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张氏 > 正文

清代名臣张廷玉,后代发展如何?4个儿子——3个正国,1个副国

来源:众播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1-28 16:23:16 编辑:夕歌

导读:在清乾隆时期,张英和张廷玉父子俩的故事可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对“父子宰相”在清廷留下了赫赫美名,而且,张家的后人发展也算不错,特别是张廷玉的4个儿子,可谓个个都是人才,毕竟,也不是谁家一门四兄弟,三个“正国”,一个“副国”的。

事件回顾

在清乾隆时期,张英和张廷玉父子俩的故事可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对父子都曾担任过朝廷宰相的职务,而且也都为官清廉、行事节俭。

这对“父子宰相”在清廷留下了赫赫美名,而且,张家的后人发展也算不错,特别是张廷玉的4个儿子,可谓个个都是人才,毕竟,也不是谁家一门四兄弟,三个“正国”,一个“副国”的。

张家的优良家风

1677年的南书房,张英是极为忙碌的。

那会正值朝廷着手处理三藩叛乱的问题,而张英终日晨入暮出,侍奉在康熙皇帝左右,康熙皇帝对他也极为满意。

后来只要是康熙选择南巡,那么张英就一定会陪伴在左右,这也足以体现康熙对他的信任。

在张英的眼里,做官最重要的就是清正廉洁,他本人也是才华过人、处事廉俭,为人非常坦荡,仕途一帆风顺。

在皇帝身边做事,本事也是第一位的,《国史》、《大清一统史》等著作都和他有着重要的关系,他也一直都在教育着家族中人:要勤奋刻苦,通过科举步入仕途。

张英为官之时就不贪图享乐,他甚至很早就将自己辞官后的生活考虑好了,还专门立下了规矩:誓不著缎,不食人参。

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于张廷玉的人生影响也很大。

张廷玉则充分继承了父亲清廉的为官之道,他在《澄怀园语》中说: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

贪婪是人的本性,可张廷玉一直都在避免着这些,他还特意指出所谓富贵都是过眼云烟,“衣冠辈零落同尘埃”是注定的结局。

张廷玉住在皇帝所赐的旧园中十几年时间,那里甚至连日常的器具都不全,可张廷玉本人却丝毫不在意。

在他的心目中,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稳定。

1708年,桐城东乡陈家洲遭遇了水灾,当地人在无奈之下只好去县城里面乞讨,张廷玉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自家兄弟侄子在京城筹款,以此来赈灾,赢得了阵阵美誉。

还有一次,张廷玉在回乡的路上发现龙眠河上的子来桥被洪水所冲毁,他立即捐出皇上所赐的六千三百两白银用来重建石桥。

这件事在当时的社会也是格外轰动,为了歌颂张廷玉所做所为,这座桥还被更名为“良弼桥”。

古代的官场是极为复杂的,那么张英和张廷玉这对父子在官场上多年,也避免不了和其他官员产生摩擦,很多时候,官场上的摩擦和矛盾都极有可能导致一个为官者“落马”。

张英时期,他对于同僚一直都采取着宽容的态度,从来不想着去占便宜,赫赫有名的“六尺巷”事件都是张英时期的杰作。

那些故事和记录,都能证明张英是一个极为宽容的人,不得罪人的他,自然能在朝堂上走得更远。

张英如此,张廷玉同样也是如此。

张廷玉为官之时也是宽厚而豁达,他总是能够虚心接受同僚的意见,遇到任何分歧也都能态度诚恳。

他同样也说过和父亲类似的话语:“凡人度量广大,不妒忌,不猜疑,乃己身享福之相,于人无所损益也。”

特别是在政治生涯的“上升阶段”, 这种大度总是能够使得张家父子明哲保身,皇帝通常是最为痛恨拉帮结派的,张家父子一直都做得很好。

朝堂上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任何人,就连张英在告老还乡之后对于过去的事情也是只字不提。

而且,张英还曾向康熙皇帝推荐了很多有德有才之人,而他举荐人时也是从来没有私心的,很多被举荐的官员终其一生都不知道究竟是谁举荐了自己,而康熙却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还说:“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之风。”

张英的美名和他所表现的优点,也让清朝统治者对于张家的人更为重视。

张廷玉也颇有“后来者居上”的感觉,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作为汉臣,能在满清时代混到这个地步,确实也是不多见的。

在朝堂的满族同僚中,张廷玉总是能够如履薄冰,也是因为他深知“祸从口出”这个道理。

张廷玉的谨言慎行和杰出的才能让他为官多年都能安然无恙,甚至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当然,他们父子俩也给家族后世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张廷玉,他聪明了一生,却在“降落”时出了问题。

1748年,张廷玉已经77岁了,他可谓是风烛残年。

配享太庙对于张廷玉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一生勤俭,要的也就是个名声,若是皇帝兑现了承诺,就代表着只要清朝没有灭亡,今后无论哪朝天子上台,都得亲自为他祭祀。

晚年的张廷玉也确实转不动脑子了,想着早点回家享几年清福。

可他提出了退休的请求后,乾隆却不为所动,认为他应该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不能老想着享受生活。

当然,乾隆不是不同意他退休,主要是想着通过双方都能体面的方式,要是以后谁都想撂挑子不干转头就走,那么朝堂上那么多事情交给谁去处理好呢?

