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广东最北的城市,想当工业强市

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时间:2024-02-23 12:08:57 编辑:夕歌

导读:作为广东北大门的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汇,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和文化底蕴,成为广东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原材料产地。

作者:阿力米热

作为广东北大门的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汇,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和文化底蕴,成为广东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原材料产地。

数十载的工业积累和文化交融,韶关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硬核”且“包容”的特性。

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受产业布局变化等因素影响,韶关原有的矿产资源逐步枯竭,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

站在十字路口中间,如何转型升级、走出困境,成了韶关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

近年来,韶关也在探寻解决方法,通过大力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式积极转型。这些举措的推进基本都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至2023年,韶关规上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四年平均增速4.78%,超全省平均水平。

不过,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韶关仍存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不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布局不平衡等短板。

那么,补齐短板要如何实现?在“新春第一会”——韶关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期间,韶关释放出了信号:将在智能计算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智算产业项目。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纵观韶关的发展史,工业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少贡献。

得益于地质构造特殊,韶关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煤炭、铅、锌、铜等55种。这些矿产资源作为工业的主要原料,为韶关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借助“小三线建设”契机,韶关还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培育了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

同时,韶关在金属铸锻件、冶金、液压油缸、矿山机械、齿轮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创造了广东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空调等诸多“第一”。

从那时起,钢铁、机械等产业成了韶关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但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这个曾经被称之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的城市,出现了大量工矿企业闲置的厂房和土地,煤矿、铁矿、铅锌矿等资源濒临枯竭,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之一。

多重压力之下,韶关产业转型之迫切不言而喻。

除了加快钢铁、烟草、有色金属、电力、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外,韶关还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现代轻工业三大战略的支柱性产业,构建绿色了生态经济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韶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60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至33.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

与此同时,大数据产业也成为了韶关的一张名片。

当前,四大电信运营商韶关数据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华天科技、朗科科技、中电鹰硕等项目建成投产,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数据应用产业园成功吸引奇安信、鹏城实验室、共济科技、中软国际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为AI大模型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在韶关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期间,刚刚落户韶关的AI企业——深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余楚在采访中说道。

林余楚表示,接下来公司将以构建AI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大应用四位一体技术与应用平台为目标,以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为引擎,深耕韶关创业沃土,与韶关携手打造广东未来的算力之城。

不仅仅是广东的算力之城,早在去年10月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上,韶关就已定下目标,将举全市之力打造立足韶关、服务湾区、辐射全国的世界级算力之城。

2024年2月,韶关还进一步推出《韶关市加快智能计算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在智能算力设施建设、使用智算资源成本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

这座广东最北的城市目标明确,在今年的韶关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上,许多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在签约仪式上,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项目、韶关蓝莓全产业链战略合作项目、AI算力战略合作项目、年产电池新材料19000吨建设项目等56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共301亿元。

从韶关的发展态势,以及近年来招商落地的项目可以看出,韶关正重构产业新优势,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工业强市”提供支撑。

强镇富村成破题关键

除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以外,县域经济发展对韶关而言,也是一道必答题。

对于韶关来说,长期以来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质量效益不高,是其发展的突出短板。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市7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市84.4%、户籍人口占全市72.6%,但其GDP仅占全市总量的52.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占全市的45.3%,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县域作为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连接点,如何进一步与城市资源对接,加快城乡协同发展,也成为韶关需要突破的关键。

为破解镇村经济发展小散弱的难题,韶关选择将目光聚焦到经济薄弱的乡村,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破题。

在实施路径上,韶关推动在全市各涉农乡镇(街道)设立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强镇富村市场主体,探索出“强镇富村公司+物业出租经营+闲置资源盘活+社会有偿服务+乡村文旅运营+现代农业发展+助农服务体系”等“1+N”的经营合作模式,培育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

例如,位于乐昌市长来镇大赛村的丽丰渔业(乐昌)发展有限公司,就是长来镇强镇富村、积极培育富村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

丽丰渔业公司占地150余亩,建设有鱼塘和养殖车间,自落户长来镇以来,不断优化养殖品种、探索引进新的养殖技术。近些年来,该公司还采取了“高校+企业+强镇富村公司”的联农带农模式,进一步盘活镇村资源资产。

据了解,在该模式的带动下,每年可以通过订单农业、提供有效劳动岗位等方式,带动150多户的养殖户形成联农带农和增产增收的效应。这样既解决了村民增收问题,又能提高强镇富村公司收入,促进农户增收。

丽丰渔业养殖场(图源:韶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此之外,韶关还集约高效建设县域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1+6”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8个、投资额154亿元;6个特色产业园区实现新签约项目85个、签约额205亿元,推动县域新动工产业项目627个、增长121%……

而这一系列重点项目的成功引进,与韶关良好的营商环境密切相关。

对于营商环境的感知,扎根韶关20多年,拥有电子材料、医药化工、健康养生三大产业群的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伟感受深刻。

在韶关市高质量招商大会上,张红伟表示,“如果说1998年东阳光落户乳源,仅仅为了优惠电价和靠近市场,但今天我们还是选择韶关乳源,不断加大投资,是因为乳源优越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运输、悠久的人文历史、良好的营商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

20多年来,东阳光集团的增资扩产,为韶关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了解,在韶关乳源累计投资200多亿元,先后建成了20多个项目,并且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了日本优艾希杰、中国台湾立敦和璞泰来、广康、永恒等十多家企业。

除此之外,韶关也在积极引入“新企业”,为其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韶关的竹资源丰富,但目前却还没有竹家具企业落地,竹子的高附加值还没体现出来。”广州美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定新在采访中透露,该公司已与韶关达成投资协议,计划前期投资5000多万元在仁化开设竹子家具制造、研发中心。

这也意味着,韶关传统林业产业也将迎来迭代升级。

不过,在县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流动的烟火气从何而来,也是韶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2024年韶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从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县城综合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