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联影医疗董事长:科创板包容性显著增强,创造更多可能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 2023-07-21 10:26:18 编辑:夕歌

导读:说起科创板制度改革,张强认为,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拓宽至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为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打开了上市的闸门,相信也将助推中国医疗设备厂家步入发展快车道。

“在过往十余年的发展中,联影医疗不断被上海这片沃土滋养。上交所科创板是‘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也是联影医疗进入资本市场的不二选择。”科创板开市四周年之际,联影医疗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作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在科创板上市,不仅刷新了2022年科创板IPO最高融资纪录,也是当年A股年内第二大IPO。自2021年12月31日上市申请获受理到2022年8月22日上市,联影医疗前后用时不到8个月。至今,张强仍对上交所在当时疫情影响下依然高效运转的状态印象深刻。

说起科创板制度改革,张强认为,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拓宽至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为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打开了上市的闸门,相信也将助推中国医疗设备厂家步入发展快车道。

以下是澎湃新闻与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的对话(略有删节):

澎湃新闻:科创板四周年,联影医疗上市近一年,联影医疗与科创板有怎样的渊源?筹备上市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张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球医药企业的重要集聚地。这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联影医疗茁壮成长的根基。在过往十余年的发展中,联影医疗不断被上海这片沃土滋养。

四年前,上交所正式设立科创板,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因此,上交所科创板是“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也是联影医疗进入资本市场的不二选择。

公司自2021年12月31日上市申请获受理开始,至2022年7月19日获得发行批文,历经两轮问询及一轮发行注册环节反馈意见落实函,到2022年8月22日上市用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这过程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比如上海2022年初疫情期间上交所依然高效运转,联影医疗的上会、询价等多个环节也得以顺利推进。

澎湃新闻:科创板即将迎来四周年,先后推出多个创新制度设计,对于联影医疗来说,哪些制度设计最有吸引力?对于科创板制度建设还有哪些建议?

张强:科创板结合科创企业特点构建了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支持买卖双方围绕企业内在价值表达估值看法,促进合理估值、审慎定价,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股估值定价之路。申报企业不用再局限于传统的市盈率、现金流贴现等估值方法,而是可以结合自身所处行业及实际生命周期阶段,采用多元化的估值方法进行估值,合理体现内在价值。

以联影医疗发行为例,彼时网下投资者报价区间为11.95元/股-175元/股,在剔除无效报价和最高报价后,“四数孰低值”为128.31元/股。公司和联席主承销商综合考虑合理投资价值、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等因素后,协商确定发行价格为109.88元/股,体现了公司内在价值。

此外,科创板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今年4月,华泰证券宣布对公司开展做市交易业务,这给公司带来的变化是积极的。一般而言,市场容易出现由于投资者“羊群效应”导致的股票价格过度反应。而做市商可凭借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长期来看,做市机制可以帮助公司估值趋向合理,同时还可为公司回购、股东增减持、股权激励计划等实施提供便利,间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科创板作为具有显著科创属性的市场,其本身的规则制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希望未来上交所可以多提供相关的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更加充分地理解法律法规,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也希望可以适当降低普通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门槛,让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其中,共享发展红利。

澎湃新闻:除了联影医疗,不少其他国产医疗设备厂家也选择了科创板。您认为,科创板对于整个国产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有怎样特别的意义?

张强:带有“高端制造”“硬科技”属性的医疗器械领域正成为加快实现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践行地,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拦路虎”。科创板正在为这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科创板通过持续改革,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显著增强。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拓宽至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为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打开了上市的闸门,相信也将助推中国医疗设备厂家步入发展快车道。

澎湃新闻:上市近一年,科创板上市对联影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强:科创板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后盾,便捷的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在研发上加大布局。自上市以来,联影医疗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在相关领域不断投入,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实现了各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8亿元,同比增长27.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6亿元,同比增长16.86%。

以联影医疗近期业务动态为例,公司在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自身业务及技术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公开摘牌方式参与艾普强增资项目,取得其增资后4.6875%的股权。艾普强的国产质子系统产品其在临床使用中,基于多模态图像引导治疗,也需要配置影像设备(CT、MRI、MI)。联影医疗全球临床产品分子诊断产品及MRI将和艾普强的质子放疗设备形成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有助于打破外资在放疗技术垄断,拓展公司在放疗领域的布局,加快质子治疗肿瘤这一先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

成为上市公司后,联影医疗更加注重提升自身能力,面对证监会发布的“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公司也将从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五个方面精进自身。

未来我们将继续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探索适应高效灵活运作的治理结构,完善平台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日常运营管理细则,健全更加科学有效的公司决策机制、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适应公司的高速成长,增强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全面竞争力。

澎湃新闻:可以看到,进口医疗器械厂商们在积极推进国产化、本土化。你如何评价进口厂商们在中国的布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本土医疗设备厂商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张强:事实上,国际友商在中国的供应链本土化很早就已开始,并有大量型号在中国生产,因此市场化的竞争在国内持续存在了很长时间。近年来,伴随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产品核心技术被逐步攻克,产品品质与口碑崛起,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已经逐步实现与国际品牌比肩并跑甚至领跑的目标。

联影医疗在创业之初,我们就将战略目标、产品设计等设定对标国际友商,进口友商的“中国制造”策略也反向促进了联影医疗不断提高自身要求,实现自我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为联影医疗走向海外、参与全球品牌竞争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实施绿色和智能改造升级等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进一步强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近期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也将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带来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联影医疗将继续致力于研发世界级领先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可及,也期待与各界携手,共同推动国产医疗装备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