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稳居世界第一,A股养殖企业竞争优势持续加固!

来源:市场资讯 发布时间:2023-10-30 13:21:10 编辑:诚富

导读:近日发布的《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A股市场上,水产养殖产业链公司相关业务加码推进,公司竞争优势持续加强。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稳居世界第一,A股养殖企业竞争优势持续加固!

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居世界第一

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理念、原则立场、政策主张和履约成效,分享中国远洋渔业管理经验,促进远洋渔业国际合作与交流。该白皮书指出,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国。

白皮书显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2022》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2.14亿吨,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水产养殖产量达1.226亿吨,在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中的比重达57.29%。

其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202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6549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5224万吨,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80%。中国也是世界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全球的水产养殖产品约40%来自中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从出口额看,前三位出口国家为中国、挪威、越南,三国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25%。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国出口水产品374.74万吨,出口额占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2%,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欧盟、东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我国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约6866万吨,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2022年,中国拥有经批准的远洋渔业企业177家,远洋作业渔船2551艘(其中公海作业渔船1498艘),作业区域分布于太平洋(3.750, 0.03, 0.81%)、印度洋、大西洋(3.780, -0.02, -0.53%)公海和南极海域,以及相关合作国家管辖海域,年产量232.8万吨。

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方面,我国实施公海自主休渔、加强兼捕物种保护和管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养护、加大资源养护和国际履约支持力度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渔业资源养护,推进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国积极推进远洋渔船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远洋渔业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开展远洋渔业北斗智能监控应用系统研发。推进远洋渔船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和测试工作,参与制定远洋渔船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标准规范,逐步开展重点鱼种或区域作业渔船推广试验。

A股水产养殖公司业务加码推进,竞争优势持续加强

A股市场上,水产养殖板块及产业链多家公司加码渔业养殖领域的业务。  

江龙船艇(13.540, 0.12, 0.89%)(300589.SZ)2023年10月25日披露,子公司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龙船艇)与珠海九洲海洋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珠海九洲深远海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建造合同》,合同金额2.51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6.85%。江龙船艇表示,该合同成功实施预计将对公司未来1-2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若项目顺利实施,将为澳龙船艇产品专业化、大型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建设海洋牧场、发展海洋经济贡献力量。

通过实施重组,中水渔业(8.580, 0.15, 1.78%)(000798.SZ)将主营业务从单一的金枪鱼远洋捕捞拓展至远洋捕捞、食品加工、渔业服务等,涵盖渔业的一体化产业链,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龙头上市公司。公司的远洋捕捞船队扩大至186艘,对远洋渔业稀缺资源的掌控能力大幅提升。

为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步伐,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中水渔业2023年8月29日披露,公司拟在深圳成立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有限公司,从事金枪鱼等高端水产品线上交易和拍卖业务等。中水渔业称,通过打造以金枪鱼为主的高端水产品产业+数字化平台,有助于推动公司高端水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升级,逐步将新公司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高端水产品交易、结算和定价中心。同时,该全资子公司的成立将助力深圳更好落实相关远洋渔业政策,实现创新型现代渔业之都的发展目标。

天马科技(17.300, 1.57, 9.98%)(603668.SH)2023年3月13日公告披露,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通过收购股权、收购资产及自建等形式进一步提升鳗鱼养殖产能,预计新增养殖基地投产后将增加年产能超5000吨。天马科技表示,公司不断夯实鳗鱼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地位,进一步加快八大渔业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推动两大万亩产业基地、十大食品基地建设,推进鳗鲡数字化、智能化全产业链布局,着力打造“养殖规模最大、智慧水平最高、生态效益最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鳗鱼)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开创国际(9.670, 0.52, 5.68%)(600097.SH)主要从事远洋渔业捕捞、水产品加工销售及相关贸易。公司船队主要在中西太平洋、南极及北太平洋等海域进行渔捞生产和海产品运输。通过非公开发行收购和新建的项目,开创国际业务延伸至产业链下游的海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务,预期与各募投项目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好当家(2.370, 0.01, 0.42%)(600467.SH)在山东荣成、海南东方、广西防城港拥有3家渔业公司和1家远洋渔业公司,共有远洋鱿鱼钓船8条、拖网渔船16条、灯光罩网渔船20条、运输船1条。好当家披露,2022年全国鲜海参总产量2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200多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海参育苗、养殖、加工、销售,集产供销一体化的优势,全链条品质可控。公司将继续深耕山东省及华北市场,稳步布局全国市场,加大公司海参在电子商务、新媒体、直播平台的推广力度。

百洋股份(6.200, 0.08, 1.31%)(002696.SZ)旗下控股子公司日昇海洋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毛里塔尼亚努瓦迪布自贸区有建成并投产大型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广西祥和顺远洋捕捞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大型远洋船队在毛里塔尼亚海域进行捕捞生产。公司的远洋渔业项目为毛塔提供就业岗位超过600个,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外,佛山照明(7.920, -0.31, -3.77%)(000541.SZ)的海洋照明业务重点从集鱼照明、养殖照明、深海照明三个方面发力。集鱼照明方面,公司目前在山东等五个沿海省份完成了销售渠道铺设,并完成了一批近海、远洋渔船的灯光改造,相关业务持续拓展中。养殖照明方面,公司在全国布局了41个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增产增收效果良好,正在全国进行推广。深海照明方面,依托与中科院深海所的合作,推出的深海照明中小功率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大功率产品填补了国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