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融资 > 正文

华匠医学完成数千万融资,致力于研发“用得起”的机器人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发布时间: 2023-07-14 11:03:18 编辑:夕歌

导读:近日,杭州华匠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浙报集团、杭开集团等。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强研发团队的建设,提升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落地,以及拓展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近日,杭州华匠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浙报集团、杭开集团等。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强研发团队的建设,提升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落地,以及拓展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自成立伊始,华匠医学机器人一直秉承“用得起”的理念,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华匠医学机器人首席医学科学家张大宏曾表示:公司追求普惠、实用的设计理念,致力于从底层架构开始自主研发包括单孔、多孔以及不同应用需求的各种类型仿生手术腔镜和器械、眼镜蛇(仿生)全景视野成像系统、床旁及远程操作系统等在内的仿生结构腔镜手术机器人。

在开发高度具备腔镜手术机器人必要性能产品的同时,华匠医学机器人进一步优化思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以模块化的思路将手术机器人主要零部件转化为解决临床痛点的独立辅助产品。

手术机器人在过去四十年时间里有着突破式进展。1980年代,人类通过改装工业机器人,最早把机器人运用到人体手术的领域。上世纪九十年代,Probot和 Robodoc相继使用机器人开始临床手术,到1999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直觉外科公司推出最具代表性的医疗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逐渐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布局。

2010年后,全球手术陆续进入机器人时代,众多国产机器人项目开始陆续进入临床,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天智航公司自主研发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获得首个国产机器人 NMPA 注册许可证。2015年后,国内各科室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进入百花齐放的状态,行业发展愈发蓬勃,手术机器人更加走向专业化趋势。

中国人口情形带动手术机器人应用需求快速增加。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加大居民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导致入院手术人次进而攀升,2020年60岁以上人口 比高达 18.70%。据观研天下预测2030年占比将高升至28.90%。同时,公立医院的住院手术人次由2015年3700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5500万人次,2020 年疫情恢复常态化之后手术人次有所下降,也高达4800万人次。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公立医院的人才储备及医疗器械等医用资源处于紧张阶段,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紧缺,还可以提高手术精度,提高医生的作业效率和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另外,国家多项政策助力,机器人辅助手术有望进一步普及。伴随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手术机器人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有望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