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曲凤杰:“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思路及对策

来源:新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23-12-25 16:16:44 编辑:夕歌

导读:基于自身在发改委多年的金融研究经验,曲凤杰博士详细解读了“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成效,并围绕当前“一带一路”面临的核心问题——资金融通,全面阐释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为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思路。

11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第30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跨境金融 50 人论坛成员曲凤杰博士以“‘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思路及对策”为题发表演讲。基于自身在发改委多年的金融研究经验,曲凤杰博士详细解读了“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成效,并围绕当前“一带一路”面临的核心问题——资金融通,全面阐释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为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思路。曲凤杰博士所做的深入分析,为 “一带一路”研究提供了思辨性的启发和方向性的探索。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的主题是“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思路及对策。作为人大国际金融专业的校友,我长期在发改委这样的综合部门从事国际金融及对外经济研究工作,主持了“十四五”“一带一路”规划研究、中老、中柬等“一带一路”国别规划等。下面我从不同的视角(也许区别于金融部门的同仁),介绍“一带一路”金融支持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的主要方向。

01

“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独具特色

从资金来源方面看,我国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一带一路”建设最重要的资金投资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且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量较大,缺乏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在现有阶段下,传统模式下融资能力有限。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上为境内外企业、大型项目等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是“一带一路”融资的重要参与方,并且重要性逐渐增强。商业银行参与“一带一路”投融资的主要优势在于海外分支机构广泛。例如,浦发银行针对“一带一路”推出的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涵盖结算、投融资、并购、担保、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境外上市、境外发债、财务顾问等众多领域;中国银行发行包括人民币、美元、欧元、新加坡元4个币种,总额4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国际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是“一带一路”融资的重要参与方,其中亚投行、金砖银行等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开始崭露头角。近年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通过贷款、捐赠、股权投资和提供担保等多种形式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融资需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有102个成员国,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中国发起的丝路基金以及各类专项投资基金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丝路基金秉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商业性运作理念,即使在重大项目上也贯彻了风险原则,使得它的成绩斐然。截止2023年6月30日,丝路基金已经出资230亿美元,投资60多个项目,实现十年滚动投资收益率19.42%、现金分红率8%。

从项目融资机制创新方面看,以我国企业为主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及其投融资,也在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融资模式,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特征。其中一个显著趋势是从单纯的工程承包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变。这一转变的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国内的行业环境高度竞争,中国的总承包商实力过于强大,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其次,国际承包商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土耳其的承包商在西安、中东和北非市场上的强劲表现,给我国承包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带资兴建和投建营一体化成为了行业的重要走向。在“一带一路”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建营一体化策略已经催生了多种创新融资模式,如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包括产业基金融资、战略融资、定向增发)和直接融资等。此外,公私合营(PPP)模式已被视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策略。然而,沿线国家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使得PPP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众多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参与方之间公平地分配利益和风险。

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则和国际协调方面看, 近年来,我们已经发布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作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纲领性文件,提出鼓励各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出口信用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融资支持,继续利用政府间合作基金、对外援助基金等公共资金渠道。2019年,我国财政部充分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出台《“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鼓励中方金融机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机构自愿使用,以提高投融资决策科学性和债务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2018年11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伦敦金融城绿色金融倡议”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作为一套鼓励投资企业自愿参加和签署的行为准则,该原则从战略、运营和创新三个层面制定了七条原则性倡议。此外,中国财政部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拉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银行集团等8家机构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作为基础设施开发融资多边合作协调机制。

02

当前“一带一路”投融资体制机制面临六大挑战

首先,中方和外方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及风险分担机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在沿线国家提供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支持已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相当比例的项目由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出资甚至唯一出资。

第二,人民币国际流通性较弱对“一带一路”投融资形成严重制约。人民币国际流通性较弱导致“一带一路”项目资金存在货币错配问题。目前,“一带一路”项目大多还都是使用美元和当地货币,存在较大汇兑风险。

