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三阳光”护航 创业板注册制“巨轮”阔步稳进

来源:中国财富网 发布时间:2023-08-24 14:35:05 编辑:夕歌

导读:三年前,创业板拉开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帷幕,建立阳光化发行上市审核机制。今年3月,创业板再次对上市审核机制进行重要革新,开展“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推出涉及审核、监管、服务等环节的20余项举措,提升审核质效,强化防范“围猎”行为。三年来,阳光化发行成果斐然。

三年前,创业板拉开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帷幕,建立阳光化发行上市审核机制。今年3月,创业板再次对上市审核机制进行重要革新,开展“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推出涉及审核、监管、服务等环节的20余项举措,提升审核质效,强化防范“围猎”行为。三年来,阳光化发行成果斐然。

——审核问询更精准、更高效。目前,创业板首发审核平均问询轮次由2022年初的2.7轮降至约2.1轮左右,首轮问询的平均问题数量由25个降至16个左右,问询时长由平均18天降至16天左右。

——信息披露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申报企业招股说明书平均页数已从改革初期的近600页降至380页左右,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冗余的问题显著改善。

“开门办审核”力度持续加大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深交所大力推进“开门办审核”,建立阳光化发行上市审核机制。今年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后,更强调“开门办审核”。深交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正门、关后门、堵偏门,为优质企业铺就一条通往资本市场的“阳光大道”。

为更好促进审核机构与市场主体形成信息平衡,深交所首创《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动态》,每月编发一期,并在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推出《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及时向市场传达注册制项目受理和审核情况、发行上市政策动态、审核常见问题解答与典型案例等重要信息,截至目前已编写36期。

“注册制下审核标准和程序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审核要求,提前做好准备。”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投行委主任刘乃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宁德时代定向增发项目为例,在项目筹备前期,保荐人梳理市场公开案例,结合审核关注重点,对募投项目的投资测算、产能消化等问题提前把控,更好地推进项目落地,同时保障了投资者利益。

以往,市场对审核机构存在一种固有印象,认为监管主体是神秘的、冷冰冰的。深交所“阳光审核工程”旨在破除这种神秘感,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审核的阳光和温度。

“应见尽见”则是破除神秘感的关键举措。试点注册制后,创业板建立并完善发行上市审核咨询沟通机制,依托电子化沟通预约平台,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可以便捷提交预约申请、跟进处理进度、查看预约结果。三年来,已累计接待各类沟通来访800余次,增强了审核透明度,通过“开正门、堵偏门、关后门”进一步降低了廉政风险。

“三阳光两促进”行动启动后,深交所深化“应见尽见”要求。一方面,简化沟通程序,拓展沟通方式,提高市场主体咨询沟通的便利度。另一方面,强化审核问询侧重点及关键点的沟通说明,对疑难复杂问题提高沟通层级,准确传递审核要求。今年以来,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已累计接待创业板在审企业来访沟通13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接待1家。

某从事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创业板在审企业正是“阳光审核”的受益者之一。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其所处的细分行业比较“小众”,当前没有对标的上市公司,担心交易所无法认同其业务模式。现场沟通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与审核小组就创业板定位、业务模式等事项深入交流,一问一答之中明显感受到审核小组“有备而来”,部分提问甚至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申报前的预沟通机制也进一步优化。创业板将板块定位问题纳入企业和中介机构咨询清单,鼓励申报前进行预沟通,并理顺预沟通操作流程,要求回复明确意见,切实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创业板完成137单预沟通,同比增长近3倍。

“在发行审核期间,给企业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预沟通机制。针对审核问题,深交所工作人员与公司及保荐人一直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曼恩斯特董事长唐雪姣表示。

传达透明“尺度”与服务“暖意”

除把好审核“入口关”外,深交所在“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中,系统推进“阳光监管”与“阳光服务”。一方面,将监管标准与尺度清晰地传递给市场;另一方面,做好服务,助力优质企业通过汲取资本市场养料,实现“拔节生长”。

现场督导是推进“阳光监管”的重要抓手。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深交所立规明矩,制定发布保荐业务现场督导指引,对督导适用范围、启动情形、督导方式等市场关注焦点进行了明确规定,杜绝“口袋政策”。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已实施129个督导项目。

同时,通过《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定期发布现场督导典型案例,以案为鉴,高亮督导警示灯。目前已发布9期共15个案例,就督导中发现的收入真实性、内控有效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推动督导过程规范、透明、可预期。

“深交所通过上市审核动态等刊物,定期发布现场督导典型案例,清晰传递了监管理念、标准和尺度。”安信证券副总裁廖笑非说。除了结合现场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中介机构及时改正,深交所还进一步将督导内容从项目检查延伸到机制提升,督导保荐机构有效防范业务系统性风险。

例如,针对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的投行文件申报内控风险,安信证券引入基于AI技术的智能文本比对系统。项目组发起文件申报流程后,由内控人员使用智能文本比对系统分析文件是否存在擅自改动的情况,在确认无实质差异后再由申报专职人员统一对外报送,形成严格的文件报送审核流程与机制。“这种严格的流程确保了申报文件与内部审核文件的一致性,有效保证申报文件的准确性。”廖笑非说。

在推进“阳光服务”方面,深交所通过建立阳光服务卡、回访机制等,推动改革成效向市场培育服务领域延伸,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服务意识强是多家受访企业对深交所的第一印象。“在受理环节,深交所即与属地监管局进行了积极有效沟通,使得属地监管机构更好理解公司业务,实现了如期顺利申报。”广立微有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深交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建立阳光服务卡机制。制作阳光服务手册,系统介绍深市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帮助市场主体及时了解全面注册制启动后的审核规则变化。此外,推出阳光服务卡、公开服务电话、监督电话等,方便市场主体获取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对服务人员的监督作用。

另一方面,以强化监督为抓手,建立服务回访制度。为及时监督纠正市场服务人员的不当行为,深交所每季度随机抽取30家企业纳入回访名单,由投资者服务部门对市场服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电话回访、现场回访,并由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回访情况,及时监督问责。

“两促进”提升审核质效

为保障“三阳光工程”落地见效,深交所按照注册制改革要求,以透明促优质,以透明促廉洁,制定并实施“审核质量效能双提升”工作方案。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审核质效双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深交所不断提升审核问询的重大性、针对性及有效性,行业问询占比明显提升,对技术创新性及核心竞争力的问询更加深入;问题结构更加优化,问询逻辑更加清晰。

目前,创业板首发审核平均问询轮次已由2022年初的2.7轮降至2.1轮左右,首轮问询的平均问题数量由25个降至16个左右,问询时长由平均18天降至16天左右。国产芯片设计软件开发企业华大九天,自受理至上市委审核通过用时仅72天;印制集成电路板设备企业大族数控,自受理至上市委审核通过用时仅104天。

在审核部门的精准问询下,创业板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风险因素更加精准,成长性、创新性的披露更加详实,财务分析更加深入、与业务结合更加密切。目前,申报企业招股书平均页数已从改革初期的近600页降至380页左右,招股书信息披露冗余的问题已显著改善。

注册制改革后,企业申报积极性大大增强,且呈现申报集中的突出特点,部分中介机构和企业对注册制和创业板定位理解不深不准确,存在“卡位”申报、“带病”申报情形。

“深交所严把上市企业入口质量关,综合施策提高审核质效,着力压降排队企业数量;同时,着力强化对板块定位、行业政策、发行上市条件的审核把关,坚决出清问题企业,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