可鬼使神差之间,这位七十多岁的老臣就是没想到这一层,他不仅执意退休,还哭哭啼啼地去找皇帝要他承诺配享太庙的事情。

这可把乾隆气坏了,毕竟一朝天子哪能说变就变?

念及张家的贡献,乾隆还是批准了,可张廷玉更糊涂了,他本人没有亲自谢恩,来谢恩的是他的儿子张若澄。

乾隆这下彻底绷不住了,他认为张廷玉实在过分,谢恩竟然不本人亲自到访,于是他写了一道极为冗长的上谕,公开指责张氏。

有趣的是,知道这件事的一人是张廷玉的学生,他赶紧告诉张廷玉让他做好准备。

张廷玉一生以来最糊涂的事情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他本人在慌乱中天还没亮就跑去了皇宫。

乾隆最恨结党营私,谕旨还没下去张廷玉就接到了消息,很明显是有人把消息泄露出去了。

若是搁在其他家族身上,估计株连九族都是有可能的。

还好,张家的底子一直都很硬,这是张家父子花费了几十年才苦心经营起来的,乾隆虽然生气,可没有真正下狠手。

张家子孙,依旧续写历史

《澄怀园语》是张廷玉对于后人的谆谆教诲,充满着慈爱之意,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哲思,当然也包括了位极人臣的实践经验。

张家并没有因为张廷玉挨了皇帝的骂而没落下去,在这种家风之中,张家依旧还再兴旺着。

当然,张廷玉所关心的事情,皇帝还是在他死后给他实现了:既往不咎,仍准许其配享太庙。

在张廷玉带着点悲剧色彩的人生之中,这也算是有了个圆满的句号,在他的教导下,儿子个个都成才了。

先说当年惹得乾隆皇帝不高兴的张若澄。

他是张廷玉的第二个儿子,于1745年中了进士,那个时候仅仅只有24岁。

为官生涯的第二年,张若澄就奉命来到了南书房,经常陪伴在乾隆皇帝的左右,可谓是炙手可热。

有相关的记载表明,在乾隆皇帝出巡的时候,张若澄曾2次陪伴在身边,而且他的脑袋也是相当灵活,有即兴赋诗和作画的能力,让皇帝总是非常高兴。

有一次,乾隆还在给张若澄的画作题咏时充分肯定了他的绘画能力,这也使得张若澄的不少画作都被载入了《熙朝名画续集》当中,成为了后世绘画者的临摹蓝本。

张廷玉当时在得到乾隆的保证后,让张若澄去叩谢皇恩,这也足以说明他这个儿子是能力超群的。

从官阶来看,张若澄曾担任过内阁学士和礼部侍郎,地位也是非常高了。

如今在桐城市博物馆之内,还有一幅《御制赋得僧敲月下门山水图轴》,全图可谓笔墨精到、舒卷自如,画作的上方还能看到乾隆所亲笔书写的一首小诗,这对于那个时期的文人来说,也是最高的成就了。

张若澄的哥哥名叫张若霭,同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的为官之路比弟弟要早,1733年,他在科举中拿下了探花,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由于张廷玉对家族的要求比较高,还提出过“以此让于天下寒士”的要求,张若霭也被降为二甲一名。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到张若霭的升官之路,他最终官至礼部尚书,也同样入直过南书房。

张若霭也同样对于绘画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还有《岁寒三友图》等作品传世。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若霭极有可能走得很远,遗憾的是,他在一次陪同皇帝西巡时感染了风寒英年早逝,当时仅仅只有34岁。

也正是这件事对张若澄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从此以后,他总是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也从另一个角度促成了他的成长。

张廷玉还有两个在朝中极有威望的儿子,分别名为张若溎和张若渟。

张若溎是1730年的进士,在为官之路上担任过乡试考官和山东学政,后来还总裁四库全书馆。

他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虽然没有两位哥哥那么有艺术造诣,可他在为官这个方面还是很有心得,最终做到了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这个职务在清朝时期可谓是“正国级减”,也是非常不得了了。

张若渟为人也比较低调了,他做过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同样是功勋赫赫。

相比于张廷玉,这四个儿子似乎并没有给后人留下太多的故事,在那个朝代,他们同样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

或许,从父亲的身上,他们更加学会了谦虚和谨慎。

张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他们的家风密切相关,在后来,张家的故事也一直被认为是封建社会为官行事的典范。

参考

“善”与张廷玉家训的文化内涵 谢承琛 汉字文化

清史稿 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