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策与法 > 创业政策 > 正文

证监会四箭齐发!细数对Biotech的6大影响

来源:和义广业创新平台 发布时间:2023-08-29 16:16:46 编辑:夕歌

导读:8月27日,证监会一连发布4条公告:《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

8月27日,证监会一连发布4条公告:《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消息发布伊始便引发市场热议,称此次为史上力度最强的减持新规,有望对“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带来积极影响。那么,对Biotech来说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影响1:部分已上市的Biotech,创始人短期将无法变现

在《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中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据悉,证监会正在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据统计,剔除2020年后IPO企业,近三年零分红的企业达到862家,这些企业的实控人及控股股东也将受到二级市场减持的限制。分行业看,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和传媒业是近三年分红“挂零”居前的企业1。以后即使需求再迫切,这些公司的控股股东(大部分是创始人),也不能在二级市场减持。只有等到公司开始盈利,且将利润的30%分给所有股东之后,创始人才被允许在二级市场套现。对于未盈利的Biotech来说,这条新规可谓直击命门,短期内以上市套现为目的的biotech,会受到冲击巨大。

影响2:暂时满足减持条件的Biotech公司,可能加速减持

《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中还表示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对于极少数暂时满足减持条件的企业,很有可能会抓住短暂的机会窗口加速减持。对于Biotech企业来说,能够盈利并且分红,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下一年度只要销售有个波动,或者临床试验费用突增一下,极有可能就又亏损了。也就是说,即使今年满足减持条件,谁也无法保证明年仍然满足,那么合理的选择就是抓紧机会减持。

影响3:账上有钱的Biotech会谨慎研发、加速回购

近几年,生物制药领域失去往日辉煌,Biotech面临融资困境、管线研发放缓、合作遇冷等“寒冬”现象,破发、并购、卖身已成为常态。不过,Biotech虽然破发了,但是IPO融到的钱还在。这笔钱怎么花?在减持新规之下,显得非常玄妙。

在创新药红利期,无数Biotech因开管线崛起的路径,在新规下可能不是理性的选择了,这会造成亏损增大和盈利遥遥无期。砍掉不必要的管线,降低高昂的研发成本支出,力保几个后期管线可以盈利,才有可能满足减持的条件。如果股价处于破发状态,眼看明年有可能盈利,那么回购拉升股价,也有可能成为Biotech们的理性选择。

影响4:未盈利Biotech的上市热情受损

过去的4~5年,整个行业享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创新药械公司的IPO盛宴。无论是做创新药还是创新器械,成立之后迅速融资,迅速推进临床,迅速推荐IPO,动作快一点的5~6年就能迎来IPO敲钟的荣耀时刻,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推动这一现象的核心底层逻辑,是IPO之后二级市场套现的巨大财富效应。在以二级市场套现为终极目标的逻辑下,只要IPO成功,就胜利到达了终点,至于公司是否能够取得商业意义上的成功,甚至公司是否盈利、管线研发是否成功,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在本次减持新规出台后,这种玩法至少在A股可以划上休止符了。

影响5:上市公司融资或放慢步伐

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在《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作出以下安排:一、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二、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三、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四、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截至2023年8月14日,整个A股市场上排队的IPO数量为628家,在目前的政策预期下,这些排队的IPO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放缓上市融资的脚步。相对应的是,未来再融资的金额可能也会大幅减少2。

影响5:中国创新药市场的并购时代或将来临

目前为止,虽然国内的Biotech公司已经超过千家,但是通过并购实现退出的案例,还是凤毛麟角。每一个创始人都有一个IPO的梦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随着减持新规的出台,IPO对于很多药企的创始人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公司卖给行业更大的玩家,会成为一种务实的选择。至少从套现的角度来说,并购的速度和效率要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