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 > 全部 > 正文

外资开放政策迎密集出台时点 多项新举措9月发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 2017-08-01 15:24:41 编辑:诚富

导读: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执行层面,围绕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和创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信息不断传来。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执行层面,围绕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和创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信息不断传来。尤其是近期,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十天内三次高层会议均对开放作出部署。我国外资开放政策迎来了最密集的出台时点。

多个国际机构报告显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环境不断改善,外资在华信心也不断增强。业内专家预计,伴随政策的红利,我国外商投资仍将保持稳中向好。

利好 外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今年以来,我国外资开放政策迎来最密集出台。

在顶层设计层面,国务院年初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0条高含金量举措力促引资,包括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支持内外资同等享受“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政策措施,进一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强调要尽快在全国推行在自贸试验区试行过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为继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指明了方向。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也强调,要稳定外资和民间投资,稳定信心,加强产权保护,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强营商环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7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营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在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的限制、制定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便利人才出入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

在执行层面,今年4月,我国新设辽宁等七个自贸试验区,1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我国东中西全方位制度创新的开放格局。随后,新版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出炉,较上一版减少了27项限制性措施。而全国版的负面清单也于7月28日开始正式施行,新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性措施进一步减少了30条,突出体现了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政策导向。

而在地方层面,也掀起新一轮开放热潮。浙江、湖北、江苏、福建等十余地今年纷纷出台了地方版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新政,包括支持外资企业进入医疗养老等服务业、申请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7月3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改善营商环境为重点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关部门也修订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等,进一步扩大了外商投资的准入领域。

转型 外资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

外资开放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正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增速来看,近年来,我国吸收外资一直保持中低速平稳增长,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局面已经不再。从结构来看,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比重已经超过七成,增幅显著高于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也呈现出“有出有进”的结构调整,一些依靠低成本优势或是经营不善的外资企业撤出中国,与此同时,一些高端制造、研发创新领域的外资企业在不断增加投资。

“当前,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要求改善投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内部看,对外开放整体水平提升,需要加大引资力度。前些年,我国外资政策体制的红利效力开始逐渐下降。过去靠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的优惠,现在内外资一体化,要从过去的投资环境转向国际投资新环境,特别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外商不仅“来得了”,而且“经营得好”。

从外部来看,我国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已逐渐丧失成本优势。美国提出的“制造业回流”,也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压力。此外,我们和很多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投资协定,也要求我们改善投资环境。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报告显示,2016年,尽管中国外资流入较上年微降1%,中国吸收外资保持在134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居全球第三位。

“更重要的是,中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非金融服务行业的FDI流入量持续增长,而制造业FDI进一步转向高端。FDI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世界投资报告》主编詹晓宁指出,中国吸收外资的政策环境,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期。一是从传统外资管理体制,向新的基于负面清单的开放型外资管理体制过渡;二是从以优惠政策为主,向投资便利化为主过渡。

事实上,一些国际研究报告,包括外资企业在华商会的一些报告,都表明了外商在中国投资的环境在改善。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7月3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比如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来在全球跃升了18位,平均每年向前跨6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17年度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则表明,中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营商效率方面,得分均有明显提升。

展望 外商投资仍将稳中向好

钱克明介绍,外资在华发展的信心也在增强。据商务部了解,大多数外资企业在华运营情况比较良好,对在华投资仍然充满信心。比如,7月12日,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2016年,77%的接受调查访问的美国企业在华实现盈利,比2015年上升6个百分点,73.5%的企业收入实现增长,比2015年上升12个百分点。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2017年商业信心调查结果也显示,考虑扩大在华运营的欧盟企业从2016年的47%回升到51%,有一半以上的欧盟企业要扩大在华的运营。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总体来看,今年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基本稳定,同时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相信,下半年中国吸收外资还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钱克明说。

下一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一系列新的措施都将在9月底前出台,包括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扩大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管理权限,简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等。

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系列新政从落实到产生效果,会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地方会更为积极,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效果还要等到明后年。”

詹晓宁预计,中国吸收外资仍会在高水平上稳步发展。一方面,全球对外投资整体增长幅度不会很大,投资保护主义依然存在,数字经济、技术进步等因素使得当地生产性服务业减少进而影响引资,而周边国家吸收外资政策不断增加力度等外部环境挑战,使得中国引资难以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红利,特别是产业升级和高端制造的红利、出口结构的升级转变、“一带一路”给外资带来的新机会等,也将成为吸收外资的红利。

隆国强指出,下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保持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跨境投资仍将保持较大的规模,中国作为最重要的跨境投资的东道国和跨境投资来源国的地位不会改变。