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公寓CEO:长租公寓行业到了树立标准的时候
导读:“第一次知道长租公寓和来参观的客人,一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租赁房。”魔方公寓CEO柳佳说,这和十几年前如家、汉庭等快捷酒店兴起时很像。
“第一次知道长租公寓和来参观的客人,一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租赁房。”魔方公寓CEO柳佳说,这和十几年前如家、汉庭等快捷酒店兴起时很像。
2002年如家酒店集团成立,作为如家的第一位员工和后来汉庭酒店高管,柳佳经历了国内经济型酒店从无到有的阶段,直到后来行业树立了规则,并作为一种新的旅行服务受到追捧。“现在到了长租公寓行业树立标准的时候。”柳佳说,未来所有的公寓都应该有一套类似的标准,包括消防系统、产品和服务等等。
从2013-2014年的“野蛮生长”到2015年下半年的“井喷期”,长租公寓行业在国内的兴起也就两三年,但在地产圈和投资者眼中,它是新蓝海,不仅颠覆了市场对房屋租赁的想象,还与存量房改造、购租并举等一系列市场政策相呼应,成为众多资本和企业争相布局的“风口”。
魔方公寓2010年开始布局长租市场,已经在15个一二线城市建立起150家直营门店,总房量逾2.2万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公寓运营商。
规模的迅速扩张和资本的力量息息相关。2016年4月12日,魔方公寓宣布完成3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在柳佳看来,长租公寓的概念不仅仅是指白领公寓,还应该覆盖更多的人群、形态和细分市场。
9月底,魔方公寓在深圳坂田发布了首个联合魔方公寓及“9号楼”公寓两大租住品牌的公寓项目。前者拥有总房量961间,租赁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是魔方迄今为止在国内单店改造面积最大的公寓;而“9号楼”公寓则率先提出为企业客户定制员工租住方案的战略方向,成为租住市场上首个B2B模式的公寓品牌。
从规模到细分市场
经济观察报:目前市场上的长租公寓主要做的是C端市场,魔方在做的B2B模式怎么做?
柳佳:企业公寓很好玩,我们和企业合作,按照床位出租,以整间为单位出租给企业。每张床位定价在500-1500元/月。目前全国20多家门店都在做这个产品。
经济观察报:客户都是什么类型?
柳佳: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都做,但是不包含制造业。制造业比如富士康一般在很远的地方,工厂和宿舍是在一起的,但我们拿的项目主要在市区,比如说坂田是华为的基地,华为有一些新生报到,企业要帮忙安排。还有一些酒店类、餐饮业的企业,员工需要三班倒,上下班需要一个比较便利的休息的地方,也便于集中管理。
目前已签约的客户有万豪、洲际等五星级酒店,另外还有连锁餐饮、IT、金融等领域相关公司。租期可以从1个月到12个月,都可以接受。
资本和盈利
经济观察报:长租公寓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是普遍现象,魔方公寓的盈利情况如何?
柳佳:从商业模式上说,我们的投资大概3-4年可以收回。我们单店都是盈利的,但是因为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新开的店超过正常运营的店。新开的店前期肯定会出现亏损期,租金几百万付出去了还在装修,这个阶段是没有收入的,属于资金的净流出。开店的速度很快时,整个公司还不盈利。目前从财务角度来说,魔方全部门店均已实现盈利,一般面市2-3个月就能实现盈利。
经济观察报:公司层面盈利要多久?
柳佳:这个就要看我们的发展速度了,这个市场非常大,所以我们不会急功近利地盈利,我们只要不开店就盈利了,但是我们会愿意去培育这个市场,未来五年、十年去进行投入。明年我们还会开200-300家店,除了北上广深还会进入更多二线城市。
经济观察报:在魔方公寓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和规模的关系是什么?
柳佳:资本对任何一个商业行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入场券,不管资本大小,有了钱,业务才能推动起来。但是规模也不光是靠资本推动的,而是基于房源获取、设计、建设建造和日常运营、管理、销售的能力,只有把这些能力打造的非常强,让企业健康运转,能够赚钱,资本才会源源不断地过来。
有的品牌觉得自己不要资本,那就是企业的定位问题,也有的企业喜欢做小而美的商业模式。资本是逐利性的,适合做大而全的模式,我们的定位就是全人群的品牌,面向全国市场。
经济观察报: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上市的企业,魔方会是第一家吗?
柳佳:上市是一个融资手段,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的上市和融资安排。新三板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不排除以后有转板的可能性。我们有一些计划,但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经济观察报:现在不少社区运营商和物业公司都在打造生态圈维持客户粘性,魔方怎么构建自己的平台和生态圈?
柳佳:我们有一个“公寓+”战略,和公寓相关的生活服务类产品我们放在一个平台上来做。从日常生活的快递、洗衣,从票务、到保险、到职场、医疗服务,致力两方面,一是增强C端租客体验,二是开发C端需求,挖掘盈利价值。
经济观察报:拿房源再出租,行业内很多企业并没有改变“二房东”的盈利模式,生态圈会不是成为未来重要的盈利来源?
柳佳:这个目前是盈利的,因为我们向商户收取租金,没有其他的成本,但是目前盈利占比不高,对这块也没太多要求。但公寓是一个非常扎实的线下流量的入口,我们很看好。
“深圳是仅次于上海的市场”
经济观察报:怎么看深圳市场?
柳佳:北上广深中对于深圳的排名是仅次于上海的。上海城市更大一点,人口基数也更大,但深圳租赁市场活跃度非常强,人员素质高,有很多科技、IT人才。北京的政策限制比较多,广州的发展相对没有深圳这么快速。
经济观察报:魔方公寓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深圳发力,但当时深圳的房价已经很高了,获房的成本上是否有压力?
柳佳:我们拿房源,成本最高的是北京,然后是上海和深圳。深圳的获房成本和上海不相上下,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原本以为会更低。
房价高是以住宅为基准的,我们租赁的房产基本不是住宅,是商业房产或经过政府批准的城市更新用地,这些是我们主力的获房渠道,基本上受房价影响不大。这个房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我们可以自由分割。住宅往往是建造好的,有时我们不需要这么大的面积,但是要付出租金。
经济观察报:目前深圳已拥有大大小小近100家长租公寓运营商,一下子拿1000间房源,会不会担心空置率的问题?
柳佳:我们不担心空置率。我们是分批装修和分批入住的,入住率在我们投资前期会有一个详细的测算,几个月施工、几个月入市,每个阶段、每个房型的价格是多少。我们一期推了魔方公寓190多套,企业公寓推出了200套,一期大概推了400套房源。没开业时已有一半预订出去了。经济观察报:开发商是一个竞争者吗?
柳佳:术业有专攻,地产商的优势在于新盘,在于自己开发的这些项目怎么匹配,我们的优势一个是存量房的改造,一个是管理和运营,我们精细化的运营程度可能超过行业所有的玩家。我们有150栋楼,要每一栋楼都管理的一模一样,肯定需要后台有一个强大的系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