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9年8轮融资,企查查启动IPO

来源:直通IPO 发布时间:2024-01-08 15:13:56 编辑:夕歌

导读:近日,据中国证监会网站信息披露,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备案获江苏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根据辅导进程安排,企查查将于明年5月完成辅导验收。

文/邵延港

苏州又一家独角兽启动了IPO进程。

近日,据中国证监会网站信息披露,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备案获江苏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根据辅导进程安排,企查查将于明年5月完成辅导验收。

这是继启信宝母公司合合信息闯关科创板之后,国内又一家头部商业查询巨头冲击资本市场,也是苏州独角兽阵营中冲击上市的新案例。

据悉,企查查成立于2014年3月,旗下核心产品“企查查”,是一款企业信用查询工具,旨在为用户提供快速查询企业工商信息、法院判决信息、关联企业信息、法律诉讼、失信信息、被执行人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公司新闻、企业年报等服务。

近十年的创业过程中,企查查从在东南大学文昌学院的一间办公室,到几个月前搬入苏州工业园区的整栋大楼,从几个人创始团队发展到全国800多人的团队。据近期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信息,企查查与追觅科技、镁伽科技、艾博生物等共同被评为独角兽企业。

但市场的风不只是吹到了企查查。2014年5月,启信宝也在苏州成立,同年10月,天眼查成立。三者的角逐,开创了一个商业查询行业的“三足鼎立”的时代。

时至今日,企查查等商业查询工具还在持续着营销战。独角兽企查查的成长史,也是一段传奇,如今启动IPO,那些年的故事之后也会在招股书中一一揭晓。

一场“无心插柳”的创业

企查查本来不是商业信用信息查询方向,如今的成果,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

陈德强、杨京、施阳当时三人还在苏州当地一家IT公司上班,身居高管,收入稳定。2014年2月时,因为他们三人都喜欢运动,于是想做一个体育场馆租赁项目,主要提供租场地服务。但在找场地的时候,总会碰到很多不是老板的中间人,无法及时辨别对方是否是“正主”。

好在陈德强之前做过车辆违章信息查询的服务,利用相同的技术原理,他们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查询工具,只要在上面输入场馆的名字,就能查询到工商信息,看到“正主”是谁。

本来只是为了方便找场地,后来他们发现很多朋友也喜欢用,在见客户之前查看对方的底细。而当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国家提出了工商数据一定要披露,要通过运用信息公示、社会监督等手段保障公平竞争。

陈德强三人感觉这是一个机会,身边的朋友也鼓励他们,如果把全国的信息都接进来,信息全了,也可以收费。但当时已经有一些to B的信息查询公司,C端的普通用户并不了解,也不会去用。

尽管还有疑虑,但陈德强三人还是决定凑钱试一试,至少可以当成引流的工具。他们将微信号名字改为“企查查”,在2014年4月初完成对全国的工商信息的接入。由于当时市场还没有一家互联网平台模式企业征信类产品,企查查便成为国内第一个商业查询平台。

接下来的几个月,三人不断地鼓动身边做生意的亲戚朋友用。然而效果好得出奇,仅用了三个月,企查查用户从200多涨到70000。看着后台那条越来越陡的用户增长曲线图,他们才坚信“赌对了”。

2015年,企查查摸索出一条商业化变现道路,将盈利点放在B端,企查查当年就开始盈利。而天眼查的系统直到2015年底才上线,启信宝则是在2015年刚具雏形时,被合合信息收购。

目前,企查查已拥有覆盖全球近5.5亿家企业的企信数据库,用户数超4亿,累计查询量超10万亿次,汇集国内80个产业链、8000个行业、6000个细分领域的商业信息,成为行业头部玩家。

万得押注,中信突击入股,企查查斩获8轮融资

作为探路者,企查查也受到了资本关注。公开信息显示,企查查创业至今,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数亿元。

2015年,企查查收到的第一笔投资,来自险峰投资的220万元的,用这笔钱他们“招兵买马”扩大团队规模,加速商业数据的覆盖面。同年7月,企查查又完成1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创东方资本、燧石资本。

