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柳传志、任正非、张瑞敏,80年代那帮科技企业家现在怎么样了?

来源:领袖智库 发布时间: 2016-06-29 11:18:02 编辑:夕歌

导读:与马云、雷军等互联网人物相比,侯为贵这些老兵现在似乎很低调,但在80年代,他们是改革的先锋,开创了中国科技企业史的先河。如今这些80年代的企业家老兵都怎么样了?

中兴董事长侯为贵

与马云、雷军等互联网人物相比,侯为贵这些老兵现在似乎很低调,但在80年代,他们是改革的先锋,开创了中国科技企业史的先河。如今这些80年代的企业家老兵都怎么样了?SME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任正非:开始逐渐适应高调

任正非

咱们先从侯为贵的老对手任正非说起。任正非的创业历程或许比其他人都要更悲壮一点:44岁、被公司开除,被老婆离婚,从部队转业干部到国企高管到孤家寡人。任正非筹来2万1千元创办华为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位置。那时的任正非更多是有一种神秘色彩,他不对外亮相,不接受媒体采访,仅有几篇内部文章流出。

张瑞敏:仍在寻求变革

张瑞敏在思考

1984年,张瑞敏临危受命,接任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1985年,那个经典的砸冰箱故事让很多人都记住海尔这个品牌,也让国人开始有了质量意识。张瑞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不仅是因为他传奇般地把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为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全球化公司,而且他以卓有成效的管理为管理界输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典管理案例,创造了独特的海尔文化。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30年的发展,没有磨掉张瑞敏的那颗进取的心,面对互联网大潮,他依然选择了变革、拥抱,不断改善组织架构、调整产品策略。

褚时健:闲不住的老头儿

也许很多年轻人和SME小编一样,是由于褚橙才知道褚时健这个名字。但褚时健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褚时健出生于1928年,上战场、当官、被打为右派、成为红塔集团董事长、坐牢、创办褚橙。褚时健的人生历程简直比电影还要精彩。褚时健经历过非常多的辉煌,也忍受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英雄之所以不同于凡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褚时健的感悟是:要积极而不是消极地对待挫折,做人一定要心宽,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坚持往前走。

褚时健在视察他的橙子

现在,褚时健还在带着他的褚橙,继续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处。

求伯君:退出江湖,功成名就

求伯君,金山公司创始人,雷军当年的大哥,WPS的开发者,有中国第一程序员之称。求伯君可以说是程序员创业的代表。但他一直在走着一条和一般程序员不同的路。大多数优秀程序员大都选择了自己创业或者合伙创业的道路,而求伯君则一出道就碾转于四通、金山、方正这样的大公司,在这些公司的经历使求伯君具备了大公司的眼界和胸怀。这是求伯君高于同时代程序员的本质原因。

求伯君(右)与雷军

求伯君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莫过于开发WPS。1988年,他把自己关在了一个小房间里独自开发WPS,期间曾三次病倒,但他依然坚持写代码,甚至把电脑搬到了病房内。当他最后写完十几万行WPS代码的时候,求伯君却没有任何感觉。 “任何一个产品,做成功以后,不会有什么感想,所谓感想都是后来总结出来的。”

2011年,求伯君宣布退休,雷军接过他的位置成为金山公司董事长。求伯君那充满传奇色彩的职业生涯也告一段落。

潘宁:归隐是他最好的选择吗?

1984年,潘宁带领100余名工人在简易工棚里,用手工锤敲出两台容声冰箱,然后创办科龙,成为当时最大的冰箱厂。潘宁当年最鼎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据说,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时候参观了潘宁的工厂问到:“这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随行回答说:“如果按行政级别算,只是个股级;如果按经济效益和规模算,恐怕也是个兵团级了。”邓小平站在宽敞而现代化的车间里连发三次感慨:“这真的只是乡镇企业吗?”一时传为佳话。

潘宁与邓小平

但1994年,潘宁决定逐渐摆脱政府的强控,但也引起镇政府的注意。1998年12月,在科龙极盛之时,潘宁被容桂镇政府扫地出门,潘宁对此次宣布并无思想准备。潘宁也随即宣布退休。事后看来,小编觉得,退休可能是潘宁最好的选择,否则李经纬的故事可能又会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