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多家公司闯关失败 IPO也须“打假”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 2022-09-29 14:44:57 编辑:夕歌

导读:据统计,截至9月27日,2022年以来共有23家企业IPO被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 4%。持续经营能力、关联交易以及内控问题等成为众多企业折戟的根本原因,其中,业绩真实性存疑无疑更受关注。笔者以为,针对被否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开展IPO打假很有必要。

文/曹中铭

据统计,截至9月27日,2022年以来共有23家企业IPO被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4%。持续经营能力、关联交易以及内控问题等成为众多企业折戟的根本原因,其中,业绩真实性存疑无疑更受关注。笔者以为,针对被否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开展IPO打假很有必要。

被否的23家企业中,创业板占据14家,占比60.87%;沪深主板为8家,占比34.78%;值得注意的是,未有欲挂牌科创板的企业现身其中,而北交所则首现被否企业。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是,注册制下被否企业数量为15家,占比65.21%。

从被否企业涉及的券商看,尽管以中小券商为主,但像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这样的头部券商也位列其中。从券商涉及项目看,国信证券担任3家企业的主承销商,数量最多;东兴证券、民生证券、西部证券、中天国富等均担任2家企业的主承销商,位居第二梯队。

自科创板、创业板先后试点注册制以来,由于这两大板块实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不仅排队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与原来相比,IPO过会率也处于高位。像2020年IPO过会率高达95.43%,2021年虽有所回落,但也达到88.20%。其中,科创板、创业板过会率往往更受关注。比如2021年科创板过会率为85.59%,而创业板则高达94.23%。也正是由于创业板过会率高企,导致欲在创业板挂牌的企业趋之若鹜,进而导致其被否企业数量较多。

一家企业上会被否,这在当前的IPO中已属于常态,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问题在于,某些企业被否的原因,并非不符合板块定位,或业绩成长性不足,而是由于业绩真实性存疑。业绩真实性存疑,说明其业绩存在“水分”,或业绩存在造假的可能。

欺诈发行与造假上市,市场其实并不陌生。像云南绿大地、万福生科、欣泰电气等都属于造假上市的典型案例,发行人通过粉饰业绩的方式实施财务造假,进而达到跻身于资本市场的目的,但背后的危害性却是巨大的。不仅投资者利益受损,市场诚信因之打折,也会严重打击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对于粉饰业绩、财务造假上市的行为,市场要坚决说“不”。

被否的23家企业中,超过10家企业曾被问及业绩真实性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占比其实并不低。比如青蛙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被问询的主要问题中,便提到其相关收入的真实性及合理性;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交易真实性遭到质疑;北农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洲渔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也被问及业绩真实性问题。北交所首家IPO被否企业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被关注到业绩真实性问题。这些公司被否,业绩真实性存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既然业绩真实性遭到质疑,上会被否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针对IPO过程中多次出现上会企业业绩遭质疑的现象,笔者以为开展IPO打假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对财务数据进行打假。某些企业为达到上市目的,常常在财务数据上做文章,对财务数据进行包装与粉饰,让一家业绩不俗且极具成长性的企业呈现在市场面前,意图蒙混过关。笔者以为,财务数据打假应成为IPO打假的重点。

另一方面,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进行打假。某些IPO企业的信息披露犹如“挤牙膏”,奉行监管部门不问询就不披露的原则,其信息披露是靠一点一点“挤”出来的。注册制以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为核心,“挤牙膏”式的披露不仅有违信披的相关要求,也更多地占用了监管资源,增加了监管成本,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新股IPO涉及各方的利益,符合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无可厚非,但发行人如果存在虚假披露、不披露相关信息或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等状况,无形中都涉嫌造假上市,也为市场所不容。

笔者以为,对于业绩真实性存疑的拟上市企业,建议开展现场检查活动。一旦发现存在财务造假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发行人、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以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的同时,也应将其拉入上市企业“黑名单”中,并让该企业与资本市场永远“绝缘”。采取如此措施,既对违规者进行了惩罚,也会在市场上产生威慑作用与警示效应。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标签:IPO 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