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科创版 > 正文

康希诺生物将成为科创板首个成功“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 2022-03-28 15:45:25 编辑:夕歌

导读:报告显示,康希诺生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净利润19 14亿元,首次实现盈利。公司A股股票简称将于2022年3月29日取消特别标识U,由“康希诺-U”变更为“康希诺”,将成为科创板首个成功“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于3月28日披露2021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康希诺生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净利润19.14亿元,首次实现盈利。公司A股股票简称将于2022年3月29日取消特别标识U,由“康希诺-U”变更为“康希诺”,将成为科创板首个成功“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2021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9.05亿元,同比增长111.14%。同时,康希诺生物宣告了现金分红方案,拟向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98亿元(含税)。

康希诺生物是一家立足中国,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预防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解决方案的、专业从事高质量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高科技生物制品企业。于2019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上市,于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开板以来首只“A+H”疫苗股。

康希诺生物表示,2021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随着公司新冠疫苗、流脑疫苗的商业化,从生物科技公司向生物医药公司不断迈进,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同时,康希诺生物迎来了在港股上市三周年,实现了从研发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向生物医药公司成长与转变。

报告指出,自2018年起,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布局mRNA合成和递送技术,并进行专利、工艺、mRNA序列设计等多方面储备。自2019年1月,公司陆续申请了多项关于mRNA疫苗设计和新型递送系统设计的专利,其中1项已获得授权。目前,公司已启动基于mRNA平台技术的相关疫苗管线的研发。mRNA应用领域广泛,该技术平台的建立,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1年,康希诺生物采用第三代疫苗技术研发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获得国内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或附条件上市批准。该款新冠疫苗接种一针即可激发显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供双重保护。此外,克威莎还具有在2℃-8℃长期稳定储运的特点,大幅降低了接种点的管理成本,减轻医疗资源紧缺或交通欠发达地区的负担,为偏远地区的居民等提供便利,助力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接种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等脆弱易感人群,能提供更强的免疫保护。

此外,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创新型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2021年3月公司获得该产品的临床批件,现已完成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

公司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MCV2)美奈喜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MCV4)曼海欣于2021年6月、12月分别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注册证书》。MCV4为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其上市缩小了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缺乏高端疫苗的空白。

2021年4月,公司PCV13i疫苗正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公司的PCV13i采用多糖抗原与蛋白载体共价结合的方式,多糖抗原连接载体蛋白后,多糖可以转化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不仅可以在2岁以下婴幼儿体内诱导出很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还可以产生记忆性B细胞,产生免疫记忆。同时,公司采用双载体技术,可减少与其他疫苗共注射时对免疫原性造成的免疫抑制。在生产工艺上,公司采用了更加安全的生产工艺,发酵培养基采用无动物来源培养基,降低了动物源生物因子造成的风险,且避免了传统纯化工艺采用苯酚方法带来的毒性残留。

公司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在产业化方面,公司与三维生物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签订了合资合同,建立了上药康希诺,旨在建设疫苗生产基地,增强公司产业化能力。2021年,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在海外陆续获得多国的紧急使用批准,公司在向海外销售新冠疫苗的同时,还向墨西哥、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进行新冠疫苗成品生产的技术转移,帮助其建起本国新冠疫苗生产能力,起到国际化发展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