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贾康:2023年是“契机之年” 今年GDP大概率仍可保持5%以上

来源:新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24-01-16 10:54:02 编辑:夕歌

导读: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2023年中国的经济走势,贾康用的是“契机之年”,要把“L型”实现出来。这个“拐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他认为就在“L”的尾巴拉出来的地方。

撰文:祝玉婷

贾康 著名经济学家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2023年中国的经济走势,贾康用的是“契机之年”,要把“L型”实现出来。这个“拐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他认为就在“L”的尾巴拉出来的地方。

展望2024年,贾康表示“谨慎乐观”,他认为大概率是经过努力,2024、2025年可以继续保持5%以上运行。

他明确提出,2024年要谋划新一轮的财税改革,需服务全局,把握轻重缓急,要作“最小一揽子”式的多轮推进。

谈及CPI走低趋势,贾康表示:当前确实没有通胀压力,但不认同“推高通胀水平到6%”的提议,他认为现在的突出矛盾仍然是内需不足,不必特别顾忌货币供给方面流动性会不会过于充裕,该出手时就出手,货币政策在降息降准通道上必要时还可以继续操作。

以下为对话全文:

01

居民习惯“预防性储蓄” 消费比重较低

腾讯财经:在宏观政策层面我们一直在提“扩大内需”这个关键词。近年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对比发达国家,我们的消费还有哪些不足?

贾康: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确实有不少学者注重这个角度的研讨,十多年前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判断,是认为在整个中国国民收入分配里的三大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家庭(居民)部门与国际一般情况对比,我国家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偏低,再落到投资、消费这两项对比上,整个经济全局中消费比重明显偏低。

但是,中国实际上居民部分所得在统计上表现不出来,前面的结论得有一定的修正。这对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政策就特别注重怎样更好地考虑使老百姓增收,怎样引导和鼓励消费。再往后十多年,在指标上看我们的消费比重是有所上升的。

跟国际相比,现在仍有一种说法是偏低。但我觉得要考虑到中国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在特定的国情下,在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上,消费所占比重跟一般的国际经验相比偏低一些,也有它值得注重和阶段性的可肯定之处。

因为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在取得收入后“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还是比较高。所以,在百姓收入有所提高的同时,收入当期转为消费的比重,经济学上有一个“边际消费倾向”之说,这个概念看是比较低的。换句话说,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比较高,投资跟消费的比重两相对比放在一起,消费的比重比较低。

要改变,必须要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解除后顾之忧,配上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使大量的中国人在自己家庭大病医疗、子女以后的教育费用支出,还有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养老问题等方面,尽量减少顾虑和阻碍,使他们更多地敢于把当期收入用于实际消费。这会有一个历史过程。

02

2023年是“契机之年”

2024、2025年GDP将力争继续在5%以上

腾讯财经:“扩大内需”这个概念已经被提出来很多年了,您认为它现在是否依然还是难题?为什么?

贾康:我们国内需求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支撑力是弱的,所以要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增速降低的过程,已经经历了十年以上,主要影响因素是多重的,也有一些是意想不到的。

比如最开始是主观上有所判断,我们需要告别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更高质量发展。这是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水平,坐稳了中等收入经济体这把交椅后,需要告别经济起飞阶段的粗放发展特征,转为集约发展特征,所以要牺牲一些速度,引领新常态。

在2018年一季度后,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来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出现重大的变化。于是当年经济增速击穿了6.7%的三年底线,2019年落到了6.1%。

这时候,第三重重大不利因素来了:新冠疫情三年影响,但我们终于是挺过来了。

所有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这么多年一直强调在扩大内需。

但是,2023年有重要的“契机之年”的特征。这一年第一季度增速大体合乎预期,回升到同比4.5%,接近于一般理解的中高速下沿了,5%以上就可以认为是中高速状态;到了二季度,投资、消费都不够提振,主要经济体都出现外贸方面的问题,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预期;8月因为一系列中央的特定指导方针和政策出台,整体情况向好,9月继续向好。这样1-9月GDP同比增长5.2%;四季度只要完成同比增长4.4%,全年增长5%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所以,现在已经可以非常明确地说,全年GDP完成5%没有悬念。

2024、2025年会怎么样?我们把中国成长性的客观条件、潜力尽量调动出来,再加上主观方面更好地推进制度创新、政策优化,加上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大概率经过努力2024、2025我们可以继续在5%以上运行。

现在有些预测主体认为2024年中国的GDP是4.5%(低于5%),我不这么认为。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是“谨慎乐观”的态度。关键是客观的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纵深还确实存在,发展空间相当可观,以主观努力调动潜力使我们的经济表现出应有的韧性、回旋余地,这方面是有客观条件支撑的。

所以发力关键在于主观方面,我们怎样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提振布置“五六七八九”比重的民营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和新增就业。)、民营经济的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头部企业“完善整改”,“推出一批绿灯项目”,提振实体经济发展态势,抓好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创新发展等等,继续以中高速(5%以上的增速)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03

要谋划新一轮的财税改革

地方税体系尚未成型

腾讯财经: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会出现在哪方面?