第三,美欧日等多方竞争压力凸显。目前,由于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走在最前面,发达国家担心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成为一个标准和规则制定的引领者,因此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来限制中国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例如,现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推进“蓝点网络”计划,以全球高质量基础设施的界定和认定为方向。这个计划被认为是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再比如,美国积极塑造“印太战略”概念,构建美、日、印、澳四国“基建朋友圈”,联手推出印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方案,强调通过加大对地区内具有战略要冲地位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向印太地区各国提供“一带一路”倡议之外的其他选项。2018年10月,美国宣布将创建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U.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每年将提供高达600亿美元的国际开发融资,用于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港口与供水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贷款。日本也在G20等多边框架下全面推行高质量基础设施的战略,提高亚洲官方发展援助(ODA)至25%,支持亚洲开发银行(ADB)提高贷款能力50%,扩张其发展融资影响力。

第四,“一带一路”项目普遍面临融资难。项目盈利普遍存在不确定性使得项目融资面临困难。为了规避权益受损的风险,产业基金一般倾向寻找当地战略合作伙伴作为领投方。但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债务风险普遍偏高,缺乏优秀领投方。产业基金容易面临“优质项目面临竞争,没有竞争的项目盈利性差”的两难境遇。由于项目缺乏明确的可持续盈利,国际金融机构普遍贷款意愿不强。国家开发银行等中资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也明显下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贷款业务收缩。

第五,风控机制不健全,海外资产安全无法保全。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巨大挑战,突出体现在对外部营商环境的不安全感和海外资产安全保全问题。目前,我们还缺乏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与仲裁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出现了多起债务违约事件。部分国家政权更迭或者获得了其他国际投资机构融资后,即使具备债务偿还能力,仍然要求与我国开展债务再谈判。由于我国在他国没有执法权,不能强制执行合同获取抵押物,因此即使以资源作为抵押品,仍然不能缓解债务违约风险。

第六,跨境支付安全受到威胁。我国跨境支付系统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面临着跨境资金非法流动和洗钱等风险。我们的统计体系迄今仍缺少全方位监测和预警功能,导致前瞻性不足,日常操作和事后监管均很难达到预防效果;相关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仍不充分,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仍不能实现完全有效对接。

03

跨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及国际协调的新趋势

现在跨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以多边开发银行、次地区银行和主权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中,多边开发银行主要有世界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集团和非洲开发银行四大地区性开发银行;次地区银行包括安第斯开发公司、加勒比开发银行、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东非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以及近年来新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金砖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主权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以日本协力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为代表。

不同国际机构对于基础设施投融资有自己的理念。比如,世界银行集团由五个机构组成,其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组成世界银行,另外还有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亚洲开发银行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成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宗旨是通过发展援助帮助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消除贫困,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在考虑加强民主、尊重人权、保护环境等因素下,帮助和支持东欧、中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砖银行主要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动员资源,作为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促进全球增长与发展。

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建设和运行一般遵循这样一个框架:第一,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合作框架和业务框架;第二,以项目生命周期的工作流程保障投资收益;第三,环境和社会框架逐步得到落实。类似地,世界银行项目的生命周期和贷款管理程序包括立项准备、论证评估、谈判、执行、监督和评估项目结果等阶段。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国际协调面临着四个新趋势。第一,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制度框架的制定。第二,推动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构建统一、规范的跨区域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则。第四,挖掘与打造优势项目,制定具有连续性和明确时间节点的投融资计划。

04

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

统筹完善“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有以下重点。一是要统筹各种金融机构的资源,丰富金融产品,加强金融合作,扩大金融开放,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二是按照项目类型,制定差异化的融资策略,如战略性项目由国家提供支持,纯商业性项目由商业金融机构支持,社会民生项目结合开发性支持、由商业性的金融支持,涉及国际合作的项目引入国际金融组织。三是打造多层次的投融资平台。四是健全国别风险评估长效机制,这方面我们已经专门构建了一些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东道国的政局稳定和我们双边国家的关系变化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借鉴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伙伴关系合作框架”,促进与共建国发展优先事项和计划保持战略一致,二是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构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则体系,探索建立高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四是建立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