据企查查官网信息,其2015年首轮融资时的估值为2200万元,7月的第二轮融资后,其估值就达到了1亿元。5个月,企查查的估值就增长3.5倍。

2016年至2019年,企查查连续四年保持着一年融一轮的节奏,引入了万得、涌金系、苏大天宫创投、重庆悉见、北文投等机构。在2019年的C轮融资中,企查查获金融数据头部企业万得领投,融资数亿元,本轮战略融资完成之后,企查查成为企业征信领域首个估值超过30亿元的公司。

在2022年和2023年,企查查又先后获得D系列两轮融资,来自中信证券、国方创新、兴富资本等机构。

从股权结构来看,目前企查查股东有12位,其中陈德强直接持股比例35.4938%,杨京直接持股比例为12.1915%,施阳直接持股比例为4.7345%。

外部投资者中,万得直接持股比例16.8149%,是企查查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天使轮投资者险峰投资,截至当前的直接持股比例为5.6899%,兴富资本旗下基金合计持股比例为4.1298%。此外,2023年10月底入股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也有0.6211%的持股比例。

创立10年,获8轮融资,企查查已经在商业查询赛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资本市场上,也是一枝独秀。

据悉,同于2014年成立的天眼查和启信宝,也是在2015年启动外部融资,当年7月,天眼查获得腾业创投2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启信宝也从现今的母公司合合信息那里获得3000万元资金投入。截至当前,天眼查共完成3轮融资,启信宝则只有母公司可以依靠。

据了解,在2016年初国内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曾多达数十家,但经过行业整合,企查查、天眼查与启信宝成为行业的头部玩家,并展开角逐。

头部玩家之间的角逐

商业查询市场的市场规模小,但行业集中度很高。根据灼识咨询,2022年中国商业信息查询C端市场中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分别为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三家,三家合计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5%,其中启信宝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企查查和天眼查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

企查查的成立时间最早,但同行也来势汹汹。天眼查比企查查晚几个月成立,但追赶速度很快。企查查在2015年底就实现盈利,天眼查2017年4月才开始商业化,但天眼查5月份就实现月盈亏平衡,天眼查创始人柳超称当年底其营收达到6000万元。

在企业征信领域,企查查等玩家提供的核心能力即公开的企业数据。因此在这方面,三家的产品功能不存在实质区别。

据了解,企查查的营收以C端APP产品的VIP会员费为主,同时也在布局B端服务,提供数据API、定制数据等服务。

无论是企查查还是天眼查、启信宝,都有针对B端和C端的业务,三者除了在B端业务有所区别外,主要还是面向C端用户提供企业信息的免费查询服务,并都在之后上线的付费会员服务。据悉,企查查VIP会员一年收费388元,SVIP会员一年收费1800元;启信宝的年度VIP会员收费366元;天眼查个人年度会员收费360元,SVIP会员一年收费1800元,收费水平基本在同一水平线。

C端产品的营销和获客,自然离不开营销费用。企查查与天眼查除了业务带来的营收,融资也为其带来了资金。但启信宝的处境相对较弱,据合合信息招股书信息,启信宝未聘请代言人,主要采取流量推广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与企查查和天眼查的资源投入相差甚多。

雷同的商业逻辑,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产品的同质化,以及商业上的明争暗斗。

据悉,自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企查查先后申请了多个“企查查”商标,却均被无效宣告,进入复审流程后依然有多个商标被驳回。结果竟是企查查这个名字已经被竞争对手抢注了。

名字被抢,还不是企查查吃的第一个亏。2019年,企查查因一条“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的广告语被竞争对手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520万元。

如今,三者的角逐已经来到了资本市场。当前,作为国内第一家商业查询平台的企查查刚刚启动IPO,天眼查尚未曝出上市计划,而在2021年9月,启信宝母公司合合信息就已经申请科创板IPO,拟募资14.9亿,今年10月份,其注册生效,成为三者中距离上市最近的一个。

标签:融资 企查查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