业务城市物联网毛利率下滑明显。

报告期内,城市物联网业务营收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63.56%上升至72.06%。

与此同时,城市物联网业务的毛利率从2018年的57.1%,下滑至2020年的26.13%,2021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20.96%。

另一方面,公司消费物联网业务毛利率最高,常年超过80%;但该业务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却从2018年的31%下滑至22%。

可见,城市物联网业务是旷视科技的支柱业务。然而,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城市物联网业务收入中,占比最高的却是硬件收入。在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中硬件收入的比例已经高达73.25%。

招股书称,公司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通常以软硬件结合的形式交付,其中底层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软件由公司自主研发提供;服务器、摄像头等硬件载体通过采购第三方产品或由ODM/OEM厂商代工生产。

换而言之,尽管旷视科技招股书中不断提及“AI定义硬件”,但实际上卖摄像头和服务器才是旷视科技最主要的生意。

也正是由于旷视科技本身不生产摄像头,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支付高额硬件成本,进一步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软硬件及ODM/OEM产品分别为6.24亿元、14.72亿元、10.94亿元、4.09亿元。

同期,硬件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56.58%、74.01%、73.29%、78.08%。

卖摄像头的利润被削,AI算法又因数据安全被再三质疑,旷视科技距离上市还有多少坎坷,红星资本局将持续关注。

记者 俞瑶 陶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