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出海:制造业第二增长极

来源:观富资产 发布时间:2024-01-31 15:48:49 编辑:诚富

导读:中国制造业源远流长。随着转型升级和技术的持续进步突破,中国在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中已经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在之前相对薄弱的高端制造环节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出海:制造业第二增长极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支柱。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制造业投资也是过去几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相对有韧性的部分。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实现企业的高速增长,国际化与全球化已成为不少中国制造企业的长期发展策略。因此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出海热度越来越高,从传统制造业的海外代工到高端制造业自主品牌出口,中国制造出海之路也越走越宽。本期月报,我们想就几个制造业领域出海的观察来谈谈这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所蕴含的投资机会。

出口新三样

2023年无疑是中国汽车出海的大年,首次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而5年前中国还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通过“电动化”战略转型,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终于实现了弯道超车。经过过去几年国内激烈竞争的洗礼,行业的供应链、质量控制、运营体系等都已快速成熟起来。2019年,国内造车新势力有200多家,在新车销售电动化率从5%飙升到40%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新势力企业被淘汰,有相对规模化销量的,只有不到20家。恰恰是这些卷出来的公司,构成了如今中国电动车产业强盛的局面。

不仅是电动车,在出口新三样中的光伏、锂电池等产业,中国也占据优势。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技术上的迭代速度极快。比如说像光伏行业,每两年可能会有一次大的技术变迁。单就中间的电池环节来说,从PERC,到TOPCon,再到下一代的HJT。当企业准备产能时,如果不能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整个产能建设,就会拿不到市场。在中国,从规划产线到投产,只需要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在欧美国家这可能需要两年,而这两年时间里中国这边的技术很可能已经又迭代了一次。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比如说电动车所带动的上游电池行业,在几年前,锂电行业的设备、材料环节,几乎都还是日韩公司主导,但如今每个环节都有中国公司占据核心位置。又比如光伏上游的硅料,也曾是产业链中进口依赖度最高的环节,但现在国内的新建产能成本可能只有原来海外巨头的一半。

在地化是必经之路

在这波出海浪潮之下,也有人担心出海会导致产业空心化,但其实不然。从日韩企业的全球化历史中,进一步在地化是必经之路。还是以汽车产业链为例,多家涵盖内饰,结构件,轮胎等产品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正在主动把一部分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我们不可能拒绝产业链在全球的重塑,而是要如何积极地参与这种重塑,以在其中占到更多主动权。从日本企业当年出海的历史来看,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出海,也是先于下游品牌出海,但真正在海外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是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大型主机厂牵头,核心供应商集体出海。日本当年成为了贸易强国之后,开始大批量的全球化,提出了“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输出技术、输出管理,丰田、本田大部分的日系车,其实是在海外生产的。出口并不等于出海,要与当地共赢,带动当地发展,用更长远的战略在当地做布局,这才能最大程度地消解地缘政治的不可抗力。中国的产能,从来不仅仅是为中国市场准备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一些细分行业里中国产能占了全球一半以上,以后仍将如此。

投资机会

由于竞争格局恶化和下游需求增速的边际放缓,泛新能源是过去一年多市场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但从全球的角度看,汽车电动化率,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以及储能装机量都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也是勿容置疑的。我们需要等待的,就是供给端出清和格局改善后的低位布局机会。

跨境电商-大众消费品第二春

在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之外,以服饰为代表的大众消费品这些中国出口曾经的“主力军”,也在跨境电商的发展推动下焕发第二春。

过去几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快速增长,2022年B2C出口电商约为1.5万亿,2019-2022年3年复合增速26%。2023年也仍然有20%的快速增长,这与趋势性走低的内需相比俨然成为消费类企业的重要增长点。B2C跨境电商出口热度维持高位的背后,主要有几重动力:

一方面,海外通胀维持高位,性价比购物需求崛起。疫情后海运费的下降和2023年人民币贬值使得成本端优势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中国电商平台在存量竞争下开始向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空间。

从以下维度来看,中国B2C跨境电商还有很大潜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首先,线上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服装鞋帽和消费电子等品类在欧美线上化程度已经较高,但以家庭护理品为代表的日用品较中国还有一定差距。而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则线上渗透率整体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当下中国电商出海更多是通过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和平台的效率优势来推动海外市场线上化率提升,以及全球电商市场的扩容;

其次,继Amazon之后,随着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入局,使得商家出海门槛大幅下降。早在多年前,Amazon就已经在渠道,品牌推广等方面为商家提供了较大的便利。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入局,平台之间也“卷”了起来。2022年9月Temu率先开拓全托管模式,其他平台纷纷跟进。全托管模式下平台为商家打通运营、仓储和物流的“全链路”通道,大幅降低出海门槛,驱动国内的“流量-卖家-更低价格-性价比”飞轮在海外市场成功运转。

此外,海外仓模式相比传统直邮模式,一方面能降低卖家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帮助用户缩短从下单到收货的等待时间,有望在大单品与有稳定需求的跨境商品上更大范围的应用;

最后,和几十年前不同的是,商家开始摆脱低价标签、走品牌路线。根据亚马逊全球开店发布的《2023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白皮书》,中国品牌卖家比非品牌卖家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高出超过50%——品牌出海正在成为时代的新命题。

投资机会

基于此,跨境电商可谓资本市场上较为稀缺的细分线索。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和海外仓等“卖水人”,以及有望成功打造品牌的优秀商家企业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标签:出海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