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中国市场对外资仍保持较强吸引力

来源: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23-09-21 11:59:18 编辑:诚富

导读:近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8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71.7亿元,同比下降5.1%。新设企业在增长,但实际使用外资在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我国吸引外资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中国市场对外资仍保持较强吸引力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开区的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一期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生产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持续优化引资结构

“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阶段性波动是正常的。我们既要看规模,也要看结构,既要看当下,也要看长远。”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实际使用外资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全球跨国投资乏力,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大,造成增速下行。

从行业看,今年前8个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99.5亿元,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9.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39.7%、25.6%。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7.1%。

从来源地看,英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荷兰、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32.6%、111.2%、105.6%、59.2%、25.3%和20.8%(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上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吸收外资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专家表示,今年利用外资或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吸引高质量外资。目前制造业领域开放已经非常深入,接下来现代服务领域的开放将成为重点。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商务部公布外资外贸数据的前一天,全国稳外贸稳外资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对下一阶段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作出安排。

会议指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多措并举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着力抓好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十项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商务系统要狠抓政策落实、服务保障、宣传培训、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意见聚焦外资企业的突出关切,推出了新一批24条针对性政策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面对风险挑战,外贸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外贸政策不断加力提效,堵点难点加快疏通;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持续贡献出口增量。

另外,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8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已出现边际向好趋势,出口值降幅较7月收窄7个百分点。何亚东表示,看待外贸形势,既要看当前的“形”,也要看长远的“势”;既要看规模的“稳”,也要看结构的“优”。针对市场和企业关注问题,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贸易政策的工具箱,包括出台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专项政策,出台促进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等。

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

近期,中央和地方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覆盖广泛、定位精准、亮点颇多,并且已初获成效:近期陆续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PMI、CPI、进出口、信贷和社融等多项指标呈现改善态势。

专家对此表示,我国近期提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稳外资政策措施,带来了广泛的投资机遇,将更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进来。

据悉,商务部在今年投洽会召开期间发布《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3》《中国外商投资指引(2023版)》《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3》三份权威报告,详细介绍中国吸收外资情况,深入阐述中国引资优势。

专家表示,中国保持了灵活的宏观经济框架,能够适应并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动态条件,同时为任何宏观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提供缓冲。同时,中国将受益于一批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的新兴行业,包括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

分析人士指出, 我国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方面的积极举措实效渐显,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外商投资力度持续增强。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商投资,如不断完善的外商投资法规、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提供更优投资环境等。

专家认为,从未来趋势看,我国重点行业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政策红利释放,带来了广泛的投资机遇,势必会激励外资企业持续加大对华投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高级生产要素来驱动经济增长。通过与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可以引进更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技术,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外资的参与还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推动本土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动力,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