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精品化年轻化赋能葡萄酒品牌建设

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时间: 2023-08-07 10:24:02 编辑:诚富

导读: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国产葡萄酒6月份产量数据,自此,今年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产量数据出炉。

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产量同比下滑16.5%,但自3月份起,下滑幅度明显收窄,5、6月份与上一年同比持平,呈现了少有的止跌态势。专家表示,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近些年均面临着消费需求下滑的问题,但随着葡萄酒消费人群的变化,国内葡萄酒品牌呈现出精品化、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未来,葡萄酒产业将迎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回升。

葡萄酒产量下滑幅度收窄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葡萄酒进口量为10.15万千升,同比下降31.2%;进口额为31.59亿元,同比下降16.6%。2022年葡萄酒进口量34万千升,同比下降21%;进口额96亿元,同比下降12.5% 。

智利葡萄酒协会数据显示,智利葡萄酒今年1—4月出口量连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下降20.5%,出口额下降21.4%。其中,日韩等亚洲市场跌幅量额均超35%,对中国出口量跌幅为39%,出口总额下降34%。

而从国产酒来看,今年1—4月,我国葡萄酒累计产量为4.1万千升,下降26.8%;近6年来1—4月我国葡萄酒产量在2018 年达到最高,此后延续下降趋势。

有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葡萄酒产量预计将达到30.8万吨,同比增长3.3%。今年中国葡萄酒总体消费量也将达到54.5万吨,同比增长3.6%。

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是一次性计划全年投产量,中途较少进行大范围调整。而进口量则是根据当时市场情况和对未来的市场预判进行规划,相对而言,国产葡萄酒产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龙亭酒庄市场负责人郭月同样表示,国产葡萄酒产量与年份及天气状况相关,受外部市场影响不大。美贺庄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葡萄酒产量按计划生产,根据葡萄产量酿酒,产量不会受到市场影响。

一位进口酒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受整个终端市场疲软的影响,进口酒需求下降,同时叠加汇率高等因素,影响了进口商的意愿和未来需求。而国产葡萄酒市场虽然面临同样的消费环境,但没有汇率这一因素影响,市场情况不会很快上传影响生产端。

葡萄酒迎来全新机遇

专家表示,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市场近些年均面临着消费需求下滑的问题。叠加宏观经济的疲软,政商务消费的骤减,葡萄酒市场终端流通速度明显放缓。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相关负责人认为,2023年,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政策利好日益明显,产区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宁夏、新疆和山东等各大产区地方政府已经加大对葡萄酒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政府的引领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国葡萄酒”IP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葡萄酒的产业自信、文化自信和品质自信稳步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将迎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回升。

中国进口葡萄酒联盟秘书长宋继表示,随着葡萄酒专业饮用人群的增多,国内葡萄酒品牌呈现出精品化的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同样证实:“进口葡萄酒市场存在大众消费价格段上移的情况,相比以前,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消费量减少,本着喝得少、喝得好的理念,消费单价会比以往有所提升。”

近些年,一些头部电商平台和品牌也开始介入国产精品葡萄酒运营,甚至开始向上游供应链发展。从直接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到建造葡萄酒酒庄,国产精品葡萄酒的渠道销售路径也在发生变革。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国产精品葡萄酒产业在崛起,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在逐渐转变认知,加入国产精品葡萄酒运营行列。多方布局国产精品葡萄酒产业,导致国产葡萄酒销售均价逐渐提升。

“年轻人是未来的消费主力,中国葡萄酒企业要重视培养年轻消费群体,让中国葡萄酒文化的种子在年轻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年轻一代拥有中国葡萄酒的文化自信。”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泽认为,要用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中国葡萄酒独特风格,让消费者在品尝国产葡萄酒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数据也反映了消费者年轻化特点。盒马(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任媛介绍,从盒马销售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国产葡萄酒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倍以上。从消费客群来看,女性消费者占比超过六成,并呈现客群年轻化的特点。

业内人士提出,中国葡萄酒品牌要凸显出趣味化、视觉化、故事化、个性化和群体化,要与年轻消费者形成价值观上的认同感,这样才能俘获年轻人的心。同时,葡萄酒产业内人士要有跨界思维,走出圈层,在不同行业输出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葡萄酒。

宁夏图兰朵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子丰认为,葡萄酒+文旅的载体已不再局限于酒庄这一种形式,以葡萄酒为媒介,打造旅游景区酒店,向世界展示东方的葡萄酒文化和星级服务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表示,葡萄酒品牌要挖掘文化内涵,赋能品牌建设。做足“葡萄酒+”的文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味、中国品质的葡萄酒产业文化符号,并进一步做优产品特色、做大产区品牌、做强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