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上海首家跻身“万亿俱乐部”企业:甩开上汽集团,年入10877亿元

来源:新潮商评论 发布时间:2023-09-14 10:07:22 编辑:夕歌

导读:9月12日,“2023上海企业100强”正式出炉。今年榜单入围门槛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3.4亿元,较上年提高15亿元;100家企业总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接近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58%;电商、黑色冶金、集成电路、海运、建筑等行业增幅较高。

9月12日,“2023上海企业100强”正式出炉。今年榜单入围门槛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3.4亿元,较上年提高15亿元;100家企业总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接近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58%;电商、黑色冶金、集成电路、海运、建筑等行业增幅较高。

有49家企业净利润实现上涨,电商、海运、集成电路等行业的企业增速较快,合计实现净利润4031.9亿元,同比增长31.48%;有51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合计实现净利润1889.9亿元,主要来自航空运输、房地产、黑色冶金和汽车等行业。

从产业分布看,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有55家;制造业、建筑业分别有35家、10家。从企业注册地(区)来看,浦东拥有最多的上榜企业,达36家;黄浦以10家紧随其后;宝山、静安、闵行各有7家,嘉定、普陀、徐汇各有5家,虹口、青浦、长宁各有4家,杨浦、金山、崇明分别上榜3、2、1家。

有23家企业跻身“千亿俱乐部”,比去年多了1家。TOP10营业收入达到54385.1万元,同比增长4.24%,跑赢大盘。排在六至十位的依次是太平洋保险、绿地集团、中建八局、浦发银行、苏商建设集团。

苏商集团挤下建工集团跻身前十。公开资料显示:这家纯民营建筑业施工企业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管理为核心产业,集市政、房建、土石方、桩基、园林绿化、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照明等多项资质于一体。

这是严介和创办国内最大的城市运营商太平洋建设集团之后,在上海打造的又一家世界500强(2023年排在第313位)。集团始参与了全国30多个省区、1000多个城市、3000多个园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包括沪宁、沪珠、京沪、京港、连霍等高速公路,以及江阴长江大桥、南京地铁、兰州新区、兰州新城、贵安新区、海南美安科技新城等多项重点工程建设。

上海万科去年营业收入达到4704.46亿元,上升2个名次排在榜单第五,并连续第六年蝉联“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第一。今年上半年,这家万科全资子公司分别以底价37.83亿元竞得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地块,以75.49亿元总价摇中闵行区梅陇社区地块。根据规划,将分别落地“映象系”和“拾系”产品。

交行前进1位排名第四。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始建于1908年。通过线上服务渠道以及境内2800余家网点、境外23家分(子)行及代表处,为257万公司客户和1.94亿零售客户提供服务。

中远海运同样上升1个位次,跻身前三,同时排在2023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榜首。这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于2016年2月18日重组成立的,以航运、港口、物流等为基础和核心产业,以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为赋能和增值产业。

截至2023年6月底,集团在全球投资码头56个,集装箱码头49个;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世界第一,达1.32 亿TEU(标准箱)。经营船队综合运力1.11亿载重吨/1372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304万TEU/475艘,仅次于地中海航运、马士基、达飞轮船,居世界第四。

上汽集团以7440.63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作为中国第一大造车集团,去年整车批售530.3万辆,已连续17年保持第一;海外销量达到101.7万辆,同比增长45.9%,连续七年蝉联国内车企榜首,占比行业总出口超过三分之一。

去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07.3万辆,同比增长46.5%;其中,上汽乘用车24.3万辆,同比增长50%;上汽通用五菱62.2万辆,同比增长35.9%。营收同比增长14.93%至809亿元,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59%至3137.4亿元。

自2005年百强企业排行榜发布以来,首次有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宝武蝉联上海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榜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7%至10877.1亿元。

2016年,原宝钢集团与原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往后发展,又相继整合马钢、太钢、新钢、中钢、重钢、昆钢,超过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钢铁企业。2022年粗钢产量达到1.32亿吨,同比增长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