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CPI下降了,为什么货币还在增发,物价却下降了?

来源:会护肤的小女孩 发布时间:2023-12-20 16:21:31 编辑:夕歌

导读:尽管货币不断增发,但其中大部分并未流入消费者的手中。根据11月的贷款额增长情况来看,虽然贷款额增长了上万亿,但个人贷款增长不到3000亿,并且大部分都是长期贷款。

货币增发影响有限的原因及分析

1、增发货币流入消费者手中较少

尽管货币不断增发,但其中大部分并未流入消费者的手中。根据11月的贷款额增长情况来看,虽然贷款额增长了上万亿,但个人贷款增长不到3000亿,并且大部分都是长期贷款。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按揭购房,而购房被统计核算时并不算作消费。因此,这些新发放的贷款对于增加消费需求和促进物价上涨的效果相对较小。

此外,还有一部分增发的货币被投资用于企业扩大生产、创新研发等方面,而并未直接用于改善消费者的购买力。这也导致了流入消费者手中的货币较少,对于刺激物价上涨的影响有限。

2、消费者选择将钱存起来而非消费

即便消费者手中有钱,也不一定会增加消费支出,他们可能选择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来的收入可能会感到悲观,这时他们更倾向于提前储蓄,减少消费支出。根据前11个月的存款增长情况来看,存款总额增长了25.65万亿元,增速达到10.2%,高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这表明大量的货币增发被储蓄起来,而未用于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对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拖累作用。

3、商品过剩导致货币发行量相对较少

虽然货币不断增发,但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供应过剩,仍然无法推动物价的上涨。假设货币发行量增加1个单位,而生产商品产值增加2个单位,这意味着人们只能用1个单位的货币购买2个单位的商品,从而导致物价下跌。因此,要让物价上涨,除了增发货币外,还需要配合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供需关系的平衡,以确保货币供应与商品供应相匹配,才能够有效推动物价上涨。

其他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及讨论
除了货币增发导致物价下跌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对物价上涨产生影响。

1、生产成本的变化

生产成本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商品价格。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都会导致企业成本的提高,从而促使企业提高商品价格。此外,税费、能源价格等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供求变化也会对生产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

2、外部冲击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对内部物价产生影响。若国际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会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直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同样,国际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跌,进而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

3、政策调控和市场预期变动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和市场预期变动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例如,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物价水平。同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对物价产生影响。

个人思考和总结

币增发导致物价下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足。尽管货币增发可以增加购买力,但如果货币流入消费者手中较少,消费者选择储蓄而非消费,或者商品供应过剩导致货币发行量相对较少,物价则很难上涨。

与此同时,生产成本的变化、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以及政策调控和市场预期变动等因素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因此,要全面理解物价上涨下跌的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对于货币增发导致物价下跌的现象,我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控制货币流向,更好地引导货币流入消费者手中,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物价上涨。此外,科学合理的产能布局和供需关系的平衡也是确保物价稳定的关键。同时,政府还应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引导市场预期,以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物价的合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