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 头部券商投行、自营业务或齐头并进

来源:中国基金报 发布时间: 2023-01-16 09:34:28 编辑:夕歌

导读:证监会日前表示,将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将成为2023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头戏。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券商板块将直接获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近日,首批券商年报出炉。记者发现,去年证券行业整体营收与净利润均有所下滑,投行业务是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业务之一,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的“胜负手”。

证监会日前表示,将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将成为2023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头戏。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券商板块将直接获益。

注册制助力券商

增加投行业务收入

在全面注册制和估值修复的预期下,哪一类券商最受益呢?

西部证券非银首席罗钻辉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IPO发行家数预计将继续保持在高位;再融资业务也将逐渐恢复增长,存量上市公司客户数量多的券商预期将有竞争优势。

他同时认为,注册制改革对于投行业务增量贡献有限,主要是因为2019年到2021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均实现注册制之后,投行业务集中度提升明显。分业务看,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经纪收入、投行收入、资管收入、信用收入、自营收益CR5集中度分别为34.4%、51.9%、62.8%、45.1%和57.5%,与2015年相比,除经纪收入下滑1.5个百分点外,其他业务分别增加15.3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4.0个百分点、14.8个百分点。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战略研究负责人卫以诺认为,一方面,监管对于券商投行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北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相对主板市值较小,项目利润相对有限,为券商投行业务整体带来的业绩增幅可能较小,头部强者恒强的效应加剧。

国信证券非银行业分析师戴丹苗表示,注册制背景下,券商的承销职能随着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被大幅强化。未来投行业务的发展趋势分为三个方面:行业格局上,头部集中趋势将更加明显;服务方向上,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型;业务模式上,将逐渐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胡翔表示,预计未来券商投行业务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销售、研究、定价、风控能力出众的头部券商集中,而中小券商则亟待寻求差异化破局方式,或利用区位优势强化本地项目承揽。

做市、衍生品等业务

助券商自营更加平稳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23年市场或好转,这将有助于券商自营收益回升。在市场波动下,如何更加平稳地获取自营收益成为证券行业的重要课题。投资、投行联动,做市、衍生品等非方向性的业务成为不少券商发力的方向。

长江证券认为,自营业务的主要差异来自资产配置结构和收益率。事实上,去年部分头部券商的盈利并未受到显著冲击,主要是因为较高的固收和客需业务持仓占比,预计这部分头部券商的盈利韧性将有效提升整体盈利中枢。

卫以诺表示,目前来看,2023年A股权益市场的修复将给自营投资带来追逐超额收益的机遇,债市回调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做市标的扩容也是重要提升方向,更看好重资本业务投入较大、投资标的布局完善、团队建设较强的头部券商。

除了权益市场的修复给券商的自营投资带来超额收益之外,罗钻辉认为,券商自营投资向低风险、非方向、多元化转型趋势不变。场外衍生品业务风险偏中性,可较好平滑业绩波动,成为头部券商争相布局的重要业务,做市商机制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因此,相对看好头部券商机构的自营业务。

戴丹苗认为,做市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做市价差收益和交易所激励,在证券公司交易投资业务向非方向转型的背景下,发展做市业务有利于进一步熨平公司业绩波动,拓展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场外衍生品业务为券商提供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空间,对服务机构客户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