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设计出新型抗体 有望为监测阿尔茨海默病有毒蛋白提供新视角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6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抗体,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疑似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变性的有毒低聚体。
车内十气囊还不够!本田要把安全气囊装在车外 来源:快科技 发布时间:2020-05-26 据外媒报道,本田汽车公司申请了一项特别的安全气囊专利,车外行人保护气囊,可以保障车辆在撞到行人或者车辆时,减轻行人的伤害。
英国科学家: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突变更具传染性 大多数常见突变是中性的 来源:前瞻网 发布时间:2020-05-26 根据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研究,目前在SARS-CoV-2病毒中记录的突变似乎都没有增加其传播能力。
新技术可利用手机检测由糖尿病引发的失明早期信号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6 糖尿病的一个灾难性后果就是它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这种眼部血管的退化现在成为了劳动年龄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5年内让人复明 港科大的人造眼有啥不一样? 来源:虎嗅网 发布时间:2020-05-26 香港科技大学范志勇团队在Nature上发布的一款3D人工眼球给盲人带来了新的福音。该团队打造了一款完全模仿人眼结构而来的电化学眼睛(EC-EYE),直径约为2cm,与人眼大小相当。这也是世界上首个3D人工眼球。
抗癌机器人能在血管里“跑酷” 直径小至3微米 每秒移动600微米 来源:智东西 发布时间:2020-05-26 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从白细胞中得到灵感,研发了一款可携带药物进入血管的微型机器人。
大规模研究揭露新冠肺炎最常见症状及主要风险因素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6 来自《The BMJ》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有四个主要风险因素可以预测新冠病毒感染者何时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80%新冠病例源于10%的感染者?西媒刊文剖析“超级传播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20-05-26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5月24日刊登了作者丹尼尔·梅迪亚·维拉的一篇文章,介绍疫情中出现的“超级传播者”之谜,并指出其背后的研究意义。
美CDC称观察到老鼠被冠状病毒封锁行动影响到出现行为异常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6 冠状病毒大流行已经以一些戏剧性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几乎不是唯一被迫适应这种新生活的物种。
研究发现首个显示河流中塑料会沿食物链向上端移动的证据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5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的数据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0多亿吨塑料,其中约60%都没有得到回收利用。
关于《重启人工智能》11条建议的思考 来源:白驹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0-05-25 马库斯和欧内斯特·戴维斯在他们的新书《重启人工智能》(Rebooting AI)中主张开辟一条新的前进道路。他们相信,我们离获得这样的通用智能还差得很远,但他们也相信,我们最终能够做到这一点。
人工智能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 来源:智能前沿技术 发布时间:2020-05-25 我们考察人工智能发展的简要历史、目前的局限和未来的潜力,特别是将人类脑神经认知和人工神经网络认知进行对比,从而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公正客观,而又与时俱进的认识。
医疗新闻网站访问量激增 病毒学术语成为金融术语 来源:环球外汇网 发布时间:2020-05-25 据彭博社报道,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在今年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宰,那些往日深奥的病毒学术语,如今似乎已“变身”为金融术语。
又有两种新冠肺炎疫苗即将进入二期人类临床试验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5 就在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最近宣布其mRNA COVID-19疫苗的一期试验获得成功之后,又有两种更有希望的候选疫苗正在向大众传达出令人鼓舞的消息,几种疫苗正竞相进入二期人体试验阶段。
研究称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正向我们“眨眼”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5 天文学家在人马座A*(Sagittarius A*)周围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它被认为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科学家开发出“仿生眼” 有望让盲人重见光明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0-05-25 据外媒BGR报道,来自美国和中国香港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仿生眼”,在形状和功能上模仿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