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江小涓: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泛在的新动能”

来源: 新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23-11-18 11:03:33 编辑:夕歌

导读:“数据二十条”最终在数据处理上采取了既要开放共享,又要开发业务的并重态度,意在给未来留出讨论探索空间。

作者:江小涓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来源:清华大学CIDEG、网易财经智库)

江小涓: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泛在的新动能”

本文整理自江小涓于2023年11月9日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上的发言。

60s要点速读:

1、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泛在的新动能”,即自身体量较大,又能为各行各业赋能,其中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潜力最大。

2、数字经济一定要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和主要增长点。经济短期复苏和中长期发展都需要新的动能。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总体还是不错,但经济向上走的内在动能还是有所欠缺,中长期如何保持足够动能是很大挑战。

正文:

“数据二十条”最终在数据处理上采取了既要开放共享,又要开发业务的并重态度,意在给未来留出讨论探索空间。

所谓“数据二十条”是指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由发改委牵头起草研究,提出要在中国建立四项数据基础制度,分别是数据产权制度、流通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安全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中国数据基础制度构建“四梁八柱”,因此被称为“数据二十条”。

最终“数据二十条”确定的方案仍有不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当前强调的更多是“先用起来”。首先,数据产权问题十分复杂,确权、定价都有难度,最终定下的原则是不能回避对所有权问题的继续探讨,当前先强调使用权。

此外,在数据交易模式的选择上,场内交易更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等。但最终“数据二十条”采取了场内、场外并重的原则,“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还看不准。”

今年各地在政府支持下建立数据交易所,当前国内已成立47间,但目前数据交易还处于制度建设、规则设立的阶段,尚未放量,通过公共数据专区交易仍是主要方式。

针对政府部门数据等公共数据的使用,应当开放共享,还是开发成数据产品,当前还存在争议。“数据二十条”最终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既要开放共享,又要开发业务”的并重态度,意在给未来留出讨论探索空间。

当前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有七、八种模式在探索,但由于大部分都和政府部门有关,直接放出去还是担心安全问题,“有的在数据交易所,有的在某个数据相关的部委,有的就做一个新的国有企业,来处理域内的公共数据问题。”

最后,数据安全问题是底线,但也要在流动中去提升安全能力,数据不动,就不知道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跨境数据交易审批偏慢,数据规模、审批程序等环节仍有问题待解。大家总觉得政府审批太慢,但政府部门对相关审批也是“新手”,作为以安全为底线的责任部门,其谨慎可以想象。

跨境数据交易和吸引外资、企业“走出去”关联密切,因此该领域推进较快。9月28日,网信办发布《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对此前发布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数据出境规定进行细化。一般情况下,个人信息处理者需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有三种合规手续路径可选,一是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二是与境外接收方订立个人信息出境的标准合同,三是经专业机构进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

目前,三种评估途径中,安全评估、标准合同已经生效,保护认证方式是下一步方向。这个模式可以直接评估企业的数据交易合规能力,方式上的转变会(让审批)快很多。

在此强调数字经济一定要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和主要增长点。“经济短期复苏和中长期发展都需要新的动能。”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总体还是不错,但经济向上走的内在动能还是有所欠缺,中长期如何保持足够动能是很大挑战,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泛在的新动能”,即自身体量较大,又能为各行各业赋能,其中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潜力最大。

这种来自数字经济的动能可分为数字原生产业、数字次生产业。具体产业包括:第一,平台企业,随着商业模式、技术进步,未来依然有百亿级、千亿级的新业务拓展空间;第二,数据和智能软件以及应用模型的生产企业,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极大的其实我们还看不太准的”新的增长空间;第三,数据计算和传输相关基础设施及数字技术相关设备的产品制造,如基站、数据中心、云计算设施、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等;第四,数据生产商和交易商,随着“数据二十条”出台,拥有广大的成长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