贾康:中国经济发展要有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带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还要跟上思想观念的创新,具体做法就是改革攻坚。

怎么真正以制度创新带出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还得抓一些重点。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谋划重大的改革举措,要谋划新一轮的财税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改革发展上、战略的掌握上要体现在通盘的配套上,重点、切入点、突破口的选择,必然要从财税方面先行考虑,作“最小一揽子”式的多轮推进。

04

“以进促稳”必然要“先立后破”

要先看准了

腾讯财经: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关键词被多位经济学家普遍提及,“先立后破”,您怎么理解这个词?

贾康: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提出了“稳中求进”。之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一直讲到现在,成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这里的内在逻辑,是强调“稳中求进”一定要克服“不稳”的挑战性因素,要消除不稳定的威胁。

我们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不能速度一降再降,要“稳”在合理区间,要“稳”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以进促稳”,一定要使保证速度在合理区间内运行,这样的“进”,才能达到“稳”的实质性诉求。

怎么进?要更好地把扩大内需这种“反周期”的方针和供给侧改革“跨周期”的推进现代化的主线,统筹结合在当下的总体经济运行中间。以进促稳,高质量的升级发展是现在这个阶段与时俱进过程中的硬道理。

“以进促稳”里面又有一个逻辑上必然连接的要领,就是“先立后破”。你必须先看准了,把怎么样以进促稳要做的事情部署出来,立起来,再解决应该排除的需要纠偏的所有问题。

05

“保障轨”托到40%-50%

商品房的房价高低就没那么大杀伤力了

腾讯财经: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买买买”变成了“精致省”,您认为我们的消费观念是否在经历变化?

贾康:有一个说法叫“消费降级”,从面上看非常合乎逻辑:疫情之后产生了“疤痕效应”,这是抚平疤痕必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不能急,老百姓精打细算,完全合乎经济学分析的思路。居民消费,可能前些年追求名牌,拿得出手、有面子,但时间久了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这对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有正面效应的,大众越来越多是理性消费,这更健康。

当然我深信,随着2023年“契机之年”掌握好,我们未来完成“L型”转换,在中高速区间可持续发展情况下,中国消费潜力会进一步被带出来。

因为有效投资带来稳定就业、可预期的稳定收入,形成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购买力。加之国家必要的政策托底,比如低收入阶层的低保标准提高,特别困难群体有抚恤救济等。中国以后的消费分层应该同时发展,有相对理性的中低端、中端消费,也有高端消费,这是“疤痕效应”逐步抚平的波动过程中可以看到的前景。

腾讯财经:怎么理解2023年在“L型”的具体位置?未来几年我们能不能进入一个常规性增长的阶段?

贾康:我是认为应该力求以2023年为一个拐点,我称为“契机之年”,把L型实现出来。

这个拐点,是“L”的尾巴拉出来的地方。我们站在5%以上,基本符合合理区间的说法。5%以上的运行可能有波动,但是大体上在中高速区间下沿以上运行,这是我们应该实现的一个力求达到的状态。

腾讯财经:从经济学的角度,居民消费观念的不同如何影响到宏观经济?

贾康:它跟扩大内需里面理性的政策引导应该合在一起。举个例子,我们谈“住有所居”,如何为低收入阶层提供有效供给?不能靠商品房,在“三大工程”概念上讲是从棚户区改造到城中村改造,它是适合低端和低中端的。

这些房改造出来后,一般产权不能完全在市场流通。公租房只租不售,没有产权证;共有产权房,有产权证,但不是随时可以上市交易的,封杀了套利空间。

比如年轻白领、收入夹心层,可以用较低的房价买房,毕业不久的年轻白领可以通过购买共有产权房获得固定居所,这很体面,也适合中国国情。

政府给了政策引导,无论是公租房,还是共有产权房,或是要发展的长租房,都是“保障轨”。政府把“保障轨”托好,能托到40%-50%,整个市场上另外一轨的商品房轨道上的房价高低就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了。

把低端、低中端住有所居的问题、消费需求,通过合适的有效供给满足,剩下的中产以上阶层行使自己的消费者主权,是在竞争性的住房市场去挑选购买对象的问题了。这就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解决老百姓的住房消费、住有所居的问题,一定是标本兼治,而治本为上,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包括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双轨制的制度改革和完善,还有金融领域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相互协调,以及我们未来要讨论的财产税制,都得循序渐进。

06

发消费券是辅助性的

不能单靠它调动消费潜力

腾讯财经:扩大内需、提升消费,财政政策如何精准发力?发消费券能提振信心吗?

