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客观看待我国物价水平 货币政策将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来源: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2-05 11:18:30 编辑:夕歌

导读:2023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如何看待我国物价水平?

2023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如何看待我国物价水平?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对于中国物价形势作出回应,并表示,应从更加宽广的视角、稍长的时间跨度,以及过去几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价格水平变化轨迹及其背后的逻辑来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

可以看到,与疫情以来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收大放”相比,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不搞大水漫灌,既有效应对了重大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全球高通胀与中国物价稳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实上,无论是从物价表现还是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来看,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缩的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预测,随着内需持续好转和外部价格形势变化,2024年中国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经济仍在恢复阶段,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突出,需要引起重视。宏观政策要精准施策、综合施策,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没有通胀和通缩问题

2023年,我国CPI同比上涨0.2%,较上年下降幅度较大。市场中不乏对中国经济是否进入通缩的争议和讨论。

讨论经济是否进入通缩,首先需要厘清相关概念。在国际上,通货紧缩通常被认为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从我国物价水平来看,2023年我国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个别月份虽有波动,但核心CPI总体稳定;从货币供应量来看,2023年末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9.5%,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这些情况均表明,当前我国并不存在所谓通货紧缩的情况。

分析原因就能发现,我国物价低水平运行主要与猪肉等食品以及原油等能源价格波动有关,具有结构性、阶段性特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物价水平处于低位,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响:一是“猪周期”处于价格探底阶段,猪肉价格同比跌幅较大;二是202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下行,加之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偏高,全年价格平均水平同比大幅下降16.0%左右;三是美欧通胀水平快速下行,不可避免地在通胀预期等方面对国内物价走势形成一定影响。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谈到,我国商品供应充足,在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同时呈现出价格回落的态势,压低了CPI水平。并且中国货币供应保持稳健适度的基调,并未大水漫灌,避免了货币超发引致的通胀快速上行风险。从国际层面看,全球供应链在后疫情时代快速恢复,也相应从通胀外部输入维度降低了中国物价总水平。

事实上,我国曾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现象,但均未明显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走势。总的看,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特别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国内总需求有望扩大,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升有基础、有条件。

“未来国内物价将随着经济稳步向好而保持温和上涨。”程实表示,一系列稳增长举措落地显效将稳定和提升物价水平。多项数据显示,生产端、消费端均对中国经济改善抱有信心,企业对未来一年的产出前景保持乐观。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物价稳定奠定基础

“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从十楼掉到三楼,中国从二楼掉到一楼。”在发布会上,潘功胜用这句话生动比喻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快速超预期下跌以及对中国价格水平带来的影响。

将观察的视角拉到疫情期间。为有效应对疫情危机,2020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叠加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影响,主要经济体通胀普遍快速上升。相比之下,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扎实做好保就业、保主体、保民生工作,产业链和供给能力健全,经济循环基本畅通,为物价保持总体平稳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以来,为应对高通胀,美欧主要央行快速、高强度调整货币政策,仅一年多时间,美联储加息11次、上调政策利率525个基点,欧洲央行加息10次、上调450个基点,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在历史上也较为少见。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下行。美欧通胀水平由前期10%的高点回落到目前的3%左右。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快速超预期下跌,也对中国价格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到短期需求,更会影响到中长期供给和经济结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政策目标和政策力度。“从疫情后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控过程和政策绩效来看,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收大放,长期来看造成了较大的金融失序风险,并产生不容忽视的外溢性波动影响。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适度,既有利于国内经济稳步恢复,也为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了正能量。”程实在采访中说。

王青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开大合,直接带动通胀水平大起大落,冲击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影响了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在有效应对重大外部冲击、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未出现物价水平大起大落现象。

发挥政策合力 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当然,价格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需求不足的问题高度重视,多个重磅会议专门部署了具体举措,旨在扩大需求、扭转预期。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谋划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又将如何与财政、就业、产业等政策加强协调配合,深受各界关注。

在发布会上,潘功胜介绍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表示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要坚守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优化金融资源投向。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同时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三是加强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货币政策不能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几家抬”形成合力。“这是一个超越金融范围的、更为宏观的问题,要发挥政策合力,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消费驱动战略,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推动供需匹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潘功胜说。

“通缩风险这个问题的关键仍旧是总需求相对偏弱,只要总需求持续恢复、经济稳步增长,通缩风险就会随之缓释。”在采访中,程实表示,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共同发力的合力点需要持续聚焦于营造适宜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政策力度,最终实现有效恢复和扩大内需。

王青认为,需要瞄准提振消费这个关键点。在地方财政部门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发放力度,商务管理部门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场景的同时,金融机构要有效满足居民消费融资需求,并由此形成促消费的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