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 > 全部 > 正文

泉州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旧厂房“长”出新产业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16-05-12 11:36:12 编辑:蝶舞

导读:你追我赶,项目发展沙场点兵忙。一段时间来,无论是“腾笼换鸟”、采用PPP模式,或是创新设备运输方式,各地各项目业主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以各种妙招保质保量推进项目进程,形成全市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记者 游怡冰 许雅玲

腾笼换鸟

利用现有建筑资源促投产

“腾笼换鸟”不是简单的旧楼改造,而是将旧厂房改造成新载体,有效利用闲散资源,为落户企业提供新优势。去年,源和1916文创园开创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园获评4A级旅游景区的先河。这是泉州市“腾笼换鸟”的成功案例。

今年,泉州市继续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项目用地,欲将位于鲤城区崇福路的泉州机床厂改造成“东亚之窗”文创园,以充分盘活老城区规模化存量旧厂房资源,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该项目原计划今年9月开工,目前动工时间节点已提前,即将启动一期旧厂房建筑改造、加固和装修工作,同时确保二期工程今年9月动工,整个改造项目计划2017年年底完成。

无独有偶,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植物工厂项目也是通过购买旧厂房改造以加快项目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年初开工建设后,如今B1一期项目首个植物工厂将在本月底投产,“如果要重新盖厂房,会耗费更多时间,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为项目加快建设提供保障”。

群策群力

采用先进运输技术促施工

在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晋江新塘)项目施工现场,打桩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我们正在争分夺秒抓进度,为的是让14万平方米的物流库早日与当地菜鸟电商见面。”据项目管理公司负责人张桂财说,桩基阶段共需安装6500根桩,目前已安装4000多根,共有260个工人在现场施工,预计半个月内可结束桩基阶段,高峰期曾调度800人同时施工。

众志成城,不仅凝聚的是力量,更有智慧。外山风电场位于永春县外山乡,设计安装单机容量2兆瓦风电机组共10台。风机总高度达90米,风叶叶片长度就达到55米,如何快速、安全地将这些“大个头”运到山坡上成为加快项目建设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研究,项目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将设备直立运输,节约转弯半径,这样一来,在修路上山时只需考虑运输车的长度,减少了道路修造、拓宽的时间。按照计划,今年年底,项目将完成总投资的80%以上,部分风机具备投产条件,首批机组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