贾康:消费券在2020年发生疫情后,一些地方政府曾经很看重,这是有道理的,它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给予补贴的和商家合作的一种促销。

这个促销解决的是什么呢?是在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低中阶层、中等收入阶层,有条件进入场景消费的时候,通过促销使经济景气往上提升。

地方政府出一些钱给商家补助做消费券式的促销,其实是提前使用了他们预期可以得到的增值税代表的流转税。

因为只要有这种市场上的交易活动,不论商家有没有盈利,首先要依法交消费税,特别是要交流转税概念下的第一大税,增值税。增值税在地方政府的收入里是可期待的。如果事先以资金垫付的方式来做消费券,就促成了经济生活比较快地恢复景气,是有合理性的。

但总体来说,它还是辅助性的,不可能靠年复一年以“消费券”就解决中国调动消费潜力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外的一些做法是直接给老百姓发现金。直升机撒钱式的直给,短期内确实可以推动经济的景气上升。但从政策的实际效应来看,水平很低。比如很多富人也领到了现金补贴。

那么再考虑区别对待,只给中低收入的人发现金,以这样的方式来促消费?我认为管理成本极高,要给什么样的人发,具体发多少?如何核实家庭实际收入状况?

我建议倒是可以借鉴一种消费券:对低收入阶层的配给券(coupon),这种配给券不能按一般的货币方式在市面上流通,只能定向用于超市购买基本生活用品。

但是如果中国发这种配给券,也面临如何发,发给谁的问题:如果按照常住居民来认定,无法解决人口实际频繁流动的问题;如果按照户籍发,也得考虑户籍认定及其局限性问题,以及城市里低收入阶层身份的认定问题;同时,还需要防范市场里“黄牛”的出现......

因此,需要通盘细致考虑的各方面问题非常多,在借鉴海外经验时,还是需要更为全面和周到。

07

当前没有通胀压力 物价4%以上要摁住!

腾讯财经:2023年CPI数据一直处于低位运行中,10月、11月更是同比下降走势。您认为从物价指数的下降原因有哪些?目前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贾康:物价问题非常受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非常好的提法:要看到整个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量要适应于经济发展,还要适应于物价的运行状态,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从中长期看,物价的变化一定对应着流动性供给,不能只看宏观杠杆率高了,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是GDP的2.5倍了,就觉得大祸临头了。其实这么多年走下来,我们的物价波澜不惊。现在制成品出厂价格、生产资料方面表现已经连续走低(PPI是连续走低)。CPI也在走低,这说明什么?没有通胀压力。在此情况下,“物价作为经济运行的温度计”告诉我们,还可以更多地注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方面的相关政策操作。

广义货币供应量要伴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合在一起来形成实际效应。如果看这些年我们广义货币供应量和GDP之比是高水平的,同时就意味着,在物价波澜不惊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是低的。它表现的还是我们经济运行中仍然内需与景气水平不足的问题。

所以现在突出矛盾主要仍然是内需不足,不用特别顾忌货币供给方面流动性会不会过于充裕了?现在不用担这个心,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意味货币政策在降息降准通道上必要时还可以继续操作。

腾讯财经:近期张五常教授提出,我国需要推高通胀水平到6%才能缓解目前的局面。您怎么看待这个提议?

贾康:这应该是张五常先生的一家之言吧。从政策的管理当局来说,肯定不希望这样大起大落,一下给刺激到6%的通胀率,恐怕也不好。

咱们的“六稳”里有很重要的一条是“稳物价”,物价一般认为4%以下属于可容忍,4%以上就是不可容忍,一定要摁住。

所以,张先生这个建议,我认为只能是他的一家之言,合理内核就是说不要太担心通胀压力,适当地再加码,政策再发力是有空间的。但未必要按他说的把通胀率抬到6%,我不认为货币政策当局可以这么去考虑。

08

有效投资是关键,消费是基础,

两者不可偏废,以形成良性循环

腾讯财经: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您认为消费和投资如何能够相互促进呢?

贾康:从再生产原理来说,消费和投资是互动的一个经济循环。消费是满足人的需要,它必然引出供给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非常明确。在人本主义立场上,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最后落在消费上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不断提升的,让人民的美好生活一步一步地水涨船高。

但是要让消费可持续,源头活水从哪儿来?一定是供给侧的创新、供给侧的有效投资,有效投资带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这个过程中间表现为支撑社会基本运行、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就业,来形成普遍大众有稳定预期的收入,以及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提高的过程。

有这样一种稳定的预期,社会大众手上不断地有可支配的收入,而形成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去满足自己选择性的消费。每个人的偏好,都可以用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具体在消费环节实现,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有效投资是关键,消费是基础,这两者不可偏废,以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从政策设计来说,不能跳过有效投资,上来就讲刺激消费,认为刺激消费后经济就都活了,这就落入认识误区了。

实话实说,我接触到的包括一些挺有影响力的研究者说,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市场,只要把“刺激消费”这个事情抓好,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是我完全不同意的。

如果一味地只讲刺激消费,一定是到了一定时候便没有后劲了,不可持续。消费的源头活水一定是前面有效投资的支撑。

我们现在安排的政府引导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就是可以在优化结构、改善民生方面综合地起作用。投资一旦开始,马上就产生扩张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为什么?其所形成的内需里面有相当高的比重是要在工程项目上用于工资、奖金的发放,马上当期转为消费。后面跟着的一旦竣工以后改善民生,又是支持民生方面有更好的消费场景。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提高了,大家更愿意去逛商城,更愿意坐高铁、坐飞机去旅游,所有这些消费潜力才会跟着发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